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晓敏:中俄关系的影响变量与发展定位

原文源自2021年10月25日廉晓敏在“未来十年的俄罗斯与世界”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廉晓敏,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照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


最近“中俄不是盟友,胜似盟友”上了热搜,这其实是外交部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的一个答案。俄罗斯的官媒对于我们国家外交部发言人的这种说法也有报道,这其实也确实体现了中俄之间这种关系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俄罗斯方面对于我们国家的态度还是很关注的。现在网络舆论场上对于国家间关系的描述往往过于简单,让大众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形成这样的认知建构是否真的好仍有待商榷。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这种说法是符合事实的,但这个背后的逻辑是过去的历史充满了太多的复杂纠葛。历史不可能开倒车,所以我们今天需要展望未来10年的中俄关系及其影响变量。


第一,国力的动态变化。中国正在加速崛起,是亚太地区力量增长最迅猛的国家,这是不能忽视也不应忽视的一点,对此俄罗斯也不会等闲视之。第二,大国间互动关系,尤其是中俄与美国的关系。不管中国还是俄罗斯,两个国家对外关系当中的大国排行榜中,其实美国都是首位的。当下在对俄与对华的外交政策的选择上,美国政界尚存争议,也存在利益冲突。对美国来说,未来它是对付中国还是俄罗斯,还是说两个国家一起对付,我觉得美国可能自己也没有想的特别明白。但是总的来说其实对美国来说,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他可能都看不顺眼。当下,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态势下,中俄关系良性发展对中国利好。第三,能源转型。未来10年,俄罗斯能否在能源转型浪潮中,保持其对中国及欧洲的价值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能源替代是未来大势所趋。科技变革带来的能源替代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传统的石油天然气不再是完全不可替代的一种生产要素。那从能源可替代性角度讲,俄罗斯对于我国其实就失去了它作为一个能源提供国的价值。此外,俄罗斯可能对欧洲也失去了价值,但是这种能源变革在未来10年能否真正达到,这个难以预料。第四,国际格局多极化抑或多中心化。我认为其实这两个状态是有区别的,多极化是不同的多个点之间形成力量张力,注重各个极点之间的相互依存;而多中心化是每个中心形成不同涡旋,持续吸附周边力量,壮大自我,并注重各个中心之间的力量争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心。尽管在目前国际格局中,中俄官方依旧倡导多极化,但不排除未来俄罗斯转向多中心化的可能性。第五,局部战争爆发等不可抗因素。欧亚地区内,俄乌关系走向、北约东扩步伐等问题都可能会对中俄关系产生系统性、综合性的影响。


未来10年,中俄之间尽管存在竞争,但一定不能走向敌对,双方在回首过去时,更应认清两国对彼此的重要性并珍视当下的高水平关系。其实现在双方经过了这些过去的历史的发展,应该都能认得清楚两国如果真的交恶的话,对双方都没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