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接受新民晚报采访谈文在寅访美

21日,正在美国访问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现场照片显示双方都没有戴口罩。在这场据说持续了171分钟的会谈中,双方就加强抗疫合作、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及巩固韩美同盟关系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这是拜登就任以来韩美首脑的首次线下会晤。白宫在记者会后发表两国联合声明,称双方决定面向新时期重振和提升两国关系。


“新时期”、“重振”和“提升”……在特朗普式的“美国优先”似已消失在白宫之后,韩美这对盟友又重新找到了相处之道?


半导体换疫苗?


19日,首尔机场。出发前,文在寅对媒体说,这次疫情暴发后的首次出访,他将尽力取得积极成果。


韩媒普遍认为,在疫情尚未退散、疫苗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打开对美疫苗合作突破口,是文在寅此次访美的首要任务。


今年3月,韩国总统文在寅接种新冠疫苗。来源:路透社


会谈中,文在寅称,韩美双方在疫情下没有封锁国门,互助抗疫,保持良好关系。拜登表示,美方将为55万名韩军官兵接种新冠疫苗,美国的疫苗厂商将与韩国有关企业合作增产疫苗。


文在寅对此表示感谢,称这是体现韩美同盟特殊历史的实质性一步,期待美方发布细节。按美联社的说法,这是拜登政府就如何具体使用打算向海外提供的8000万剂疫苗首次做出承诺。两位领导人还表示,韩美还将商定建立疫苗全面伙伴关系。


此次跟随文在寅访美的“阵容”里,还有韩国三星、现代、SK、LG四大集团高管。不难看出,拓展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也是此次访问的重要议题。据韩联社报道,这四大集团企业在21日举行的韩美双方商务圆桌会议上发布对美投资计划,携手献上总计394亿美元的投资“大礼”。


美韩于21日上午举行圆桌会议,三星电子、LG、SK和现代等多家公司高管与会。来源:路透社


“此次韩国四大集团加大对美投资,不仅是迫于美方压力,也有主动示好的意向。”韩媒分析称,目前拜登政府正集中国家力量重新构建半导体等高科技供应链,维护其全球科技霸主地位,而韩国则需要更多新冠疫苗,因此,不排除“以半导体换疫苗”的意图。


获得“导弹主权”?


朝鲜半岛问题也是双方讨论重点之一。


联合记者会上,文在寅(左)和拜登发表讲话。来源:路透社


此前,白宫表示拜登政府已完成对朝政策评估,将以务实方式寻求与朝鲜展开外交,实现半岛完全无核化目标。这次,拜登在记者会上说,美韩的“最终目标是朝鲜半岛无核化”,愿意采取“务实方式”,通过外交方式与朝鲜接触,他愿意有条件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拜登同时宣布,任命美国前驻韩国大使金成为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


文在寅则表示,对韩美而言,实现朝鲜半岛彻底无核化是最紧迫的共同任务。文在寅称,为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与持久和平,韩国将同美国紧密合作。


然而,被韩美挂在嘴边的朝鲜,是否会接球呢?朝鲜今年3月曾表示,只要美国不取消对朝敌视政策,朝鲜就不会和美国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和对话。


看起来,文在寅还另有打算。


文在寅在记者会上还宣布双方决定终止《韩美导弹指南》,称这是体现韩美同盟紧密性的“实质性”举措。韩联社援引文在寅多名助手的话报道,终止这一协议意味着韩方获得“导弹主权”。这一协议1979年签署,美方承诺转让技术,韩方则承诺弹道导弹射程和载荷分别不超过180公里和500千克。协议多次修订,射程上限提高至800公里,载荷上限则被解除。在去年的最后一次修订中,韩方获准在运载火箭上使用固体燃料。


目标一致?


文在寅的“首次出访”,却并不是拜登的“首次接待”。文在寅成为继4月日本首相菅义伟访美后,拜登会见的第二位外国领导人。


5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左)在白宫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 。来源:路透社


对于此次会晤双方各自的盘算,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认为,双方都旨在巩固同盟关系,但具体目标却有所不同。对韩国来说,具体目标有两点:一是协调朝核政策,争取重启对朝对话;二是建立疫苗伙伴关系,谋求从美国获得的持久疫苗供应保障。为此韩国愿意加大对美投资,特别是在半导体等方面加入美国的供应链等。对美国而言,其首先是希望在对华战略上尽可能把韩纳入自己的政策轨道;其次在对朝问题上,美国想继续在放弃特朗普施压手段下,使韩国按照自己的步调行动。 


从会晤情况来看,双方有没有达成事先预想的目标呢?


在李开盛看来,双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巩固同盟的共同目的,但代价是韩国在一些方面做了不少让步,而美国拜登政府在朝核问题上也较多地考虑了韩国的立场,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目前拜登对亚洲事务的重视是非常明显的,印太战略是一个大框架。尽管拜登目前似乎把重点放在东北亚,但东北亚的安全问题如朝核问题似乎还不是拜登关注的重点。李开盛认为,拜登之所以看中东北亚,是出于日韩两国在协助美国打压中国方面有着特别价值的考虑。拜登政府就任以来,不断加大对盟友和伙伴的拉拢力度,试图借助同盟体系在印太地区赢得所谓的“大国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