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网,2024年11月14日
2024年11月9日,《突破:欧洲现代化的起源(1492-1848)》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两位作者叶成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分别对新书内容进行介绍,以现代化为主题发表演讲。
叶成城谈到写作本书是源自对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差距问题的思考。他划分了“三波半”现代化,讲述如何理解、如何分析现代化等问题,并谈到书中采用外部冲击、强大的国家能力、内部是否存在强势的分利集团三个变量共同解释现代化进程。叶成城表示,未来可以从战争与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和第二波现代化东亚国家的发展等方向进一步拓展和延续这些现代化研究。
唐世平介绍了本书背后的故事即其“现代化情节”,提出学者应该更加系统地研究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尤其冷战之后西欧学界已经很少在思考并系统地研究现代化。现代化不是一个纯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问题,其尤需国际政治的视角,因为几乎所有的后来国家都在一个被他国深深影响和塑造的世界中去寻求现代化。未来的现代化研究需要打破西方学者的“辉格神话”,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去思考现代化,因为任何理论都是某些人创造或者为了某些人创造的,我们贡献的知识一定要对世界和中国都有意义。同时建议未来,可以在实证方向加入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现代化。
在讨论环节,张雪魁(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谈到,这部新著通过分析国王、贵族和大众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结合,同时强调了书中提出的时空关系,特别是“三波半”现代化研究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思考欧洲现代化原型对其他国家的适用性带来重要的启发。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认为,对于英国的特殊性也许应当得到更多的研究,同时从不同国家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对国家能力概念的细化研究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魏英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阐述了大众对现代化的向往;并进一步思考了外部冲击作为外生变量的内生性来源,即为何不同国家将科技进步转化为自身的发展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同时探讨了关于君主和统治者的作用,即他们是否天然的现代化的推动者;普通人和精英的现代化认知的差异。他期待进一步拓展外部效度,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现代化的借鉴意义,因为许多国家或许缺乏外部冲击的影响,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学习可能没有可学习的对象并形成恶性循环。耿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提出,研究中可以更加关注结构、制度和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结构如何触发制度、制度如何塑造结构,进而影响行为的机制。他建议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制度这一核心环节。章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提示,在时间跨度延长时,内生与外生因素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转化,值得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