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炜等:区域国别研究田野调查纪实

【编者按】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路径和当代特征。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确定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化,对于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高质量地开展国际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别与区域研究的理论形成,也需要以长期的实地观察和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坚实基础。观察新变化、发现新问题,是田野调查的重要价值。为此,本刊特别邀请国内俄罗斯与欧亚研究学界的专家,将他们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最新的、尤其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结束后和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田野调查成果整理成文,形成纪实性笔谈,以飨读者。本期笔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俄罗斯的战争纪念情况;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关系的进展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成果;俄罗斯不同地区中亚劳务移民的生活状况、文化认同以及给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向东看”在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制裁背景下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中俄两国在教育、科研、基建等领域的合作。这些田野调查及其所形成的分析和见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表明,田野调查是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区域国别研究  田野调查  战争纪念  中哈关系  乌克兰危机  中俄合作

【作者信息】唐仕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波,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新蓉,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授;顾炜,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建,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外交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秘书长

【引用来源】《俄罗斯研究》2024年第4期,第32-61页。



俄罗斯的战争纪念

唐仕春


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我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访学。在档案馆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研究中俄关系史,必须走出档案馆、图书馆,尽可能多地了解俄罗斯,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周末或节假日,我通常在俄罗斯各地进行学术田野考察,认识俄罗斯社会,寻找研究对象的印迹。

2024年5月初,我在俄罗斯一连过了几个节日:五一节、复活节和胜利日。节日期间,我行走在俄罗斯的大地上,深深地感受了一番俄罗斯对战争的纪念和宣传。


一、俄军战利品展


五一节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之前,我在俄罗斯过五一节的重头戏是观看他们的游行。2024年还多出一个项目,参观俄军战利品展览。

在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看完五一节游行后,我赶到胜利公园看俄军战利品展览。出了胜利公园地铁站,我看到凯旋门附近红旗飘飘。原来是为了庆祝胜利日,把凯旋门附近的街道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轮美奂。莫斯科的凯旋门是为了纪念1812年俄罗斯第一次卫国战争而建的。那次战争俄罗斯打败了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我从凯旋门来到胜利公园内的大广场,广场中间高高耸立着伟大卫国战争纪念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战争在俄罗斯被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念碑的后面是胜利博物馆。凯旋门、胜利博物馆、纪念碑、胜利公园广场及各种战争雕塑等标志性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战争纪念空间。

俄军战利品展位于伟大卫国战争纪念碑与凯旋门之间的胜利公园大广场上。胜利公园面积大,交通便利,适合休闲玩耍。五一节放假,人们正好有时间休息,朋友家人相约游玩。此时,俄军战利品展在纪念战争之地开幕,参观者络绎不绝,展区人山人海。在节日里,在休闲娱乐中展示战利品,非常自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策展者可谓用心良苦。

俄军战利品展的一个亮点是把缴获的一些德国制造武器放在一起。有个棚里摆放的反坦克自行火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德国法西斯军队缴获的战利品,紧挨着的是这次俄乌战场上缴获的德国制造的坦克等武器。棚子上面写着一句话:“历史在重演!”两次战争缴获的武器摆放一处展出,配上这句话,令人联想翩翩。展览主办者大约想表达的意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取得了胜利,这次俄罗斯仍然会胜利,他们期望能增强信心、提振士气。

展出的豹2坦克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研制的主战坦克,在这些武器中算是比较先进的。战利品展中近年的主战武器不多。展览主要是在舆论上打击敌对方,鼓舞俄罗斯的人心。一辆辆坦克、军车等往大广场一摆放,感官刺激很强烈。西方众多国家的武器被缴获展出,展览主办者大概想要告诉民众,俄罗斯是在与欧洲、美国对抗,还不落下风,缴获了他们的大量武器。

展出时机、展览空间与展品的巧妙搭配,显示了俄罗斯对战争的纪念、宣传煞费苦心。如潮的人群,兴高采烈地参观拍照、视频直播,就是对俄军战利品展的回应。


二、长明火与无名烈士墓


在五一节之后,俄罗斯最为盛大的节日是胜利日。胜利日是俄罗斯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而设立。每年5月9日胜利日这天,俄罗斯通常会组织两大活动,一是阅兵,二是不朽军团游行。当然也放节日烟花。

之前,我来俄罗斯,在莫斯科街上看过阅兵队伍离场,也参加过不朽军团游行。2024年,我决定去一个小城大诺夫哥罗德看看那里的胜利日如何进行。俄罗斯有两个诺夫哥罗德,一个叫大诺夫哥罗德,一个叫下诺夫哥罗德,都是曾经的东西商贸枢纽。莫斯科公国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之前,西边的大诺夫哥罗德等地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大诺夫哥罗德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12至15世纪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政治中心,直到1478年从属于莫斯科公国。18世纪,圣彼得堡建立后成为俄罗斯西部主要贸易支点。大诺夫哥罗德在主要贸易路线的地位被圣彼得堡取代,失去了经济重要性,城市开始衰败。

我坐晚上的火车从莫斯科出发,很早就到了大诺夫哥罗德。大诺夫哥罗德胜利日的主要活动地点是政府大楼及其对面的克里姆林。俄罗斯很多地方都有克里姆林。大诺夫哥罗德最著名的古迹就是克里姆林,克里姆林里面标志性建筑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大诺夫哥罗德的长明火与无名烈士墓在一起,位于克里姆林的墙内。我在大诺夫哥罗德首先看到的胜利日活动,是向无名烈士墓献花致敬仪式。仪式开始由大诺夫哥罗德政府领导人讲话,历数大诺夫哥罗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雄事迹。接着是一些机构和团队的代表向无名烈士墓献花致敬。仪式不长,人员也不多。

俄罗斯到处都有长明火与无名烈士墓,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墙外有长明火与无名烈士墓,莫斯科大学校园里也有长明火,在语文系楼前。胜利日向无名烈士墓献花致敬是俄罗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必备项目。


三、小城阅兵


大诺夫哥罗德现在大约有居民22万人。这样的小城也举行阅兵。阅兵在大诺夫哥罗德州政府大楼和克里姆林之间的胜利广场上进行。检阅台附近被临时摆放的栏杆拦住了,但周围大街上的人们对检阅台,对通过的检阅方阵看得一清二楚,提高了民众对阅兵的参与度。

参与阅兵的武器装备和队伍并不多。大概开过去十几辆各式坦克、战车。我比较好奇,这么小一个地方,竟然可以弄出一些坦克大炮,组织一次阅兵。中国一个地级市通常都不止20万人,要搞出大诺夫哥罗德这样的阅兵阵势,怕也不容易。由此可见,俄罗斯对阅兵的执着。无论是车辆方阵还是徒步方阵,在通过检阅台时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围观阅兵的人男女老少齐出动,大概有上万人。我在人群里一边看阅兵一边心里估计,小城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人都来了吧,真的是万人空巷!


四、不朽军团游行


不朽军团游行是一个全俄运动,以纪念参加伟大卫国战争的英雄。每年的胜利日,参与者都会带着他们祖辈的照片在城市的街道上游行。照片上的人物,有伟大卫国战争的各类参与者。人们也在网站上发布他们的家庭故事。

不朽军团游行大概有15年左右的历史了,据说是从2011年才开始的。在2020年和2021年,因为新冠病毒流行,5月9日的不朽军团游行没有在大街上举行。今年由于紧张局势和安全考虑,在莫斯科街头不举行不朽军团游行。正因为如此,今年胜利日我才去外地逛。没想到,在大诺夫哥罗德我竟然观察到了不朽军团游行的痕迹。

2019年,我曾经随不朽军团游行队伍在莫斯科大街上游行了一天,光莫斯科的参与者就有数十万人。当时目睹了载歌载舞的人群,也免费领取过燕麦牛肉饭吃。

2024年,大诺夫哥罗德阅兵结束后,人流自发地朝克里姆林的长明火与无名烈士墓涌去。阅兵前向无名烈士墓献花致敬很明显是有组织的。阅兵后大量的市民排队向无名烈士献花致敬,则完全是自发的。我看到有些人捧着祖辈遗像,穿着苏联时期的服饰,才意识到,这勉强算是不朽军团游行吧。

不朽军团游行一方面是纪念参加伟大卫国战争的英雄,当然也是缅怀先辈,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家庭娱乐与社会狂欢。一家人出来散散步,朋友相约休闲,大家在路上互动起来,认得不认得的,一起欢呼,一起唱歌跳舞,马路、公园成了狂欢的海洋。我看大诺夫哥罗德州政府前的广场和克里姆林就是这样的公共空间,容得下很多人狂欢。人们排队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后,便三三两两地在克里姆林休闲娱乐。

克里姆林里的索菲亚教堂在胜利日也举行宗教活动。从围绕索菲亚教堂的巡游,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宗教也参与到战争纪念中来了。

我还看到部分人流从克里姆林出来后,向旁边的大诺夫哥罗德解放纪念碑聚集。这里在举行纪念战争的演讲、朗诵比赛。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有参与。

估计,对战争的纪念很少有超过俄罗斯的吧。他们的纪念是全方位的。除了大诺夫哥罗德看到的长明火与无名烈士墓等,各种纪念层出不穷,比如,在莫斯科大学历史系等处教学楼里,我都看到有一面墙,墙上是各院系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职员工肖像。

俄罗斯每个角落的胜利公园,伟大卫国战争纪念墙、纪念碑、纪念雕塑、纪念馆,长明火,无名烈士墓,以及不朽军团游行、俄军战利品展等,都是纪念战争的方式。在日常与节日里,在庄严与狂欢中,俄罗斯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战争的纪念和爱国情感的培育。


草原之国新气象:哈萨克斯坦访问纪行


杨  波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中心,与中国山水相连。建交32年来,中哈关系阔步向前,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推进,树立了独一无二的双边关系定位。笔者有幸于2023年9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2024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两次到访哈萨克斯坦,零距离感受草原之国的新气象。


一、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


中哈高层交往密切。2022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选择了哈萨克斯坦;2023年5月,党的二十大后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是中国-中亚峰会;2024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是两年内我国第三次面向中亚的重大元首外交行动。2023年以来,托卡耶夫总统三次访华:2023年5月赴西安出席首届中国-中亚峰会;2023年10月赴北京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4年3月赴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我2024年7月访哈,在阿斯塔纳处处可以看见中国元素。中哈两国国旗在道路两侧迎风招展,十字路口的液晶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中哈元首的大幅照片和《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哈萨克语版)封面图,营造出热情友好、庄重大气的氛围。访问期间,所到哈方机构的负责人无不欣喜地强调,这是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第五次踏上哈萨克斯坦土地,并对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同心笃行、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中的中哈典故如数家珍,元首战略引领的政治优势充分凸显。

在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与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大学生等普通民众交流,当地人频频提及,这两年来自中国的游客和公务团组越来越多。一位欧亚民族大学数学系的硕士生告诉笔者,自2023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以来,大量中国人到哈萨克斯坦旅游度假,仅阿拉木图一地就新开了十余家中国餐厅。“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如果餐厅股东有中国人,征得老板同意,还能用微信或支付宝买单。这位硕士生课余时间兼职给中国团组当导游,一天有100美元左右的收入。她的许多同学、朋友正计划或已在中国读硕士、博士,有志从商者更青睐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从事基础学科的则非常注重大学的排名。频繁的人员往来给哈萨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给哈萨克斯坦青年一代的个人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笔者多年从事中亚研究,每次赴哈萨克斯坦调研,签证都是最让人头疼的环节,团组能否顺利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签证办理是否顺利。2023年11月,中哈两国互免签证协定生效,大大提升了人员往来的便利度,这是建交32年来双方真正达成战略互信的生动体现。


二、推进教育开放,鼓励合作办学


访哈期间,笔者从哈萨克斯坦教育主管部门获悉,为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哈萨克斯坦正在实施吸引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哈合作办学的“3M”战略。“3M”是“中间走廊”(Middle Corridor)、“中等强国”(Middle Power)、“中间枢纽”(Middle Hub)的简称。

“中间走廊”也称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TITR)。2024年7月3日,习近平主席和托卡耶夫总统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仪式,标志着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为一体的中哈多元立体互联互通格局正式建成。“中间走廊”战略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型物流、服务、营销等技能的人才,将哈萨克斯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陆路枢纽,借“一带一路”东风获得新的发展红利与合作机遇。

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SWP)2024年1月发布研究报告,将哈萨克斯坦纳入世界“中等强国”之列。“中等强国”战略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外交、国际治理人才,拓展哈国作为资源丰富的内陆国家的外交资源,保持与传统大国的关系,扩大与全球伙伴的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中等强国”的作用。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这将为哈萨克斯坦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间枢纽”旨在将哈萨克斯坦打造成欧亚地区的学术枢纽(Academic Hub)。为此,哈萨克斯坦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专项扶持政策:制度环境上颁布法律法规鼓励国际知名大学来哈办学;办学模式上支持开设分校、双学位项目、教育集群、海外学历学位认证机构驻哈办公室等多种形式;管理机制上给予外国大学在哈分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保障机制上优先划拨城市核心区土地和场所供外国大学办学,设备进口享受关税减免,日常管理享受税收优惠。例如,2024年7月3日由习近平主席见证揭牌的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就选址在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主建筑,充满未来感的空间和明亮的色调充分契合“以语为桥、以言会友”的办学初衷,预示着互通互联、互学互鉴的中哈关系更加美好的前景。

哈萨克斯坦计划在2023—2024年落地24所境外一流高校合作办学机构,包括3所大学,14所分校,1组战略伙伴,1个教育集群,4个双学位办学机构,1家海外学历学位认机构代表处。截至2024年7月15日,24个项目中13个已正式启用,其余11个正在密切磋商中,覆盖能源、汽车、机电、经济、水利、电子、通讯、交通、农业、物流、工业设计等多个行业。


三、共建中国-中亚机制,深化中哈教育合作


相邻相近的地缘纽带、相携相助的利益纽带、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促成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双向奔赴。打造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进一步发展中哈全方位战略合作,近期可优先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支持哈方高水平筹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中亚机制是中国同中亚五国的共同创举。2023年5月,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建立。2024年3月,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正式成立。2025年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将由哈萨克斯坦主办。我们可会同哈方及有关各方,重温西安峰会精神,对表重大项目进度,精心谋划峰会议程,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路径,共同呵护好这一区域睦邻友好合作新平台,推动中国同中亚合作取得更多新成果。

第二,深化中哈教育合作,为双边关系行稳致远提供智力支持。要认真研究俄、英、韩等国高校在哈办学的布局和模式,鼓励中国高校探索在哈办学。为满足哈萨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中哈务实合作人才需求,可推动中哈两国优秀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要加强语言和国别研究合作,重点加大对中文教育的投入,促进语言互通、民心相通,重点发展“中文+技能”和“中文+专业”的培养模式。探索数字教育合作,共建共享数字教育标准和优质资源,交流数字教育先进经验。

第三,重视哈萨克语人才培养,精准传递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需要两国民众持续加强相互认知、相互理解。现阶段,我对哈外交外宣工作仍主要借助俄语开展,懂哈萨克语的外交、外宣、智库人才非常缺乏,不利于跟进哈萨克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舆情动态,不利于在哈萨克斯坦各地用本土语言开展调研,也不利于直接对哈广大民众开展“心联通”工作。哈萨克语应成为我国对哈外交外宣的主要语言,哈萨克语人才培养力度须进一步提升。


俄罗斯中亚劳务移民的现状与思考


葛新蓉


根据俄罗斯联邦内务部移民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在俄中亚劳务移民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三国。2024年的前4个月,笔者对俄罗斯中央联邦区、西北联邦区及南部联邦区部分城市进行了调研,通过访谈当地中亚劳务移民,并结合官方消息与新闻报道,对当前俄欧洲部分中亚劳务移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1. 在中亚劳务移民进入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准入规则方面,不同原籍国移民间存在差异,他们在俄罗斯的居留方式也呈多变性。一是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公民赴俄务工时无需签证和签发劳务许可。二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劳务移民有签证即可进入俄罗斯,但他们要获得劳务特许权才可以合法就业。三是土库曼斯坦的劳务移民进入俄罗斯既需要获得工作签证,也要有工作许可。总体来看,俄罗斯对除土库曼斯坦之外的中亚各国劳务移民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此举有助于中亚劳务移民合法进入俄罗斯并实现就业和流动,满足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需求。从流动性看,部分劳务移民采取“钟摆式”迁移,即在春季赴俄工作,秋季返回故土;另有一部分人因工作性质的原因多年未归国,但定期向家人汇款;还有极少数人因与家人地理隔离或通讯不便,保持不稳定的联系。计划长期在俄定居的移民比例呈动态变化,其行为模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政治、法律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从访谈结果看,不少人,尤其是来自吉尔吉斯的劳务移民表现出强烈的定居意愿。原因是吉尔吉斯斯坦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其公民有机会优先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甚至直接拿到俄罗斯护照,尽管两国间尚未签署双重国籍协议,但这无疑增强了俄罗斯作为永久居住地的吸引力。一位定居在圣彼得堡的吉尔吉斯人接受访谈时介绍自己说:35岁,在俄罗斯已经17年,做过各类工作,为了生存10年没有回家,每个月寄钱供养国内的母亲。现在他在圣彼得堡有了自己的房子、汽车,妻子来自家乡,女儿上初中,他甚至很骄傲地说:“打算把刚刚一岁多的儿子送进私立幼儿园。”他认为只要勤劳就能有收获,承认获得了俄罗斯提供的社会福利,但同时也指出,“当地的俄罗斯人很懒,尤其是年轻人,不事劳作,大多是啃老族”。

2. 中亚劳务移民在俄罗斯的文化认同感低,俄罗斯社会对他们的包容性较差。老一代移民多选择留下来,但年轻一代因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融入俄罗斯社会时面临诸多问题。大多数中亚移民在来到俄罗斯的初期都面临物质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困境。过去数年,城市学生及知识分子作为最具活力的迁移群体,因掌握俄语、受教育程度高及较强的适应能力而较易被同化。他们迅速融入当地社会,与都市原住民在生活习惯与日常文化等方面已经没有显著差异。当前,新一批移民主要来自乡村地区,他们的文化和心态与都市环境有很大差异。并且,部分青年移民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这在原籍国为塔吉克斯坦的劳务移民群体中尤为常见,他们在家庭环境中不再学习俄语,也未经历过苏联时期的世俗教育,而是在近年来中亚地区兴起的激进伊斯兰文化影响下成长。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新移民群体在融入俄罗斯社会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他们与当地社会的交流和共处也更为复杂。他们并不精通俄语,且多居住在非城市地区,通过现代通信手段与留在家乡的亲人保持联系,既无需求也无暇顾及对其他文化或语言的融入过程。即使是获得了俄罗斯公民身份的中亚“新公民”,绝大多数也不认为俄罗斯是自己的祖国,而是完全将其视为一种资源。他们不打算放弃原籍国的公民身份,如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社会各界会质疑:俄罗斯的双重国籍对来自中亚的“新公民”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否认同俄罗斯,或者俄罗斯护照只是他们获得福利和赚钱的一种手段?笔者向一位在摩尔曼斯克从事服务行业的乌兹别克青年男子提出关于伴侣选择的问题。他回答说,自己和认识的同乡都会从本族人中选择生活伴侣,或者来自文化相似的其他国家。他本人会请亲戚在国内帮助物色合适的姑娘,先网上沟通,时机成熟就回国正式见面,如果结婚会选择把未来的妻子带到俄罗斯一起生活。在被问及是否有可能在当地找一位俄罗斯姑娘作为配偶时,他开玩笑地表示“我没有钱”。事实上,乌兹别克家庭对于与俄罗斯女性结婚的态度较为保守,长辈和亲戚们可能会强烈反对这样的婚姻,担心他们的子女将来不会成为穆斯林等。吉尔吉斯人也很少有跨种族的通婚,特别是在男性对妻子的选择上。塔吉克移民更喜欢在同胞中定居和生活。此外,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中亚各国移民均表示希望他们在自己的文化中长大并说自己的语言,遵守自己的传统。他们多倾向于与本民族人群聚居,形成相对封闭的社会与文化圈层。这种自我隔离现象不仅加深了与俄罗斯社会的隔阂,也给俄罗斯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族裔文化差异及俄罗斯居民的警惕态度,可能在双方之间引发摩擦与冲突,对俄罗斯的长期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3. 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中亚劳务移民流出数量开始攀升。首先是经济因素,特别是卢布持续贬值导致移民工人收入大幅下降,与母国薪资水平日趋接近,进而引发劳动力回流。这种情况尤其集中在零售、餐饮、清洁、快递及农业等低薪行业。如塔吉克斯坦公民现可前往多达15个国家寻求工作机会,如去韩国从事建筑业或在英国参与农业季节工项目。其次是对于可能发生的军事动员的恐惧。这一担忧不仅限于已获得俄罗斯护照的移民,还包括那些在特定许可下工作的劳动者。此外,俄罗斯国内“仇外”情绪的加剧也是促使他们离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俄罗斯媒体陆续有报道指出中亚新公民在军事征兵过程中存在规避行为,参与程度远低于其他群体,这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谣言,声称移民被特殊对待,无需履行服兵役义务。此类谣言加剧了公众的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随着前线士兵的归来也进一步激化,因为这些士兵称在前线鲜少遇见中亚背景的战友。此外,媒体与社交网络上关于执法机构针对塔吉克公民的负面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民的心理状态。俄罗斯颁布了一项法律,要求所有移民进行强制性的指纹采集和拍照,这一政策适用于所有合法进入俄罗斯的个体。目前,那些“遗忘”登记服兵役的新俄罗斯公民正在被逐步发现并强制履行公民义务。一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在莫斯科工作的出租车司机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他本人计划短期内离开俄罗斯,因为吉尔吉斯国内的经济状况已有所改善,有更多工作机会。他坦言,自己不愿在俄罗斯继续承受不必要的内疚感,因为这里普遍存在将所有罪行归咎于移民的倾向。尽管他目前在俄罗斯从事出租车司机工作,且目睹了出租车司机短缺的现象,但仍决定离开,以摆脱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和内心的负罪感。

4. 对于中亚移民的治理问题,俄罗斯社会也有不同声音。有预测提到,2030年塔吉克人将成为俄罗斯前五大民族之一,这意味着塔吉克侨民可能会对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进程产生更多影响。为此,有建议提出,要成立一个由政府副总理直接领导的民族事务部,接管与移民合作有关的全部职能,同时接管内务部移民司的职责。此外,针对移民犯罪率上升及外国人获取俄罗斯公民身份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一些杜马议员呼吁实施与中亚国家的签证制度,旨在降低新近获得俄罗斯护照者的社会地位,甚至提议在获得护照的同时进行军事登记。

总体上看,中亚劳务移民在俄罗斯面临的社会环境及政策环境均比较严峻。俄罗斯日益严格的移民政策及反移民情绪或将进一步抑制这一重要移民群体对俄的需求。他们在俄罗斯面临身份认同难、融入难;未来,进入俄罗斯难度可能会加大,选择永久留下也困难重重;而俄罗斯社会各界对其接受程度也是一个未知数。

莫斯科萨拉里耶沃超市(Саларьево)熟食部的服务人员多为中亚面孔,有男有女,有长有少,大多沉默寡言,表情令人生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偶尔有一两个年青面孔会表现出对这份工作的好奇和与人交流的意愿,通过交谈得知,他们是初到莫斯科从事实习销售工作。一个年龄不到20岁的小伙子用不太熟练的俄语和阳光般的笑容向我介绍着自己和家乡,并询问我从哪里来。不知道这眼里有光的笑容会保留多长时间,是不是再过些时日,他也会变成自己沉默寡言的同乡中的一员。


东与西的问题永远存在

“向”与“怎么向”才是关键


顾  炜


2022年乌克兰危机激化后,“信息茧房”与信息战造成的混乱对研究工作构成了严峻挑战。所以,到俄罗斯看一看,成为改变世界的2022年里我最想做的一件事。经过申请、选拔等各种手续后,2023年深秋,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我开启了又一次的俄罗斯访学历程。

距离我上一次长期访问,已经过去12年。中间虽然与俄罗斯有过几次交集,但“快闪”式的短期访问只能是蜻蜓点水,此次长期访问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但也因为比较对象的“久远”,不免以偏概全。所以,这里呈现的更多是纵切面,虽然缺乏历时性观察,也很难回答变化开始的具体时间,但好在很多变化都是悄然发生的,起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原因、动力和影响。

以时间历程看,过去12年间,2014年乌克兰危机与2022年俄乌冲突构成了俄罗斯发展的关键节点。两件大事不仅改变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更关键的影响是使“东与西”——贯穿俄罗斯发展历程的核心问题——再度凸显。2014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美、俄欧关系低位徘徊。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几近破裂,“向东看”的紧迫性、必要性明显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向东看”成为我实地考察的重点议题之一。虽然呈现的是直观感受,错谬难免,但观察新变化、发现新问题是田野调查的最重要价值之一。


一、东与西的此消彼长


近年来,在逆全球化、大国竞争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学生减少的情况在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欧的严厉制裁更是加速了俄罗斯国内的这一进程,实际看到的景象也呈现更加明显的变化。

宿舍电梯口张贴的住宿费单子上,完全没有西方国家的名字。在录指纹处和市区的体检医院等留学生办手续的地方,还能碰到一些非洲或中东面孔的留学生。在主楼的公共厨房里,碰见典型的东亚面孔,一问都是同胞;路过某间小课教室,可以看到整班的中国学生;在学校的新年联欢会上,有中国学生单独表演的节目,这是独有的待遇。我偶尔会想起12年前曾经的韩国室友、住在对门送我贺卡的法国姑娘和俄语课上来自美国的同学。如今,此消彼长的背后是留学生来源多元性的明显降低。

中俄关系的稳定,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当朋友在莫斯科见到他在中国展会上认识的俄国客户时,朋友邀约她一起去巴黎参加下一次展会,这位在北欧驻俄公司工作的莫斯科大学高才生却面露难色,表示不确定能否顺利拿到欧盟签证。我们只好说,那就下次中国见。她说,现在从莫斯科去巴黎,需要先飞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好麻烦。俄罗斯人自己没少在小品中吐槽这件事。


二、东与西的内外互构


以前有种流行的说法,俄罗斯有三类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其他城市。不仅勾勒了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显示了“北方首都”圣彼得堡的突出地位。然而,当我12年后再访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下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并首次访问南部的若干城市后,最强烈的感受便是需要修改上面那句话,即现在的俄罗斯有两类城市:莫斯科和其他城市。

展开来说,这句话可以拆成四个部分。

第一,权力强化与超大城市莫斯科。普京时代对中央权力的强化在城市层面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增强了莫斯科的超大城市地位。用俄罗斯人自己的话说,“莫斯科不是俄罗斯”。基础设施的更新、软件和硬件的现代化都是肉眼可见的莫斯科新变化,也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人口在莫斯科的集聚也仍是未变的传统。且不论俄式的“超大城市”是否符合世界标准,也不讨论超大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单从首都的巨大规模来看,以“迁都”的方式“向东看”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讲“百年大计”并不为过。这就意味着这种决定很难做出,也很难坚持推进。所以,所谓对外政策重心的东西转换很难带来内部的东西大调整。

第二,由外而内与圣彼得堡的“失落”。我对圣彼得堡的喜欢一直是超越莫斯科的,但时隔12年后的再次访问,却隐约感受到圣彼得堡的“失落”。虽然有拉赫塔这样的新地标,但整体上看,市容市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与莫斯科似乎有了些距离,与那些“后起之秀”的城市差异不大。出租车司机说,这些年游客少了许多,现在连那些邻居也不来了。如果研究圣彼得堡经济论坛的变化,可以将这种“失落”具体化。地缘政治上“与西方对抗”和外交政策的“向东看”是否引发了区域发展布局的调整,从圣彼得堡切入研究将反映“由外而内”的影响过程。反过来,或许也能从一个侧面讨论,“向东看”在多大程度上飘在空中。

第三,季节性与阶段性对空间的塑造。俄罗斯现当代的“向东看”,似乎都逃脱不了“运动式”的特点,个别可以称得上“亮点”的空间发展,也受到“时间”的束缚。举办东方经济论坛等主场外交活动,确实推动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城市建设,所以9月是那里最受关注的时间。12年前的摩尔曼斯克默默无闻,我们下火车时还有警察等着查证件。但现在,小小的机场不仅增加了中文指示牌,也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我在莫斯科遇到过第一次来俄罗斯自由行的同胞,他们不去圣彼得堡,在莫斯科只住1天,但给摩尔曼斯克安排了4天。摩尔曼斯克人问我,他的城市什么时候在中国变得有名了?怎么就有名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但他说冬天来的中国游客非常多,夏天很少见到。

第四,产业对时空发展的聚合。打破时间的束缚,或许需要落脚到产业。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两座主要城市,显示了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地,它的新基建仍在发挥作用,体育、旅游、会展等产业依然支持着索契的发展。受战事影响,南部部分城市的机场早已关闭,但索契的机场还在运营,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产业发展。农业发展对俄罗斯的影响以及同苏联时代的对比被广泛讨论。边疆区首府克拉斯诺达尔市的城市景观和表现出的活力,改变了我的固有印象。由此,发挥产业对时间与空间的聚合性作用,或许是“向东看”落地的重要方式,也可以改变“运动式”的弊端。


三、东与西的体用形实


对俄罗斯来说,“向东看”从来不是新鲜事。2022年以来的这一轮“向东看”发生在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严重恶化的背景下,从而形、实、体、用就变得更加重要。

从“形”来看,中文的显示度确实增多了。国立列宁图书馆、喀山的列宁故居以及主要城市的著名景点,甚至是莫斯科郊外的小城克林,都增加了中文标识。让俄罗斯人猜我们来自哪里,中国不再排在日本、韩国甚至是越南的后面,而是第一个蹦出的国名。这些无疑是在“形”的方面便利了中国访客,增加了亲近感。

但若仔细看那些中文译名和译文,机器翻译的痕迹非常明显,频出的笑话甚至可以结集成册。朋友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看过两页中文导览后,决定还是读英文介绍。然而,国内社交平台上抱怨摩尔曼斯克的“特供”行程不断涨价、性价比越发下降的声音也逐渐增多。有些上了些年纪的俄罗斯人则会问我“你们不会又像20世纪90年代一样卖我们残次品吧?”而我们被各地出租车司机问过的高频问题是“在中国最流行的汽车品牌是什么?”当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出租车司机向我展示他的手机、耳机、衣服、汽车都是中国制造之后,突然问我他的哈弗牌汽车在中国卖多少钱。我对车市关注不多,自然不能随意回答。我也知道,他们问这些问题都是在担忧自己被区别对待。所以,“向东看”不应停留在器物层面,多走走心,由形式走向实质,才是关键。

而关键的关键,是体与用的问题。俄罗斯的许多学者、媒体人和政治家都多次说过,“向东看”不仅仅是与中国合作,也在2022年开始热议“全球东方”这样的宏大叙事。然而,如果“东方”仍然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反西方”工具,凝聚“向西看”的圣彼得堡并没有失落,“向东看”的城市与地区都是时间性、阶段性的,那么“向东看”也将仍然是运动式的、口号式的。正如友人访俄,问起是不是要带俄标的转换插头,我们时常会说“就是欧标啦”。

当然,以东为“体”几乎没有可能,但少点“用”还是现实的。俄罗斯更经常坚持着“我就是我”,但东与西的问题永远逃不开,“向东看”与“向西看”只是宣示与目标,“向”这个过程很关键——甚至更关键的在于“怎么向”。


俄乌冲突及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

——基于2023—2024年在俄罗斯的调研报告


张  建


俄乌冲突已持续了两年半。西方加大对俄制裁,对俄罗斯民众和社会生活造成何种影响?研究这一问题,不能仅依据媒介消息,更需深入俄罗斯社会进行田野调查与实地走访。笔者根据2023年10月、2024年6月两次赴俄展开深度调研、参加大规模学术研讨活动的经历,力图通过感性认知真实反映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变化,揭示其变化背后的缘由,并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判断,更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当下的俄罗斯。


一、对俄制裁所带来的直观感受


(一)制裁对俄罗斯造成了一定冲击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力度不断加大。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将俄罗斯剔除,外国人赴俄参加学术会议、考察等短期旅行时,万事达卡(Master)、维萨卡(Visa)均无法使用,中国银联卡、微信支付、支付宝难以使用,必须携带现金。在商场、购物中心,美国品牌的商品已很少见,欧洲国家、日本品牌的商品仍可看到,但数量大减,按照俄罗斯民众的说法,欧洲不愿意只顾美国宣扬的“政治正确”而放弃在俄罗斯“赚钱”的机会。2022年4—5月,欧美日韩的汽车品牌开始陆续撤离俄罗斯市场,已购汽车维修和保养成为现实问题。为突破制裁,满足国内对外国必要商品的需求,俄罗斯政府已于2022年3月30日将平行进口货物合法化。2023年3月,俄罗斯发布《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其中明确区分对俄“友好国家”和“非友好国家”,并以此区分来制定对不同国家的政策。俄罗斯对来自“非友好国家”的必要商品实施“平行进口”,对“友好国家”则保护其知识产权,正常进口。

(二)对不同阶层民众生活的影响各异

1. 精英阶层和中产阶层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调研发现,西方对俄制裁确实影响到了精英阶层和中产阶层的生活质量,西方的食品、日用品不再唾手可得,去欧洲休假受阻,只能转而前往土耳其、阿联酋等地,这部分人群不满情绪有所上升。但根据2023年7月的一项调研数据,俄罗斯中产阶层比例较小,只有11%的家庭属于中产阶层。

2. 普通民众为主的社会基本盘并未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保持相对稳定。虽物价有所上涨、汽油价格略微上涨,但民众工资水平也有所上涨,卢布汇率等各种经济指标基本稳定。笔者在参加学术会议时随机询问了来自俄各地12所大学的教研人员,了解到目前平均月薪与2022年相比已经大致上涨了14%~15%,上涨后约为1000美元(2023年生活必需品上涨约7%~9%,汽油上涨约5.6%)。在俄罗斯的主要城市,食品、粮食、水果、蔬菜、肉蛋奶类基本未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超市货架上商品充裕,没有排队和抢购等现象。与之前不同的是,食品、蔬菜、水果不再标注进口地。由于近两年俄粮食丰收,面包等食品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优惠,一个3000克左右的面包仅售170卢布(按照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13元)。目前,俄罗斯失业率创下新低,仅为2.6%,部分行业出现了用工缺口。这与2013年乌克兰危机前笔者在俄罗斯调研时的感受大相径庭,彼时主流媒体大量报道失业率的攀升。2024年4—6月,13.3%的俄罗斯人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良好”,而2022年、2023年的同期数据分别为7.7%和9.7%。与此同时,认为“糟糕”的人创下历史新低,为14%,2022年、2023年同期数据分别为23.9%和18.1%。以前可以看到车门车窗有损坏的汽车仍在行驶,当下则很少见到。调研发现,以前出现了不影响行驶的问题,民众往往不修车,现在会及时去修理,甚至更换老旧的汽车。2023年,俄罗斯国内旅游达到历史新高,7500万人次,大街小巷可见国内旅游的广告。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

3. 在俄务工人员构成变化显著。在俄罗斯的劳动力市场中,来自独联体国家的务工人员在艰苦或者中低收入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俄罗斯有一款打车软件Yandex Go,支持俄罗斯手机、银行卡直接支付以及现金支付,使用便利。值得一提的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等城市,出租车司机大多是中亚国家来务工的年轻人。俄乌冲突爆发前,有老人、小孩等需要照顾的俄罗斯中产家庭往往会雇用乌克兰籍的保姆等,但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乌克兰来俄务工的人员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中亚国家的务工人员。在俄罗斯,民族混合的家庭特别多,尤其是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混合的家庭。由于冲突后双边政策变化,俄罗斯人与其在乌克兰的亲戚朋友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绝。但数据显示,从俄乌冲突发生的2022年2月到2022年12月,乌克兰有290万人移民至俄罗斯。这场冲突可能导致未来几代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之间的民族矛盾难以消解。同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之间出现了苏联解体后从未出现过的“双向移民”现象。通过调研得知,有些计算机、设计、广告等领域的人才从俄罗斯移民至中亚国家。


二、社会情绪与国民意志


目前,俄罗斯民众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率在上升,焦虑度在下降。除西南边界外,在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几乎感受不到这是一个处于军事冲突中的国度,社会没有恐慌和紧张的气氛,很难见到荷枪实弹的军人或警察,普通民众仍有日常生活的松弛感,心态放松,城市里随处可见跑步、散步的人们和不慌不忙的“跑腿小哥”。2024年6月28日,圣彼得堡举行庆祝中学生毕业的年度大型活动“红帆节”,当天笔者正在圣彼得堡调研,看到涅瓦河畔人山人海,涅瓦大街只允许行人行走,车辆需绕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家长们络绎不绝,纵情狂欢。

2024年普京以87.28%的支持率赢得总统大选并开启新任期,其民众满意度维持在80%左右。为提振民族精神,2024年5月,莫斯科胜利公园举办“特别军事行动”缴获战利品展,展品来自12个国家,半数为北约成员国,开放首日就吸引了超过8.3万人观展。一方面,俄罗斯禁用脸书(facebook)等西方社交平台和软件,禁止宣扬“乌克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俄罗斯加大了对反制西方围堵、制裁以及“特别军事行动”合法性的宣传。当被问到“您是否支持俄罗斯武装力量在乌克兰的行动?”时,给出肯定回答的民众占比达到77%。笔者与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调研方法和样本抽取的访谈也印证了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但对于“您是否有身边熟悉的亲朋到战场?”这一问题的回答基本为否。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俄罗斯青年人的思想仍有较强的多元性,中老年民众认同度则更高。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旁等待参观的队伍中,笔者遇到一对年过八旬的莫斯科老夫妇,他们退休以前是工人,对当下的生活表示满意,这次是第五次瞻仰列宁墓,是专程带着孙子、孙女来瞻仰。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71%的俄罗斯人能够说出当代俄罗斯引以为豪的理由,其中军队排在前列。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中俄学术界举行过若干次线上学术研讨会,彼时有俄方学者提出不同于政府的对俄乌冲突的观点。然而,尤其2023年以来,在学术研讨会上很少听到俄罗斯学者对该冲突有异议的观点。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两年半的背景下,俄罗斯社会的团结程度比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有所提高。


三、俄罗斯的重塑与再生


西方制裁倒逼俄罗斯的重塑与再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聚焦维护国内安全稳定和反恐能力建设。无人机袭击带来了威胁和干扰。2023年6月,为防无人机袭击,莫斯科不同程度关闭了定位系统。2023年7月定位系统属于模糊化状态(即大致能定位,但不精准),2023年10月莫斯科定位系统再度精准化,说明俄国内安全能力逐渐得到增强。在维护国内稳定方面,政府的管控幅度和力度也在加强,多个大城市民众都提到了政府干预、管控物价的情况,防止物价上涨过快,政府上调了最低工资和多项社会补助指标。

2. 经济触底反弹,加工制造能力增强。由于制裁和疫情的双重影响,2022年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2.1%。政府制定了多项应对措施后,俄罗斯逐渐适应了西方制裁,2023年,全年GDP增幅为3.6%,实现了止跌企稳并展现了韧性。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7%。俄罗斯已重返全球十大经济体行列,从“中等偏上收入”升至“高收入”国家。近年来俄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如机械制造、冶金等,有些工厂失去西方客户后,先是压缩生产,之后开始转型寻找新的客户群体。有些科技公司为规避制裁,将注册地转移到亚美尼亚等国。俄罗斯电商发展迅速,民众使用本土网上购物平台OZON、Wildberries、YandexMarket已成常事。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可见崭新的电动公交车、新修的公路、地铁站、焕然一新的地铁车厢以及热火朝天施工的队伍,这不仅增加了就业,也提高了民众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俄罗斯国内新的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形成。

3. 相关领域创新、转型加速。在支付系统方面,加强了本国支付系统的建设。俄罗斯于2014年建立了本土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但使用不多。俄乌冲突爆发后,因SWIFT使用受限,俄罗斯国内SPFS使用量增加。俄罗斯自主支付系统米尔(Mir)银行卡使用量和交易额也不断增加,在调研中我们被告知,可使用此系统进行部分国际贸易。在品牌重塑方面,俄罗斯将不少西方品牌连锁店改头换面变成了“自主品牌”。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品牌相继退出俄市场后,取而代之的是“星咖啡”店(Star coffee)、“就是美味”快餐店(Tasty and that’s it)、“罗斯蒂克”快餐厅(Rostic’s)等俄罗斯本土品牌连锁店。笔者去体验新的俄式咖啡店和快餐店后发现,菜单几乎没有变化,价格略有下调。国内航班需求飙升,俄罗斯自主研发的购机票软件程序(aviasales.ru APP)等应用广泛。汽车生产方面,原有的工业基础得以激活。在西方国家品牌大量撤出俄罗斯市场后,俄罗斯宣布重振莫斯科人(Moskvich)、伏尔加(Volga)等国产汽车品牌。2022年年底,已经停产了20多年的俄罗斯“莫斯科人”牌汽车工厂开始组装中俄联合研发生产的汽车;2024年5月21日,曾被视作苏联工业骄傲的伏尔加(Volga)“复活”,携三款新车亮相于下诺夫哥罗德举行的工业展览会。加上拉达汽车的生产,俄罗斯国产汽车行业再次出现新前景。


四、中俄关系发展的机遇与动力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冷战思维回潮,大国竞争加剧,中俄大国相处新范式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一个典范。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这其中既有俄罗斯战略“转向”的因素,也有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生动力。

当前,中国赴俄人数逐渐恢复。2023年10月赴俄时,往返航班都有较多空座位,经询空乘人员,当时确实如此,飞往俄罗斯的乘客数量与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相比明显减少。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海关入境大厅,入境人群未出现以前排长队的现象。2024年6月再次赴俄时,往返中俄的航班明显增加,上座率基本处于满员状态。在海关入境大厅,有专门方便中国公民入境的指引牌和区域,通关效率得以提高。因与欧美国家相互关闭领空,在俄罗斯几乎看不到欧美国家的飞机、航班和乘客。

俄罗斯民众对华好感度处于不断提升态势。列瓦达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5月,俄罗斯民众对华好感度提升至92%。民众对华好感度的提升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明显感知。我们赴俄调研的代表团在圣彼得堡一家传统俄餐厅就餐时,两桌同在这家餐厅聚餐的俄罗斯人端着酒杯主动过来碰杯、敬酒并互致祝福。

在高等教育研究和学术合作领域,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对和中国的合作抱有期待。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已将汉语纳入俄罗斯“高考”,“一带一路”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

笔者还调研了在俄罗斯的中国汽车企业和基建企业。西方品牌的撤离客观上为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了空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长城哈弗、奇瑞、吉利在俄罗斯的销量出色,甚至领先于拉达。

在基建领域,中国公司参与了俄罗斯基础设施的建设,凭借勤劳肯干、能吃苦的作风,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市场。虽然,在银行结算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便因素,但中俄双方依旧能够相互信任,并找到妥善的处理方式。为了纪念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万·米丘林而修建的“米丘林”地铁站就是由中国铁道建筑集团设计和建造的。设计师在采用大量植物图案的同时,还引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如梅花、云纹、团寿、八仙纹、中国红等,让来到米丘林站的乘客感受到生物科学与中国文化相得益彰的独特风格。


五、结  语

通过调研可感知,俄罗斯相关阶层、领域都暗流涌动,利益分化与重组不断发展。美西方对俄全面制裁并未达到弱俄、遏俄的目标,反而促进了俄罗斯多个领域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形势,在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如何应对显得至关重要。

第一,研究俄罗斯反制裁的有关举措,其中“反制裁”、“反长臂管辖”等自主措施尤其值得深入研究、借鉴。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走过了“适应期”,之后进入“企稳回升”期,中国应该加强研判俄罗斯经济新特点,聚焦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提升,发展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探索更加有效的中俄数字经济合作,并在新一轮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中增大优势。

第二,中国作为大国,应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快构建地区安全新架构,维护周边的和平稳定,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与俄罗斯加强协调互动。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要统筹应对各种威胁,树立周边命运共同体意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化解全球安全困境。

第三,挖掘和释放中俄深度合作的潜力,提升项目落实的效率。当前,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教育合作、人文合作、生态气候合作等方面存在潜力,有待挖掘。中俄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框架下的合作意向方面有足够多、足够好的设想,而将合作意向落实落地,则需要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大量的精力、时间。中俄两国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落实与评估效率,让两国民众切实享受到中俄合作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