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所承办“中匈、中波建交70周年研讨会”

   2019年9月27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的“中匈、中波建交70周年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上海欧洲学会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就“中东欧国家转型30年的成就与挑战”“中匈、中波关系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讨论。



   在“中东欧国家转型30年的成就与挑战”这一议题的讨论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员副院长尚宇红教授,从贸易网络、参与全球或者欧洲价值链的位置与水平等维度对当前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进行了分析,认为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的贸易和价值链中的位置总体上仍处于边缘地位,但不同国家间已出现了分化态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王会花副教授从维谢格拉德集团与欧盟互动的历程评价中东欧转型三十年来的成败得失,认为2009年是维谢格拉德集团参与欧盟事务的转折点,当前该集团国家对欧洲的治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并引发欧盟的分化。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云珍副教授则考察了匈牙利和波兰两国的疑欧主义和民粹主义政党的特点及其形成根源,并分析了当前两国与欧盟机构在核心价值观上的矛盾及其对中欧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贾瑞霞副研究员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胡丽燕助理研究员分别考察了波兰和捷克两国的创新能力,及其在参与欧盟和全球科技创新中的政策调整和发展前景。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前景展望”这一议题首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室主任崔宏伟研究员就“17+1”与中欧第三方合作发言。她指出,经贸领域是中欧开展第三方合作的基础,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对中国有资金的需求,是增加第三方合作的机会,但也存在经济体制差异的挑战,中国和欧盟尤其是法、德等主要成员国需要在务实与互信的基础上推进三方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高晓川副研究员深入分析了当前深化中国—中东欧合作中的区域整体性与国家特殊性、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是长期存在的两大制约因素。前者主要表现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不平衡,后者主要表现为来自欧盟内部的制约和外部大国对该地区施加的影响。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航副教授就中波关系的多层次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中波关系从地方到国家、超国家和全球层面的不同行为体和互动议题,其次考察了中波关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领域的进展。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龙静从中国与中东欧的创新合作展开讨论,从资本、人才、市场、体制等创新的核心要素来解析中东欧地区的资源配置情况,认为中国—中东欧开展技术合作需要建立平台并进行聚焦。


   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信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承办,上海欧洲学会协办。上海俄罗斯东亚中亚学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杨烨教授,上海欧洲学会秘书长杨海峰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室主任崔宏伟研究员分别主持本次研讨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研究员就会议发言做点评,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徐明棋研究员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发言。与会代表还就会议发言进行了提问和交流。


(供稿:胡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