国际所党总支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线上专题讲座

126日下午,国际问题研究所党总支及所属支部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沈传亮教授围绕深刻领会与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和意义,以及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相关原则等方面进行线上授课。

国际所党总支书记、所长王健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重要内容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了全面深入解读。王健强调,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对于国际所而言,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同时,还需要精准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到在当前背景下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总支副书记姚勤主持学习交流讨论环节。党总支党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表学习感言,并讨论交流。赵国军同志充分意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论述的重要性,认为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性与原则性、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马萧萧同志结合已有研究对中美改革特征进行比较,认为以拟成立的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领导政府效率部和泰勒·格林领导的众议院政府效率部小组委员会为代表的本次美国政府改革,已经表现出过于激进、胜于宣传、脱离实际等问题,将可能影响美国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治理绩效;严骁骁同志认为,可以通过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进而学理化的阐释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从而推动形成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知识基础;戴轶尘同志注意到,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后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不仅体现了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深刻变化,也蕴含着未来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并将进一步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通过此次学习,全所同志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