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改变了大多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正在塑造地区秩序和全球格局,并将对未来数十年的人类社会造成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国际社会出现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些新议题需要特别关注?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和地区局势走向如何?我国的外部环境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形如何,外交工作又应当如何应对疫情的持续影响?疫情之后,大国如何互动并塑造国际新格局,影响人类的共同福祉?第十二届上海全球问题研究青年论坛就以上话题进行广泛征稿,得到了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2021年4月20日,本届上海全球问题研究青年论坛“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格局:新变化、新议题与新对策”研讨会在国际所召开。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会议期间会见了与会代表。开幕式由柯静副研究员主持,副所长李开盛研究员在致辞中介绍了国际所的基本情况和论坛的历史沿革,对与会青年学者表达了欢迎和感谢。
《学术月刊》编辑部王胜强资深编辑主持了第一节“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格局和周边形势变化”研讨。专家们回顾了疫情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周边环境、地区热点和国际舆论变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王梦雪博士主持了第二节“后疫情时代全球发展问题的危机与应对”的讨论。学者们探讨了新冠疫情对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民族主义和对外援助等全球问题的冲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吴其胜副研究员主持了第三节“新冠疫情下国际公共卫生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方向”的讨论。新冠疫情使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问题凸显,与会学者围绕新冠疫情下的公共卫生治理,探讨了全球卫生治理失灵与变革、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化”和伊斯兰世界、国际邮轮等地区和具体公共卫生领域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并就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议程设置和对外援助等方面的可能作为进行了积极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张群博士主持了第四节“后疫情时代大国在新疆域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与合作”的研讨。与会青年学者就后疫情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及规则制定、海洋治理和核电开发与应用等热门议题进行了讨论。
在每节的研讨发言之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赵隆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杰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汤蓓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韩雪晴副教授和国际所汪舒明副研究员等院内外专家就发言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然后全体与会人员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发言人进行互动。整场研讨会观点表达紧凑,讨论交流热烈。
最后,在国际所顾炜副研究员的主持下,国际所副所长、《国际关系研究》主编余建华研究员进行了总结。他对各位专家莅临国际所参加本届全球问题研究青年论坛、积极支持国际所和《国际关系研究》杂志表示诚挚的感谢。最后,他介绍了青年论坛的筹备情况,并希望与会专家们继续支持来年的全球问题研究青年论坛,关注和参与国际所和《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部的其他活动。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黑河学院及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和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单位的30多位青年学者与会。
上海全球问题研究青年论坛是上海社科院国际所和《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年度青年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十二届。上海全球问题研究青年论坛举办以来,一直得到了青年学者和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