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至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中亚研究室执行主任顾炜、《国际关系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傅勇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廉晓敏、张严峻和《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龙菲等一行赴广州和潮州,走访探迹科技、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潮州市建饶镇等单位,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的广东实践”主题开展调研。
11月3日,调研团队拜访了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探迹科技,秉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销售”的使命,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力,助力中国千万企业成长。探迹用AI+大数据的方式,构建了全国最全的、涵盖超1.8亿企业主体的企业知识图谱,打造全球领先的AI+大数据智能销售平台,为企业提供从线索挖掘、商机触达、客户管理到成单分析的全流程智能营销销售服务。因其市场价值、技术领先力和行业前瞻性,探迹快速获得红杉资本、启明创投、软银愿景、阿里巴巴等全球顶级资本团队认可,现已跻身为“全球独角兽”,服务企业客户超过30000家,其中包括微软、亚马逊、戴尔、3M、美孚等行业巨头。探迹科技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潘寿璋、探迹科技产业数据研究院院长郭德权、品牌总监曾思敏等一行带领团队参观了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数字运营中心和创新中心。在座谈会上,顾炜向探迹科技介绍了我所的情况以及团队此行的调研目的,探迹科技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业务品牌、特色项目和未来愿景等。团队与探迹科技还就科技赋能、数据安全、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1月4日上午,调研团队走访了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与联盟秘书长郭凤志、副秘书长雒建锋、项目经理孙秉韬、许环宇和张月华等进行了座谈。双方就近十五年来广东与独联体国家进行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况与成效、俄乌冲突后独联体国家与中国开展创新合作的新趋势和新挑战、相关合作项目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情况、独联体国家的营商环境变化以及中国企业出海独联体国家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还分别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田野调查经历,一致认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对象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情况,对于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学术研究以及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
11月4日下午,调研团队到访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主任汪隽介绍了学院的专业构成、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情况,以及广州其他教学和科研机构在俄语教学、俄罗斯中亚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情况。俄语系资深优秀教师李雪萍与调研团队交流了赴俄进行田野调察的心得体会。调研团队介绍了我所的科研和教学情况以及《国际关系研究》期刊发展的情况。双方还就俄乌冲突后欧亚地区机制的发展变化、地区安全局势和文化交流情况的发展变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11月5日,调研团队到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顾炜副研究员受邀为国际关系学院和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师生做了主题为“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以俄欧亚研究为例”的讲座。讲座由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王树春教授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健致欢迎词。顾炜分别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国别研究与地区研究、科研力量的培养与个人科研成长等方面展开阐述,并结合自身研究与访学经验阐述了俄欧亚研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傅勇研究员介绍了《国际关系研究》期刊的定位以及选题方向,并向现场师生赠刊。调研团队还与现场师生就如何寻找论文选题、如何开展田野调查,以及《国际关系研究》的选稿用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11月6-7日,调研团队到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进行乡村振兴调研。在建饶镇期间,调研团队与建饶镇人民政府、驻建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行了座谈,并实地走访了建饶镇政府驻地麻寮村、茶山公园、建饶镇茶产业协会等处。建饶镇镇长黄晓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分别向调研团队介绍了建饶镇和工作队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努力方向。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是广东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创新举措。通过座谈和走访活动,调研团队了解到,近年来,利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组团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在建饶镇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共同努力下,该镇在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水平、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镇村公共服务能力、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得到当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同时,在走访过程中,调研团队对乡村基层治理面临的现实困难也有了更为清醒的理解和认识。
本次调研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的地方实践系列调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