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军老师认为,安全概念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指客观现状,即不存在现实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指主观心态,即不存在对威胁的恐惧。相应地,安全困境也有客观的和物质的原因。从主观认知的视角探讨安全问题,导致了有关“安全化”的研究。行为体面对的安全问题,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一定关系的产物。因此研究安全问题就要研究各种互动,包括国家间、国家与国际政府间组织、国家与非政府组织、国家与公民、政府间组织之间、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要着眼于安全互动的不同形式与属性,包括双边与多边、对抗与合作等领域的互动。同时要探讨影响安全互动的重要因素:地缘、实力、制度、认同等。要重视安全互动产生的系统效应,包括连锁效应、联动效应、传染效应、涟漪效应等。行为体围绕安全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如果解决办法得到各方的同意,那么它就具有了合法性。有了合法性,行为体的利益诉求才能真正得到实现。行为体进行安全互动所形成的整体就是国际安全体系。基本要素:单元、互动、整体结构。只有关注体系的问题性,才能理解体系的属性。冷战时期的两级体系核心问题是超级大国争霸或保持均势。国际安全体系的类型,包括权力体系、制度体系和观念体系。行为体的互动遵守规范,就出现国际秩序。当代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为架构。
李少军老师指出,当今世界正从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发挥作用的时代,向着更多国家携手应对的体制转变。缺乏突出领导者。世界舞台比原来拥挤多了。权力扩散是一种新进程,也更难以控制。各种国际安全机制在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大国的主导作用,不在于权力较量,而在于动员众多中小国家建立共识。国家间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主要靠外交,但外交的作用是有限的。条件不成熟,机制的建设就推进不了。解决各种国际安全问题,多边外交过程曲折漫长,作用不理想,但人们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