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炜:俄罗斯参与国际制度竞争的思路、方式与趋势判断

此文为2021年10月25日顾炜在“未来十年的俄罗斯与世界”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顾炜,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东亚地区、欧亚地区都存在明显的制度冗余,相应地存在制度竞争。依据制度内竞争和制度间竞争两个维度来评判,俄罗斯的思路和方式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支持本国占优或者独占的制度,像欧亚经济联盟、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俄罗斯在资金和资源等各方面提供支持。俄罗斯首先会支持其领导权独占或者占优的制度,以维护它的核心伙伴,其中最核心的是白俄罗斯、然后是欧亚经济联盟所涉及的几个国家。


第二个方面,俄罗斯对共同领导的制度不够积极,实际上是一种形大于实的表现,主要表现是第一在支持力度上不足、意愿不够积极。第二是俄罗斯会采取主动消解该制度的方式。


第三个方面,维护传统领域的制度,而在新领域乐于尝试,俄罗斯会支持在非优势领域尝试新制度。这也面临着一个问题,是不是说了很多“狼来了”这样的口号,或者说给其他中小国家画了大饼而没有落实。21世纪以后,包括欧亚经济共同体、大欧亚伙伴关系、欧亚经济联盟等制度和倡议,都是俄罗斯在经济领域缺乏持续性,乐于以另起炉灶的方式参与制度竞争。


第四个方面,以非成员国的方式扩大国际制度的影响范围。乌克兰危机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硬伙伴竞争,以争取成员国的方式来开展,但是乌克兰危机的负面影响使得俄罗斯很难让它所主导的国际制度增加相应的伙伴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提法我觉得不够准确,实际上它是以观察员的方式参与活动,我把这称为软伙伴竞争的方式来参与国际制度竞争,有利于俄罗斯抢占先机,包括跟新加坡、塞尔维亚等国的自贸区协议的签署,都是以这样一种约束力不强的方式扩大影响力。


从制度内竞争的角度来讲,主要涉及两个路径或者说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俄罗斯对于国际制度的改革和拓展,如果一种国际制度的改革不会弱化俄罗斯,但是如果能够强化制度内其他国家的领导权和影响力的时候,俄罗斯对这样的改制不够积极,实际上是它更多关注相对获益。


第二种方式是稀释制度内的领导权份额,这与上合组织的改革、吸收新成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印度的加入,某种意义上给印度提供了一个通过上合组织在中亚地区扩大影响的平台,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没有很明显的好处,反而是会稀释制度领导权。但是我们发现俄罗斯仍然非常积极,包括把伊朗拉进来的做法,实际上都会损害俄罗斯自己的利益,但是可能更加损害中方或者说更损害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所以俄罗斯会推动这种制度改革。


在未来俄罗斯参与制度竞争的趋势上,我有这样几个判断。第一,俄罗斯的制度创新能力是有限的,俄罗斯领导的现有国际制度在内部架构、组织程序、议事规则等方面都没有突破传统,更多的是一种按照国际惯例的设计,或者仿效其他较为成功的国际制度,欧亚经济联盟对欧盟在制度设计上存在模仿。


第二,软伙伴竞争将成为主要目标,通过设立观察员国或者对话伙伴国这样的方式,使它的国际制度扩大影响,包括大欧亚伙伴关系,实际上也是一个虚的框架,以建立自贸区、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吸引更多国家参与。


第三,注重空间拓展的竞争,俄罗斯以空间竞争的方式来拓展它领导的国际制度的竞争力,使得它所引领的制度,包括大欧亚伙伴关系和与中国共建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等方式来拓展更大范围的合作。


第四,继续消解共同领导的国际制度,欧亚经济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等,可能还会继续被俄罗斯掺沙子,我们可能需要有自己相应的国际制度竞争思路。


俄罗斯将制度内竞争作为手段,其根本目标是维护俄罗斯单独主导的国际制度,来凸显它的国际领导权和大国地位,这是我对俄罗斯参与制度竞争的整体评价。


最后一点,做欧亚研究,把俄罗斯作为研究对象没有问题,但是更多需要拓宽比较的视野,从一种案例的方式来开展对俄罗斯和欧亚地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