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所与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等合作举办“从主权平等到合作共赢——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变革”学术研讨会

    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民族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以来,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经过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基本宗旨和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主权平等逐渐成为规范国家间关系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当今,国际社会正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大转型年代,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热点危机此起彼伏,地缘政治博弈回归,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如何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的作用,贡献中国的智慧、方案与力量,需要学者们的思考。为此,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宗教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于919日在上海社科院国际所联合举办“从主权平等到合作共赢——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变革”学术研讨会。

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宁阐述了中俄在推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合作,他谈到,当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远没有建立。中俄两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地位,提出对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追求,并在区域合作中做出较大的努力。今后,中俄两国要加强国际事务的参与,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通过国际组织增强话语权,并加强地区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当前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国际体系的变革是相伴而行的。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叶江英国脱欧问题切入,揭示当今国际体系的“再国家化”特征。他认为,目前英国脱欧进程是肯定无疑、难以逆转的,问题在于是“硬脱欧”还是“软脱欧”,这取决于约翰逊与特蕾莎·梅之间的较量。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和欧洲民粹党团的兴起代表了一股逆全球化力量,它的最大特质是“再国家化”。从短期看,“再国家化”、逆全球化似乎成为一股巨大力量。但从长期看,资本、市场和社会力量仍是世界的主流当今国际秩序、国际体系中的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耀对当今国际体系中的俄美关系进行了评估,他指出,美国的战略定位就是维护全球霸权,俄罗斯的战略定位是通过地缘、军事、能源手段来维持地区主导权,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定位是冲突的,决定这两个大国的前景是结构性矛盾和历史逻辑。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对当前的中美关系能够提供许多启示,当前,中美之间虽然没有意识形态和军事对峙两大冷战要素,但今天中国的实力与当年的苏联类似,美国对付中国的手段也与当年对付苏联相似,即国家形象妖魔化,对贸易、技术和军事进行牵制。因此,要深入地对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特点和手段进行研究,以获得更多的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事务研究院副研究员万青松则探讨了当今国际秩序中的美欧俄三边关系,他认为美国特朗普上台后,政治上以新的政治逻辑对欧盟和俄罗斯进行打压;经济上以制裁或威胁制裁对付欧俄;外交上使俄欧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军事上发起军备竞赛;舆论上通过垄断国内话语权,营造施压的舆论环境。这使欧盟对美国保持距离,也使美俄关系的前景不容乐观。美欧俄三方内部的社会和政治变革转型决定了三边关系的未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石士钧的发言侧重于当下国际秩序中的国际经贸规则问题。他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是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但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遵守基本规则是基本义务,不仅对于推进全球经贸规则完善要担负起重大责任,还要不断占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高点。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中国要深入推进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解决一些突出问题。这需要犹如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时的魄力、勇气和决心。

文明宗教因素在当今世界格局、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演进中发挥令人瞩目的作用。上海宗教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晏可佳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跨学科的学术讨论在历史大框架下提升了对现实问题的关心,为每一个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启示。20182国务院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正式实施;4月国新办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这些变化为研究中国的宗教政策带来了机遇。当前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将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经验加以深化,并进行归纳,这是宗教学研究的新课题。

战后以来,恐怖主义、极端主义阻挠着各国各民族的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大业。上海社科院宗教所田艺琼博士分析了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她认为恐怖主义不是“9·11”事件以后才出现的,宗教极端主义也不是当前才有。当今,宗教极端主义的范围、内涵和外延比较广泛,并且有和暴力恐怖主义合流的趋势,呈现出非常强的依附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风险最大,其中包含沿线地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挑战。中国政府和教界需要在区域层面进一步提供一些观念性的公共产品,推进文化交流、倡导文明对话、文明包容共存中建设和谐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是当今中国政府推进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忠祥的发言联系日前举行的北京中非峰会分析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秩序的中国方案,但理想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事中非命运共同体是其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它的现实基础在于中非之间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倚重。当前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对中非合作的舆论偏差、大国的竞争与博弈等等。

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五年来中国政府与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正成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演进变革进程中日益重要的影响因子。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吴泽林博士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正在三个方面重塑欧亚版图,第一阶段以基础设施合作为重点,塑造强连通的地理版图;第二阶段以产能合作为重点,塑造平衡发展的贸易版图;第三阶段以机制协调为重点,塑造和谐共生的制度版图,通过沿线各国彼此协调、同舟共济,致力于在欧亚大陆最终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关系网络,其目标完全符合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国际秩序和世界体系的建设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建华研究员在总结中指出,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则处于民族复兴的战略机遇期历史转换期。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关联互动影响与意义不容低估,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世界的眼光、跨学科的视野、通古今的维度和能力作为现行国际体系日益重要的参与者维护者,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合作共赢、更趋合理公正的方向演进。而本次研讨会的价值就是为跨学科交流提供平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学科方案。

此次研讨会也是2018年上海市社联跨学会学术活动项目之一,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光和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范军教授先后主持,上海市欧洲学会监事曹子衡博士和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烨对发言进行评点,本市世界史和国际问题研究多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