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国际负责人来所介绍“一带一路”在埃塞发展情况

  

  

  

  

 

20171027上午,中工国际成套工程六部副总经理、埃塞俄比亚总代表呼唤应邀来所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在埃塞俄比亚的推进情况。呼总代表结合个人与工作经历,从工程承包商的视角分别介绍了埃塞俄比亚的基本情况、海外工程总包商在推进“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就相关问题阐述了他个人的相关想法与建议。

根据呼总代表的介绍,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的支点国家、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家,是中国企业通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转站,应该值得中国政府与企业充分重视。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埃塞俄比亚是一个非典型的非洲国家。从自然环境看,该国水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野生动物比较少。在历史上,埃塞是非洲唯一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因此自尊心强。埃塞政府的治理能力相对较强,政府与人民对华友好,致力于埃塞工业化与民族复兴。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政治比较稳定,社会治安较好,为与中国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呼总代表还分析了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中国企业的相关情况。在埃塞俄比亚,目前中国国企的业务范围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承包为主,特别是集中在资源如石油矿产等领域,单笔投资数额大,收益稳定。在投资领域占主流的是民企,主要集中在餐饮、纺织等行业,比较分散、欠正规,但效益普遍不错。据他介绍,海外工程项目的特点是立项后生效时间长,施工工期长,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大。对于海外工程常存的几个偏见,如利润高、国家推动等,呼总代表也进行了分析与澄清。在中企面临的挑战方面,他认为主要集中在天时(如汇率与通胀因素)、地利(主要体现为客场劣势)和人和(招人难、留人难、管人难等)。中国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也造成了项目利润降低等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与问题,呼总代表认为需要加强中国政府与当地政府间的协调以及中国企业之间的协调、要对民企投资提供政策保障以及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先试先行、加强海外党建等。讲座结束后,呼总代表还回答了关于用工本地化、税收政策、双边投资保护、中国企业相互竞争与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鸣研究员主持了本次活动,全所科研人员参加了报告会。本次活动有利于促进我所科研人员了解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所取得的成就与所面临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李开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