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明: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动因与影响

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动因来看,中国和东盟在现实中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一是抗击疫情和加快经济复苏的需要。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疫苗及其他卫生援助得到各国的普遍赞许。为了帮助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中国承诺未来3年再向东盟提供15亿美元发展援助、今后五年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的农产品。二是可持续经贸关系发展的需要。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为了进一步为双方经济合作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积极回应东盟优化双方贸易结构的诉求,同时寻求新的增长驱动力,推动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

面对美国不断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联系,东盟国家普遍不愿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为了保持在地区事务中的中心性、自主性,东盟坚持所有大国共存于地区的包容性秩序,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成为东盟增强自身在大国关系中进行自主性战略选择能力的重要举措。中国理解东盟价值观和优先目标,在地区合作中遵循“东盟方式”,维护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制度架构,在双边和多边互动中充分考虑到东盟关切,将共同的亚洲价值观作为发展关系的理念基底。

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以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40多个部门之间的功能性合作机制运作良好、成果显著。中国分别同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湄公河五国确定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2022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9753.4亿美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实施,雅万高铁、中马和中印尼“两国双园”等“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双方还扩大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新能源电力等可持续经济发展领域的合作。

在安全合作方面, 2023年7月,中国东盟完成了“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第二轮审读;双方深化防务、反恐、海上联合搜救和演练、打击跨国犯罪、灾害管理等领域合作;中国在缅甸问题上支持了东盟的团结性和共识性,帮助维持缅甸局势的稳定,受到地区国家的肯定。在人文交流方面,中国与新加坡、老挝、缅甸、印尼等东盟国家建立了人员“快捷通道”和货物“绿色通道”,将马来西亚列为六个单方面免签国之一,马来西亚也随即宣布对中国游客实行30天免签政策。中国和东盟一致同意将202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助力双方人文相交、民心相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东盟相处之道不仅关系双方的发展与安全,也影响着地区秩序构建和国际格局演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包含了中国和东盟两个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其全面实施将加深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给整个亚太地区多边贸易和开放的地区主义带来更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