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共同价值,建构共同命运——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第九届世界中国学分论坛,多国专家就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2021年10月18日-19日,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承办。来自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200位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共同探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意义。


本届论坛包括全体大会和五个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负责的平行论坛,分别围绕“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实践与全球治理”、“中国‘十四五’规划与世界经济复苏”、“多彩的文明  共同的命运”和“共同未来与青年作为”这五大主题展开讨论。


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参与承办的两个研究所之一,国际问题研究所负责承办第四分论坛“多彩的文明 共同的命运”主题下的两大议题。10月19日下午,来自日本、韩国、柬埔寨、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意大利、匈牙利、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代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国际关系中的共同命运与各国路径”、“建构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与实践”这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第一个议题“国际关系中的共同命运与各国路径”的讨论中,匈牙利国家发展部前部长陶马什·拉兹洛·费莱基以“呼吁建立真正多彩的国际秩序”发表了主旨演讲,认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接受文明的多样性是全球化履行其“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并提出所有文明都是真正平等的,每个文明对世界的未来都有决定性的发言权。我们所需要的并非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而是在日益多样化的世界中深化合作。


匈牙利国家发展部前部长陶马什·拉兹洛·费莱基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巴基斯坦穆斯林研究所主席萨赫巴扎达·艾哈迈德·阿里指出,普遍存在的地缘战略紧张和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扩大社区建设概念的迫切需求。他通过分析希腊、印度、中国、穆斯林等过去文明中的实践案例,寻求社区建设的最佳方法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福祉的影响,旨在提出对建立单一的全球社区以团结各民族和国家有益的思考。


巴基斯坦穆斯林研究所主席萨赫巴扎达·艾哈迈德·阿里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指出,中华文明着重关怀人类进步的整体性,而不是各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别和优劣,为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智力支持和更为深刻的精神力量,开辟出人类社会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新模式与新形态。共同体是人类社会最基础性的存在形式,建设的过程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的共存共同体过渡到和谐共生共同体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人们对共同体的认识从“一部分人的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变是人类理性的回归。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研究教授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提出,当今最重要的文化差异是各国看待世界的方式,特别是改变世界的能力。西方的主导地位已有所衰弱,非西方文化并没有征服世界的意图,因此世界将会变得日益多样化。在此之际,非普遍主义文化是否能够在日益多样化但仍然紧密相连的世界中协调它们的观点和抱负,而中国在这方面的作用和做法将至关重要。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研究教授

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指出,当前中柬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两国在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信仰、传统文化、国家治理等诸多价值观方面存有共同之处。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愈发深入、融洽,柬埔寨人民学习中文的人数日益增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加强和扩大中柬关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意义,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以往各种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代表着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本质。它创造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道路、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发展机遇,必然走向开放、透明、多元、规范、高质量的“广义一带一路。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

西班牙瓦伦西亚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瓦伦西亚大学英语系教授安文龙认为文化是人类实现共同命运的主要工具之一。只有通过寻求区域空间和文明之间的更多相互了解,人类才能实现共同命运,才能真正实现将治理与新的国际秩序相结合的普遍体系,而非将不同的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标准化。在对语言、习俗、民俗或社会持开放态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了解、研究和分享文化的具体内容是最重要的。


西班牙瓦伦西亚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瓦伦西亚大学英语系教授安文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余建华指出,将埃及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契合中埃两国在迈向民族复兴关键新时期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再现文明辉煌的宗旨与愿景,有助于中埃全面战略合作的继往开来,将双边关系打造成中阿、中非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样板,更好服务于两国民族复兴伟业与人类文明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余建华

在第二个议题“建构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与实践” 的讨论中,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经济政策学教授、上海纽约大学金融客座教授、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以“‘一带一路’、复苏计划与重建美好世界:一个对真实发展与世界和平的机遇”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西方在阿富汗的失败为世界提供了机会,重新关注真正的投资、东道国的社会发展。美国主导推进的“建设更美好世界”、欧洲的复苏计划以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对真实发展与世界和平的机遇,不应错过这一机遇。


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经济政策学教授、上海纽约大学金融客座教授、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韩国前驻华大使、韩国东西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辛正承教授指出,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气候变化和核扩散这三大挑战。为全球和平和全球社会愿景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建设性的想法,其重要性不亚于建设单个国家的硬实力。中国领导人强调,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全球治理之道。中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值得世界关注。


韩国前驻华大使、韩国东西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辛正承教授

英国牛津大学现当代中国历史与政治讲席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强调,要理解今天的国际体系,必须深入了解真正的全球历史。在支撑当前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以及西方与亚洲力量平衡的诸多问题中,有不少都曾是上个世纪的关键问题。而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国和西方在联合国、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等一系列领域中的互动,都有着较长的历史,但在当代的讨论中,却常常被忽视。


英国牛津大学现当代中国历史与政治讲席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

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执行所长饶兆斌认为,尽管东盟有着巨大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文明,但从长远来看,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共同体,对实现文明的共存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影响。东盟的经验对中国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与东盟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


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执行所长饶兆斌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门洪华委托吕蕊副教授出席发言,其发言梳理并探究了中国新世界理想的形成及其实现维度的历史脉络,为塑造新世界贡献中国的理念力量、进而规划中国崛起之后的战略路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指出习近平提出和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内涵,推动中国新世界理想的最终形成。习近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论述,展现了中国的思想高度和未来志向,体现了推动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哲学思考。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吕蕊副教授

日本帝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露口洋介提出,中日两国在经济活动各领域中都存有多个共赢面。在中国推进“双循环”战略的过程中,因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中国出现经常账户赤字的可能性会增加。中日之间或可能进行进一步的金融合作,通过加大对中国证券的投资,日本将获得更高的回报,而中国的国际投资头寸结构将得到改善。


日本帝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露口洋介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则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种理念,还是一种思想,同时也是一种行动。作为理念,它通各国传统文化之道统,包容近现代国际体系与新中国外交之学统,在信息时代弘扬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之政统;作为思想,它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作为行动,它弘扬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传统中国外交准则,也为打造融通中外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时代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

通过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与会代表就如何在国际关系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对中国致力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表示充分肯定。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秘书长李轶海分别主持两个议题的讨论,部分所科研人员、相关媒体记者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