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发布会在我院召开

   9月27日,《“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匈牙利卷、波兰卷)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会议吸引了匈牙利、波兰两国驻沪总领事、国内中东欧学术界的多位专家、智库学者以及出版社代表出席。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系列丛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研究员担任总主编,是由他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研究重大专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别研究报告”的首批系列成果。我院承担了这一重大专项中的中东欧和中东两个地区的国别研究任务,除本次发布的波兰和匈牙利外,还有摩洛哥、希腊、土耳其、以色列,共六国的国别研究报告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推出。


   上海社会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道根出席发布会并致开幕辞。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6年多来,已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成为与很多国家在相互推进经济合作、经贸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共同行动,日益具体和深入,促使“一带一路”在推动开放、包容、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张道根院长指出国别研究很重要,“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合作需要从一个个国家扎实推进,并在相互之间开展深度合作并建立更符合国际治理体系和规范的政策沟通和制度衔接,《“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的应运而生就是为了更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更深入的交往与合作。


   匈牙利驻沪总领事博岚先生在发布会上回顾了中匈关系正式建交70周年的发展历史,并强调过去十年是中匈关系的“黄金十年”,彼此相互开放和采取的互补性政策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匈牙利的外交政策把中国视作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国进行“一带一路”合作的欧洲国家。两国高层交流频繁,匈牙利政府在欧尔班总理的支持下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领导人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国进口博览会。


   波兰驻沪总领事马莱克·切谢尔楚克先生对中国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尤其赞扬了中国在脱贫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波兰是首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2014年以来两国元首成功互访,中国和波兰关系被提升到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新高度,波兰在很多领域都视中国为非常重要和可靠的合作伙伴。近几年,中国与波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经贸、基础设施、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加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中东欧关系已进入了“重新发现”的新阶段,重新找到了需要加强合作的新动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具有强烈的共性也有可以整合的差异性,彼此在合作中需要做到既争取共同利益,又要管控分歧竞争。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的副总主编、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介绍了系列丛书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其特点是开展跨单位、跨学科的共同合作,汇聚了国内外多个学科的专家,从基本国情研究、重大专题研究和双边关系研究三大部分开展国别研究。匈牙利卷主编、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宋黎磊,波兰卷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轶尘分别对两卷报告的结构与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处副处长邓智团研究员代表我院“一带一路”国情研究专家团队介绍了开展基础国情研究的经验,重视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的客观性,在内容和框架上注意点面结合,以更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审赵丽对此丛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套《“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从多学科的视角深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东欧国家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状况,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专业的知识保障。


   此次发布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信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承办,上海欧洲学会协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和上海欧洲学会曹子衡博士共同主持。《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网和澎湃新闻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详尽报道。


(供稿:胡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