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殷弘教授应邀来我所做学术讲座

2016年7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应邀来我所做了一场题为“关于国际秩序的动荡和失序趋向”的精彩学术讲座,使参加本次讲座的所内外青年学者深受启发。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论析了当今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动荡和失序:

其一、多边机制在全球的呆滞和低效。在一个问题丛生的世界,国际多边机制未能满足日益紧迫的“治理”需求。包括G20之内的全球多边机制呈现呆滞和低效状态,在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少数议题外,各种领域“全球治理”的前景黯淡。大国利益限制、某些关键小国的“顽固不群”、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及全球政治文化领域孤立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风行全球,都限制了多边机制的发展和效能。而各国的“自由国际主义”精英准备不足,应对无力,颓势可观。其实,“艰难时世”下集体行动和合作意愿下降是国际政治中的常态。中国对自身在国际秩序稳定中的角色和作用也不必抱超越实际的期望。

其二、国际地缘政治秩序和大国基本关系的强烈动荡。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政治和战略对抗,中国与美国的战略、军事竞争,两者形成显著联动,并推动中、俄提升和扩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战略和军事协作,甚至可以认为达到或至少接近针对美国的一种准同盟关系。而中日之间都在实施战略“双轨”方针:一方面管控危机以缓和矛盾,另一方面也相互疑惧并加强军事斗争准备。

其三、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复杂意向。国际秩序大体可以分为国际制度性秩序和国际权势政治秩序。在国际制度性秩序的不同部分,中国存在多种多样的“意向”:对大多数重要全球性多边和地区机制,中国是合作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得角色;对世界和地区既存的金融和贸易机制,中国越来越希望占据特殊一席并有适合自己的“菜单”,因此,中国是一个变得日益积极但仍不失耐心、渐进的修正主义者;对联合国安理会体系及其改革,中国却持一种非常保守的立场;对那些明显偏颇的人道主义干预机制,中国持超级保守立场。中国对自身的复杂性和多重身份须有自我意识,不应将自身想象和表述得过于理想和“高尚”,以免加大我们言行之间的鸿沟并削弱自身信誉。与此同时,我们还须改善自身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国际行为,使之尽可能变得“高尚”,以提升我们的国际信誉和影响。在国际权势政治秩序方面,中国在不同方面的意向也存在差异:对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和战略主导地位,在太空以及或许在网络空间领域,以及如何对待日本的态度方面,中国在与美日博弈过程中维护海洋权益,同时争取在全球公域加强积极影响与权力的发展;在地缘经济安排和准经济影响区,中国也在努力塑造一个更有利于中国发挥作用的环境;在大国协调应对国际安全中的不稳定国家和态势上,中国是部分合作者;在与美国的权力关系问题上,中国不得不以平衡的两手来确保两国关系继续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通盘考量,中国对两种国际秩序的意向存在突出的、根本性的紧张,总体上在后者显得更加激进和倾向变革。在对“国际秩序”的态度上,“中国是什么”是并且仍将继续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