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所青年中心举办“菁英讲坛”:戚凯副教授做“中美竞争与中资跨国企业的重大挑战”报告

2021年5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教授戚凯博士应邀来我所做题为“中美竞争与中资跨国企业的重大挑战——兼论美国的强力武器‘长臂管辖’”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为我所青年中心“菁英讲坛”系列活动之一,由青年中心副主任柯静副研究员主持。


戚凯分析了中美关系急剧坠落的根本原因。首先,随着中国国家力量的快速增长,中美之间存在权力结构变化,美国对中国具有很大恐惧感,担忧霸权国的规则、机制、机构、秩序受到挑战。其次,中美在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层面存在较大认知冲突。最后,一些美国政客如特朗普、余茂春等,对损害中美关系不遗余力。


戚凯进一步讨论了中资跨国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他指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身份偏见。随着国际营商环境“冷战化”,跨国企业面临中间派借机抬高要价。跨国企业头顶存在“达摩克利斯之剑”,国际市场环境逐渐脆弱多变、不可预测。


戚凯提出美国在国际经贸领域压制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是“长臂管辖”。在国际关系领域,“长臂管辖”一般特指美国采取滥用域外管辖权、单方面依据国内法强行管辖他国机构或公民的政策。在美国与他国经贸和科技纷争加剧、美国在该领域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的关键时期,美国依据本国法律或政令,有针对性地对外国企业、关联机构与个人进行制裁,通过封锁、罚款、强迫拆分、逮捕等手段,实现削弱他国竞争力、护持美国霸权的根本目的。


戚凯强调,如何真正有效应对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对中国越来越频繁与严苛的“长臂管辖”,减轻乃至消除美国霸权主义行径对中国利益的伤害,已经成为了中国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实体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中国应当高度重视这一挑战,认真准备,从战略大层面与技术层面尽可能做好防范与应对。


此次报告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研究员、吴其胜副研究员、叶成城副研究员、汤伟副研究员、罗辉助理研究员、束必铨助理研究员、郝群欢助理研究员、张群助理研究员、严骁骁助理研究员、马萧萧助理研究员、彭枭助理研究员等参与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