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接受上观采访谈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转向

原文源自上观新闻,2022年3月13日
孙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链接


“美国对委的政策变化,既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也是大势所趋。”


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发展,“隔岸观火”的美国一刻不得闲。一边拉拢盟友收紧制裁锁链,以绞杀俄罗斯经济;一边“勒紧裤腰带”拨款军援乌克兰。更让外界吃惊的是,对俄能源禁运的同时,美国开始藏起手里的“铁锤”,主动接触一些“硬骨头”,比如石油“大户”委内瑞拉。


消息甫出,一连串问题接踵而至:拜登政府为“油”折腰?美委真能捐弃前嫌?对俄能源禁运的缺口将得到填补?


据外媒12日报道,有迹象显示美委谈判略有进展。委方表示,已准备好恢复对美石油贸易,同时也会对盟友俄罗斯保持“忠诚”。


一石多鸟?


“拜登正跪遍全球,乞求沙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宽恕。”美国《国会山报》12日报道,前总统特朗普在南卡罗来纳州集会演讲时这样嘲笑他的继任者。


受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制裁影响,近日,原油市场大幅震荡,国际油价持续飙升。拜登政府宣布对俄能源禁运之际,并不打算鼓励国内生产,而是将视线转向沙特、阿联酋、委内瑞拉、伊朗等产油大国。


海湾方向,据美国官员披露,拜登政府先后试图与盟友沙特和阿联酋领导人通话,商讨原油增产事宜,但遭“拒接”。有美媒解读,近来美沙、美阿关系略显紧张,两位海湾盟友不满美国在也门内战等地区事务上缺乏支持,因此意兴阑珊。


拉美方向,一支由国务院和白宫高官组成的美国高级代表团3月5日访问委内瑞拉,与委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主要讨论了能源问题。这是自1999年以来美国高级代表团首次访委。


舆论一片哗然。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视委内瑞拉为“眼中钉”,持续对委内政干涉并企图推翻马杜罗政府。2019年1月起,美委彻底断交。拜登政府上台后,继承前任“极限施压”政策,继续对委经济制裁,禁止委原油出口。自去年8月起,马杜罗政府不止一次表达与美对话的意愿,但美方高层并未响应。


时隔半年,美国为何主动示好?部分西方媒体解读,美方可能以放松或解除对委制裁为条件,要求委直接向美国供油,作为对俄能源禁运的替代品,并借机分化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的盟友关系。


中国前驻委内瑞拉大使王珍指出,美方此访发生在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时刻,被访对象是长期遭受美国单边极限制裁、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委内瑞拉。美国急于与委方接触,想打一石多鸟的如意算盘,同时也释放出无可奈何的信号。


其一,美国欲解能源“燃眉之急”。国际油价已突破历史高位,美国通胀创历史新高,照此发展将自食苦果。委内瑞拉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虽生产能力较低、开采量较小,但潜力巨大。从历史上,委内瑞拉过去曾是美国主要的石油供应者,供给量约占美国进口总量的15%。美国南部一带炼油厂都是为提炼委内瑞拉的重油量身定制。因此,美国将其作为俄能源的替代选项。


其二,美国希望通过缓和关系,换取委部分调整对外政策。委内瑞拉近些年与俄罗斯关系密切,中委关系也发展得很快。但美国在拉美地区一直奉行“门罗主义”,欲打压俄罗斯等国在拉美地区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从美方披露的消息看,美国代表团与马杜罗会见时谈到希望委内瑞拉一定程度疏远与俄罗斯的关系。


其三,美国希望拉美左翼反美倾向有所软化。近些年,拉美左翼力量呈上升趋势。无论温和左翼,还是激进左翼,都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都不赞成拉美继续沦为美国“后院”。美国正想方设法地通过打压或安抚,避免拉美地区的左翼反美倾向继续恶化。


其四,这实际上是美方对马杜罗政府合法地位的默认。自委左翼政府1999年上台开始,美国政府长期敌视制裁,一直想进行军事政变。如今,23年过去了,美国成果寥寥,一心扶植的反对派鲜有作为。欧盟已放弃对瓜伊多的支持,专门围攻马杜罗政府的地区组织“利马集团”名存实亡。美国在委国内和拉美地区渐失人心。


独立自主


面对美国递出的“橄榄枝”,委内瑞拉会怎么接?在俄乌冲突、美俄博弈的背景下,它又将如何安放与俄罗斯的长期友谊?


从委方近日的表态看,它对与美国的接触表现出谨慎和期待。


11日,委副总统罗德里格斯在土耳其参加活动时表达了两方面立场,一是愿意保持对话,但必须建立在双边关系和《联合国宪章》框架内,不以额外条件为前提;二是希望对话能具有建设性并取得一定进展。


与此同时,委内瑞拉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友好互动。


10日,罗德里格斯发推文称,她与“好朋友”俄外长拉夫罗夫当天在土耳其进行了会晤。她还转发俄媒报道称,双方就当前国际热点问题“持有一致意见”,对双边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并严厉谴责霸权主义和单边制裁行为。


“就委内瑞拉政府来说,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社会动荡不定,自然希望能尽快摆脱眼下困局。因此,美国递来的橄榄枝,马杜罗政府肯定会接。”王珍指出,但委内瑞拉不会根本改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不会改变与俄罗斯、中国的友好合作政策。委内瑞拉副总统在土耳其会见俄外长明确表示,对俄罗斯的特别行动表示理解。


12日,今日俄罗斯网站传来消息称,美委近日谈判似有进展,委外长表示已准备好恢复对美石油贸易,同时也会对盟友俄罗斯保持“忠诚”。


不过,与上述进展形成对比,在美国国内,拜登政府的对委政策引发激烈反弹。除了特朗普批评其“四处乞讨”外,一些民主党人也敦促白宫不要推进任何协议,不要扰乱国际关系和价值观。


“美国国内有反对声音很正常。”王珍指出,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对拉美左翼政权持敌视立场的不在少数。不过,拜登这次的政策变化,既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也是大势所趋。接下来,美委双方都要作出一些妥协。美国考虑到国内舆论和党派斗争需要,可能会提出几点要价:希望委内瑞拉与俄罗斯等国保持一定距离,要求委内瑞拉释放石油业高管、美国雇佣兵,要求马杜罗政府与反对派进行平等谈判等。


利益优先?


从敌视到对话,美委重新“牵手”前景是明是暗?如果制裁真能松绑,委石油出口能否抵消美英对俄禁运的影响,又将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业内人士称,与欧洲相比,美国对俄原油的依赖程度较低,其大部分原油进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沙特。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平均每天从俄进口约67.2万桶原油和成品油,约占美国总进口的8%。就委内瑞拉而言,制裁前其每天向美国出口40万至50万桶石油。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一产量可能在三个月时间内增至每天60万至100万桶。


由此可见,委内瑞拉似乎有望填补美国对俄禁运的缺口。


“如果委石油出口解禁,美国的能源进口压力可能会减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指出,但对缓解国际原油市场、欧洲能源危机来说,作用有限。一来,委内瑞拉受多年制裁,生产能力和产量有限。二来,委内瑞拉主要出口重油,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提炼。三来,俄罗斯约60%石油出口目的地为欧洲,世界上几乎没有产能可以替代其每天700万桶的石油出口。


俄学者认为,西方在对俄制裁上制造了团结假象,事实证明,一旦涉及能源问题,这个联盟非常脆弱。美国尚有辗转腾挪的余地,但欧洲已经乱作一团。这似乎印证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从俄乌冲突、西方制裁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看,短期内,地缘冲突可能导致部分地区供应突然中断,原油流向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促成地区间的再调配。中长期看,能源市场供给可能出现地区分化,从而可能引发能源领域的‘新冷战’趋势。”孙霞解释道,能源进出口活动可能会以意识形态划线。相互友好的国家发展出能源依赖关系,反之亦然。这会对未来能源市场格局带来较大影响。一些能源进口国的脆弱性愈发凸显。


王珍认为,从根本上说,美国的外交政策都是利益优先。极限施压和缓和松动,都是出于对其利益的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对委内瑞拉政策的调整只是根据利益需要的局部调整,并不代表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整体变化。美国想要控制“后院”的“门罗主义”根深蒂固,不会改变。美委矛盾根深蒂固,关系的全面改善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最主要问题在于,美国对委实施的干涉政策不会一下子全部取消,制裁也不可能彻底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