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乌克兰问题,谁都不需要一场战争

 
  

       外交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最大公约数,任何一方都不应做任何可能使局势偏移外交轨道、从而发生非预期结果的事情。




 | 李开盛


近期,俄乌关系加速恶化,双方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美国、北约等称俄方有“入侵”之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他对于欧洲当前紧张局势及潜在的冲突深表担忧。他表示,如果发生冲突,民众的代价对于欧洲和世界都是无法承受的。


俄罗斯想要一场战争吗?


当前甚嚣尘上的乌克兰问题的严重性无可置疑,但所谓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渲染”的结果。


美国一再强调俄罗斯可能对乌克兰发动“进攻”,英加澳等西方国家近日敦促其公民离开乌克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下令关闭位于基辅的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并“暂时性地”把留在基辅的少数外交人员转移到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一些美国媒体更是炒作“俄罗斯将在2月16日入侵乌克兰”。


俄罗斯想要一场战争吗?虽然确保在乌克兰的战略利益对俄罗斯极端重要,而且普京也以强硬著称,但是因此认为俄罗斯愿意主动发起一场地区战争是没有理由的。


普京外交除强硬之外还有务实的一面,全面战争的代价也不是俄罗斯目前希望承受的。实际上,俄罗斯一直强调“通过谈判和外交解决”,普京关心的是在北约不断东扩的背景下“保障俄罗斯联邦安全”的问题,乌克兰只是这个更大问题的一部分。如果全面开打,乌克兰势必马上加入北约,这不会是俄罗斯想看到的局面。


但俄罗斯显然也做好了一定的武力行动并承受其后果的准备。从法律上讲,俄罗斯在自身国土上调动其军队纯属国内事务,他国无权置喙。从国际政治上讲,这一调动当然也有敏感而且重要的地缘政治内涵,相关方面不会不明白。特别是,如果乌克兰真的参加入北约的话,俄罗斯将不得不被迫做出武力反应,以避免其他东欧与独联体国家追随、使多米诺骨牌效应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总的来看,俄罗斯还是采取的以攻为守的策略,即根本目的在于阻止北约东扩,要求西方尊重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与安全利益。西方炒作俄罗斯是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但俄罗斯实际上是处于守势,危机不过是冷战结束三十年来俄罗斯对北约不断东扩、挤压其安全空间的一次总爆发与总反应。


美国及其盟友想要一场战争吗?


局势升级以来,尽管作为当事方的俄乌一再表示不愿打仗,但作为域外国家的美国,却不断渲染“战事一触即发”的气氛。


美国及其盟友想要一场战争吗?答案可能也是否定的。美国视中国为首要竞争对手、战略东移的大局已定,为此拜登政府不惜狼狈退出阿富汗,而且也刚刚抛出其印太战略,一再强调“没有哪个地区比印太地区对世界和美国人的影响更大”,自然不可能重新在西线重新陷入战争。


欧洲国家在对待俄罗斯政策上虽有一致性,但分歧也不少,而且在能源方面有着紧密的利益联系,也没有人愿意陷入一场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当然,如果战争真的发生,美国及西方盟友为了所谓信誉会一定程度的卷入,如对俄进行经济、外交制裁以及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但重新将战略重心转到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对抗,是美国万万不愿的。


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大肆渲染战争危险呢?其策略性的目的在于借此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把乌克兰局势放在全球聚焦灯之下,从而阻止它所认为的俄罗斯进攻的可能性。


但这样也有很严重的负面后果:一是人为拉抬了局势的严重程度,使得俄罗斯很难在“静悄悄”的外交背后与西方以及相关国家达成妥协;二是可能拉抬乌克兰的期望值,使得它错误地以为在危机中可以得到西方“全方位”的支持,从而也强化其在与俄交涉中的立场;三是在各方僵持、局势紧张的状态下,前线的各种力量更容易发生误判,甚至是触发一场谁也不愿意见到的战争。


跳出所谓的乌克兰问题


当前形势下,外交才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最大公约数,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做任何可能使局势偏移外交轨道、从而发生非预期结果的事情。


而要外交解决这一危机,最根本也最关键的是抓住问题的本质,跳出所谓的乌克兰问题,审视冷战结束以后30年的地缘政治变化,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建立真正的战略信任关系,也就是北约承诺并真正停止东扩,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一系列地缘政治与安全问题,从而相互确保彼此的安全。


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在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在国际政治与安全上的绝对主义与零和思维。在美国及其追随者的眼里,奉行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异类”,就连同属基督教文化圈但曾经为敌过、政治模式稍不同的俄罗斯也是必须持续打压的对象。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国力较苏联时期已大为下降、美国与西方仍一再推行北约东扩直至推到俄罗斯家门口的原因。


在这样的外交与安全思维、逻辑之下,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在乌克兰碰到这样的危机是迟早的事。由于其他大国的发展并不以西方的意志为转移,其对于自身安全的反应更不屈从于西方的所谓战略考虑,美国在霸权式微的背景下左支右绌也是难以避免的结局。


俄罗斯的强硬姿态可能会使其陷入于进退两难的局面,但如果能够有效管控局势、保持“张而不发”,仍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外交收获。真正悲剧的是乌克兰,在大国博弈中选择倒向西方的它,可能最终难以避免被俄罗斯安全上碾压、被美国外交上抛弃的结果,应该成为其他国家在复杂地缘政治局势下选择的镜鉴。


所幸的是,当前乌克兰危机尚未陷入不可逆转的战争轨道,如果美西方能够认清问题的症结,及时在大国间战略与安全问题上下大决心,彻底改变绝对主义与零和思维,事情还会有几线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