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接受解放日报采访谈朝韩关系

本文转载自上观新闻,2020年6月24日

刘鸣,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分析认为,预期目标已经达到,同时避免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朝鲜因而调整策略。

据朝中社6月24日报道,朝鲜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23日举行,劳动党委员长、劳动党中央军委委员长金正恩主持会议。

会议评估了当前形势,决定暂缓执行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提交的对韩军事行动计划。朝方为何突然转变态度?朝韩关系是否就此趋向缓和?

惊人的转变

据报道,当天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还讨论了拟提交劳动党七届中央军委第五次会议审议的军事政策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国家战争遏制力措施等多份文件。韩联社称,这是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首次举行劳动党中央军委预备会议。

同时,朝韩关系还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韩国政府消息人士24日透露,朝军正拆除设在江原道铁原郡边境地区的10多台对韩喊话扩音器。此举距离朝鲜在边境地区重装“大喇叭”时隔仅3天。二是朝鲜媒体删除了多篇批评韩国的文章。

韩联社称,在近几周发表严厉措辞和威胁之后,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转变,此前外界普遍预计朝鲜将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

本月以来,半岛局势急转直下。为抗议韩国纵容“脱北者”从韩国往朝鲜方向散发反朝传单,以及韩国对此处理方式,朝鲜对韩国频频释放强硬信号。

在炸毁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后,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表示,朝鲜计划在金刚山旅游区和开城工业园区重新部署军队,并重启朝韩交界地区附近常规军事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部长金与正近来走上了朝韩对峙第一线。与妹妹亲自出面“狠批”韩国不同,金正恩显得更为低调。

韩联社称,金正恩与金与正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的“角色”分配引人瞩目。眼下,“沉寂多时”的金正恩例外举行中央军委预备会议,并宣布对韩政策变化,似乎颇有深意。

切换缓和模式?

朝方为何突然转变态度?朝鲜官方并未给出具体说明。

“此举看似与朝鲜近日对韩施压升级不太相称,实际上符合朝鲜一贯的做法。”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说,朝方一系列施压举动不是想令周边环境恶化,而是想表达对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不满,意在以压促谈。

上海社科院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刘鸣也认为,朝鲜近来一系列举动意在施压韩国总统文在寅去和美国讨价还价,在经济制裁,南北交流方面获得某些让步,同时避免周边军事紧张局势升级。

《纽约时报》分析称,长期以来,加剧或缓解紧张局势,这两种模式来回切换一直是朝鲜获取外交影响力的方式之一。眼下,暂缓对韩军事行动或令骤然紧张的半岛局势“趋缓”。

“在花了数周时间加剧紧张局势后,朝鲜的退让或为韩国让步腾出空间。”美联社称。

同时,把“强硬牌”握在手中,朝鲜似乎为外交谈判留下了空间。“朝鲜用火花进行挑衅,也确实制造了一场大爆炸,加剧了局势紧张的感觉,”美国前外交官、半岛问题专家大场敏太郎说,但朝鲜也留下了回旋余地,以便在日后谈判中获得影响力。

还有分析认为,朝鲜意在“敲山震虎”,迫使美国推进谈判。去年2月朝美领导人越南峰会无果而终,半岛无核化谈判就此陷入僵局。“当朝鲜未能从美国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向韩国施压。”美联社写道。

针对朝方近来一系列批评,韩国一方面迅速回应将严格查处对朝散发传单行为。这“表明朝方目标正在实现,但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仍然有待观察,”王俊生说。

韩联社给出类似分析称,朝鲜可能正在改变策略,认为近几周的言论和行动已达到预期效果,并担心进一步挑衅可能适得其反,比如给韩美恢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提供借口。

在采取安抚行动同时,韩国也批评了朝鲜对韩表态,甚至表示朝鲜“将为后果付出代价”。而朝鲜不得不考虑对韩发起军事行动的后果,若真与韩国“一刀两断”,将意味着朝鲜对外政策剧变,美朝谈判或将完全破裂,朝韩此前所做努力付之东流。

刘鸣预计,朝鲜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施压,视韩国反应再做后续决定。另一方面,美韩也将视朝方举动再决定做出何种回应。

下一目标美国?

韩联社称,根据搁置军事行动决定,朝鲜将暂缓对韩军事行动,半岛紧张局势也有望趋缓。但在兰德公司政策分析师金洙(Soo Kim)看来,朝鲜并没有改变其向韩国施压的一贯路线。“朝鲜正在放松扼喉,让韩国松一口气。”

王俊生认为,长期来看,朝鲜发展需要和谐的外部环境,预计不会令朝韩关系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但短期内,朝方叫停军事行动是否标志着此轮朝韩危机落幕,目前难下定论。“短期内,文在寅政府难以拿出实质性的举措改善朝韩关系。”

对于朝方下一步行动,美国智库“北纬38度”近日刊文称,“即使朝鲜避免了紧张局势严重升级,其短期内与韩国政府展开进一步外交接触的可能性仍然不大”。文章称,平壤或将转向美国,予以更激烈的批评。

半岛局势将如何发展?刘鸣认为,随着朝鲜对外政策来回变化,半岛局势不见得会骤然紧张或缓和。而在王俊生看来,危险中蕴藏着机遇,机会之窗仍然存在,如何解决半岛问题考验各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