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所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研讨活动

  

123上午,国际所全体成员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研讨活动,活动由党总支书记余建华同志主持,所里几位同志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对十九大报告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支部书记束必铨同志以《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为题,对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外交的内容进行剖析。他认为,报告指出了党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与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宗旨原则,清楚回答了“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要面对什么,该怎样面对”的问题,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方向。结合自身,他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外交实践和理念的学习领会,自觉服从党中央对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同时,要积极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相关研究,并利用上海社科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这一平台,为中国外交的开展贡献更多智慧。

一支部书记顾炜同志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题,谈了自己的理解,十九大报告九次提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进步,并且沿着“先富带动后富”的路径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切实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体现出党和国家更加强调对“度”的把握,是从“温饱”到“美好生活”的转变,实质上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在工作中,她认为需要更多了解中国国情、政情、党情,进一步把科研工作做好,服务于国家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进程。

总支委员张屹峰同志就本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认为,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效,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习近平在会上提出的一些重要论述,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等,为今后一段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指出了具体的要求和任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等,说明了反腐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是党的长期工作重心,要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信念和机制。

戴逸尘同志认为,作为国际问题研究人员时常关注国际事务,对国内事务可能缺乏深入了解,今天的学习活动对于科研人员了解中国的国情很有好处,今后可以更多开展相关活动。

刘锦前同志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目前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解决资源不平衡、地方负债、社会诚信建设和价值理念等问题。

国际所常务副所长、总支委员刘鸣同志对大家的发言进行补充,他首先对1949年以来中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整理,提升了大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认识。其次,他对“四风”问题进行强调,当前,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并表现出一些新动向。刘鸣所长要求党的干部要遵循党中央所讲的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全所人员要坚定自觉加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文件精神,在工作中树立反腐倡廉的理想信念,牢牢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总支书记余建华同志对上午的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谈到,十九大报告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要多读,要读透。今天,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需要转变思维,让思维紧跟脚步一起进入新时代。全所人员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清醒认识中国的国情、党情、政情、社情,既要看到时代的进步,也要看到其中的问题与挑战。全所人员要积极学习领会“四个伟大”重要概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把握,要正确理解和充分认识报告中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一起来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文件精神,让所里的党课更加生动、丰富、精彩。

(吴泽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