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观天下:剖析法国大选,预测欧洲走向

2017年4月23日,世人瞩目的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束。前进运动候选人马克龙和被认为是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分别24.01%和21.3%的投票率进行第二轮。第二轮投票将于5月7日举行马克龙、勒庞进入第二轮揭示出什么样的法国政治趋势?勒庞及其代表的法国极右翼的政治得失与前景如何?不同的选举结果会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什么样的不同影响?马克龙、勒庞进入第二轮揭示出什么样的法国政治趋势?勒庞及其代表的法国极右翼的政治得失与前景如何?不同的选举结果会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什么样的不同影响?

 

会场讨论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于4月25日举行第三期“淮海观天下”活动,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忻华副教授、复旦大学法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骥副教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朱苗苗副教授、上海欧洲学会杨海峰副秘书长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戴轶尘博士对第一轮投票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第二轮投票结果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不同大选结果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可能影响。

忻华副教授概括了这次法国大选中几个现象。第一,反全球化、反地区一体化、反建制、反主流的政治力量正在发出越来越强烈的声音,对于法国影响越来越大。第二,过去被认为是非常激进和极端的主张,现在能够堂而皇之地被提出,说明法国目前国内矛盾已经处于相对来说比较激烈的状态。大选结束并不是事件的终结,不会天下太平,后续可能还会看到一系列事件发生。特别是那些通过种种大选无法实现自己的诉求、无法让自己的诉求得到伸张的政治力量是不会善罢甘休。那些被淘汰的候选人已经集中起力量专注于法国国会大选,角逐总理职位。第三,欧盟一反过去常规,公开对法国的大选表达具体想法和观点。 

张骥副教授认为,从美国特朗普当选,再到英国的脱欧,使得我们看到一种反全球化的力量、反欧洲一体化的力量,以及更为根本的民粹的力量。外界之所以关心这次法国大选,部分是因为这是第五共和国以来最难预测的一次大选。极端政治力量的表现十分突出,如果你把极右、极左两个候选人的支持率加起来大概是百分之四十多。现在舆论普遍对马克龙在第二轮胜出持乐观态度,包括马克龙自己信心满满。恰恰是这个时候,要担心勒庞是否有当选可能。看马克龙的成长历史和政治纲领,他经历的实际上是典型的一个法国的精英成长的路径。他要赢得第二轮选举,取决于他能不能在接下来的两周进行一定的调整,特别是说服原来不支持他的那些人来支持他。他作为精英中的一员,能不能在最后吸引普通大众最后支持他,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从总体上来讲,马克龙当选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但是不能排除勒庞的可能性。另外,从这次选举中极端的脱欧的力量得到的支持可以看出,不管谁上台,他都不能不去照顾到法国社会内部现在反欧盟和反一体化的情绪、主张的上升。当然,极端力量为了赢得大选也在变化,勒庞实际上已经从她很极端的立场里面往后退了一步,她所在国民阵线也在改变自身。 

朱苗苗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德国媒体对法国大选的反应。第一轮投票结果让德国松了一口气,认为马克龙当选可能性比较大,非常高兴。但几乎所有德国媒体也指出,大选体现出了法国社会的严重撕裂。她还分析了马克龙如果当选是否能够改变法国的问题。虽然马克龙自称没有党派,既不是左也不是右,其实也就是说他既是左也是右。但在媒体的报道中,马克龙的形象是非常进步的,非常现代的,勒庞则代表了被遗弃的、落后的、愤怒的群众的声音。这样媒体报道会有一定的误导,马克龙本身及其目前体现出来的政策思想更像一个所谓的技术官僚。如果马克龙当选但无法抚平法国当前的民愤的话,就难以真正地改变法国。五年以后,极端势力甚至有可能变得更加强大。 

杨海峰博士介绍,对于第二轮投票目前的民意调查是马克龙将62%对勒庞的38%获胜。但是,因为出乎意料的问题太多,学者现在都不太敢做确定的预测。他强调,勒庞所代表的极右势力不是现在新冒出来的,它是在反全球化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个老问题。我们是不是要那么担心法国的极右翼或者欧洲的极右翼?目前是不是有点风声鹤唳的感觉?关于不同选举结果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什么影响?他认为,无论是勒庞还是马克龙当选,面临的挑战都太多。他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总统,他们怎样带领法国,怎么带领他们的政党或者运动去进行国会的选举、进行组阁,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接下来的法国政局仍然有非常精彩的地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观察。

戴轶尘博士,非传统建制派的马克龙和勒庞进入第一轮大选,反映了法国上下对传统的政党政治、政策的不满,但这种要求变革的愿望以及人心思变的程度仍是有限的。对法国国内政治变革最大的其实是梅朗雄,他甚至要求修改法国的宪法。但他没有进入第二轮大选,说明当前法国人的变革意愿并没有达到追求根本性变革的程度。马克龙还是脱胎于原来法国政治精英的生产体系,他的政策纲领也吸收了很多社会党和右翼共和党的主张。至于勒庞,她也在不断淡化其种族主义色彩,她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民族主义。所以,在勒庞不断对其政策纲领进行调整之后,是不是还能称她是极右翼,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不管他俩谁最终上台,极右翼的势力和梅朗雄那种极左翼的势力将长期存在。我们对民粹的担忧被过度放大了,民粹主义本身不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政治运动或者进行政治动员的口号,它需要依附于某一种意识形态,它对于欧洲的冲击的限度是有限的。相对来说,如果马克龙上台,他与传统政治精英之间的磨合会比较顺利,而勒庞上台则可能面临较多冲突。要看未来法国到底怎么走,还要关注接下来的立法议会的选举,看政府到底如何组成。 

在第一轮发言之后,各位发言人就马克龙的政治底色、法国媒体与民意、勒庞接下来的选择、对极右翼思想的看法以及第二轮投票后欧洲一体化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提问环节,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宋卿博士就可能的左右共治、马克龙和勒庞的外交政策,澎湃新闻记者于潇清就接下来选举的变数、新民晚报记者齐旭就勒庞如果上台后的法国走向等问题与发言人进行了交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李开盛主持了此次淮海观天下活动。“淮海观天下”是由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打造的,以优秀青年学者为主体,专业、深度的外交政策公开讨论平台,每一至两个月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