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总是在讨论如何提升灾害应对机制,却很少谈及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日本“3·11”大地震过去了13年。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多地11日举办悼念活动,首相岸田文雄出席福岛县举办的悼念仪式。
按照日方的说法,“3·11”大地震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物理空间的修复与乡民“心灵重建”的进度并不一致。而随着洋流流向世界的核污染水,正在破坏地球生态,留下一个更大的“重建”难题。
“心灵重建”漫长艰难
2011年3月,突如其来的9.0级大地震引发了特大海啸,对日本东北部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同时,地震与海啸的双重“打击”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震后,日本政府与当地民众努力修复地震与海啸留下的残垣断壁,清理核电站泄漏事故污染的区域。处于20公里疏散半径之内的双叶町95%的区域因为辐射水平高而一度被划为了“返乡困难区域”,原则上禁止进入。2022年6月起,疏散令逐渐解除,双叶町也从当年10月开始向返乡的乡民分配公共住房。然而,截至今年3月1日,双叶町的人口仅为102人,与大地震前的数字7140相去甚远。
这张照片拍摄于今年2月11日,前景是位于双叶町的JR双叶站,后方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图源:GJ
67岁的滨田正义曾是公明党参议员,担任灾害重建副大臣长达5年时间。退出政坛后,滨田正义从横滨搬到了双叶町,就住在双叶町的公共住房里,近距离观察福岛县的重建工作。
滨田正义注意到,虽然有乡民陆续返乡,但主要是单身男性,很少见到女性以及有小孩的家庭。
根据滨田正义的了解,尽管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一直在推进,但没有药店、理发店等这些满足日常需求的服务设施,女性普遍对要不要返乡犹豫不决。而当地学校尚未重新开放,孩子们必须搭车去双叶町以外的学校念书,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大多还没有返乡的计划,宁可滞留避难在外。除此之外,“还需要支持创业,吸引年轻人。”
根据日本复兴厅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1日,仍有2.9万人有家难回,过着疏散在外的避难生活。不愿意返乡的灾民比例仍高达55%。常年流离在外的生活,让人们彼此间的联系逐渐断了,传统习俗也渐渐被年轻人淡忘。即便他们下定决心返回家园,这一切也都必须重新开始。相比起物理空间的重建而言,“心灵重建”之旅漫长而艰难。
地球生态如何“重建”
时间终将抚平大地震与海啸在日本海岸线留下的痕迹,但排海的核污染水却会在更长久的时间里随着洋流扩散到世界各地,影响更多的人,而被污染的地球生态或将难以“重建”。
不顾本国渔业形象受损,日本从2023年8月24日开始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迄今已进行四轮排海,排放超过2.3万吨核污染水。按照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今年将分七次向海洋排放共计约54600吨核污染水,而排海计划将持续至少30年。
问题频现的东京电力公司同样令人担忧。今年2月7日,东电工作人员竟然忘记关闭手动阀门,导致1.5吨核污染水泄漏。“而原计划40年完成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报废计划已经推迟了三次。”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梦雪表示,这不仅引发了日本国内,尤其是福岛当地民众的担忧,对日本的邻国来说也是一个隐患。
3月11日,抗议者在位于东京的首相官邸前抗议将核污染水排海。图源:GJ
“我们的立场是,无论如何都要先停止排放核污染水。”去年9月,由日本知名律师海渡熊一牵头,363名福岛渔民和核事故受害者将日本政府与东电告上法庭。3月4日,福岛地方法院举行了第一轮口头辩论。今年2月22日,由于怀疑在印尼水域捕获和从日本进口的海鲜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印度尼西亚民众在雅加达中央地方法院对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日方停止将核污染水排海。
在福岛县举办的追悼仪式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将吸取过往地震灾害的教训,决心将日本建成应对灾害方面的强国。“今年年初的能登半岛地震表明,整整13年过去了,日本依旧没有做好应对灾害的准备。”王梦雪指出,日本总是在讨论如何提升灾害应对机制,却很少谈及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放任反应堆报废计划一再延迟、不负责任地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这不只是日本国内的问题,而将影响到地球生态,以及世界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