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0年风雨历程,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一系列考验,包括从贸易摩擦到各种分歧的中美关系,牵动全球目光,影响世界格局。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将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面对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国际秩序与体系继续转型的背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尤其是周边外交如何在应对各种新的挑战与风险中更好服务于“两个百年”目标;中国周边国际环境会否因地区热点演化而出现新的变数;如何以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实现新时代周边外交与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有鉴于此,2019年1月1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2019国际形势前瞻:国际大格局下的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会议议题包括:“中美关系与国际格局走向”、“东北亚安全经济态势”、“印太战略与东南亚、南亚局势”、“中俄关系与欧亚地缘合作”。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研究员和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研究员先后作主旨发言。
傅梦孜对2018年的国际形势进行回顾。一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延缓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世界依然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国不再是国际舞台的“追随者”,正在成为国际事务的建设者和引领者。由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可能会触及到既有大国在某些领域的主导地位,因而战略竞争态势可能长期存在。
杨洁勉指出,我们要把握国际局势的“变”与“不变”。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命题没有变,世界形势可控的基本面没有变,世界主要力量间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变化的因素在于,世界经济进入了徘徊期,国际力量对比进入了调整期,国际机制改革进入了爬坡期,科技创新发展进入了活跃期。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的基础在于国际多极化和非西方力量的上升,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的向往,对发展进步的要求,对合作共赢的主张。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当前,中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巨大的市场是重要的基础条件。中国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同时,提升塑造环境的战略能力,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会议各议题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主编王文峰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刘鸣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赵华胜教授分别主持,来自北京、成都、青岛、上海等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