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中小国家心声,世界听清了吗

  “强者行其所能为,弱者忍其所必受。”古希腊思想家修昔底德这句话道出了过去数千年来国家间关系的沉重现实,那就是中小国家被大国控制、剥削甚至难以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冷战结束以来,中小国家被战争灭国的情况很少见了,但被霸权大国欺凌、控制甚至武力相加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有人津津乐道于冷战结束后至今一直保持了“大国间无战争”的状态,但伊拉克战火中死难众多、叙利亚难民流离失所和古巴民众饱受制裁之苦等冲突和苦难,多多少少都与一些自以为是的大国有关,最后又波及那些大国。恐怖主义从巴基斯坦的市场延烧到纽约的双子塔、欧洲对叙利亚难民说不、美国执政者在边界竖起隔离墙,恰恰说明大国面对中小国家的苦难,自己无法独善其身。

   在全球化处于深刻演变的复杂时期,如何保障中小国家权益变得更加关键。有些中小国家因为发展机缘和自身努力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一员,分享到全球化的果实,但更多中小国家还是全球化过程中、尤其不平等的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弱者。

   现在更不利的情况是,一些大国出于一己之私,大搞保护主义,严重扰乱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其中,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的美国就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所谓“大国竞争”上,为此甚至不顾正常的国际政治与经济交往规则。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头号强国的国际责任抛之脑后,一心琢磨如何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表现之一,就是这届美国政府上台以后大砍特砍援外经费,在提交美国国会的2020年预算案中,人道救援经费将从90多亿美元削减1/3,仅剩60亿;全球健康计划也从87亿减到63亿,裁减幅度高达28%。可以想见,面对美国这样的大国及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许多中小国家的处境只会变得更加艰难。

   当前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更多聆听中小国家的声音。一是关于发展的声音。除少数例外,大多数中小国家离着发达甚至发展中水平都还有相当距离。根据中国经验,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发展就必须兴建必要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引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并且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正是基于这一思路,中国近年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提供了亚投行等众多国际公共产品,为那些无法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金融组织获得资金支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一些西方大国出于权力竞争或地缘政治目的,污蔑中国“别有用心”。他们不愿看到的其实是“一带一路”倡议等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声望,很少愿去考虑能帮中小国家的发展做些什么。

   二是关于平等的声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平等与现实平等地位,中小国家的权益就难以得到真正和持久的保障。在一个没有“中央政府”的国际社会中,中小国家追求平等的基石是联合国宪章第二条所规定的“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但法律上的平等并不等于现实中的平等,如在攸关世界经济与发展问题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中,美国就掌握着足以否决任何不利于它的决议的投票权,两个组织的领导、政策更是长期被美欧大国把控。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美国授意下迫使受援国采取各种结构改革,而转型的成本则由那些受援国承担。当前的美国政府更是让世界见证了“美国优先”政策对其他国家合理权益的毫不顾及。这个政府对其他多国任意制裁和施压,在这样一个大国面前,中小国家有时更是难有尊严可言。

   三是关于合作的声音。为了全面阻遏“战略竞争对手”中国,美国不但自己赤膊上阵,还千方百计逼迫中小国家选边站队,加入美国围堵中国的阵营。对此,固然有一些中小国家试图利用中美竞争两边取利,但多数心里都很清楚:“大象打架,小草遭殃。”美国此举实际是把它们当成对抗中国的手套甚至炮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就很有代表性,他在今年一次演讲中提到,中美之间的纠纷让各国陷入困难处境,“大家都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新加坡也不例外”。大国只有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中小国家,而不是迫使它们选边站,脆弱的全球与地区秩序才不会被恣意妄为的霸权带到“坑”里。

   归根到底,处于大变局中的当今世界更加需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中小国家能有更多平台积极发声,同时也让它们的声音引起更多重视,这样不但对中小国家有益,也对整个国际大家庭有利。在此过程中,大国有责任为中小国家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声和参与平台。在刚刚结束的北京香山论坛上,塞尔维亚国防部长就感慨地说,香山论坛为所有国家,无论小国还是大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希望这样的心声能被更多大国听到,也希望所有大国都能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放在真心帮助中小国家、实现世界平衡发展上面。

   大国竞争已经够多也够教训深重了,是时候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为包括中小国家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做些该做的事情了。

(供稿:李开盛,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环球网,2019年10月29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