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合作,如何再出发?

 

今年,是亚欧会议合作机制创立20周年,下月,第11届亚欧首脑会又将在蒙古召开。在英国“脱欧”等变动下,该如何评估亚欧合作的价值和前景?亚欧对话合作又如何能产生新的增长点?日前,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亚欧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

规模最大的跨洲对话机制

作为亚洲与欧洲间最高级别的政府间论坛,亚欧对话合作机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洲对话机制。

1996年第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举行以来,这个机制,也逐渐发展为一个在亚、欧两个地区之间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事务进行深入讨论的平台,其成员范围也不断扩大,从26个创始成员,扩大到53个,包括了亚欧大陆和亚太地区的主要国家。

可以说,这个对话合作机制的诞生,得益于亚欧双方互为促进发展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浚指出,“亚洲之所以在欧盟的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亚洲在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亚洲在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体系呈现“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全球价值链逐步形成,欧盟是否能够有效参与亚洲市场成为影响未来欧洲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完成了欧洲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后,新成立的欧盟就开始制定对亚洲的战略规划,着力发展与亚洲地区的关系。

另一方面,亚欧会议不是一个单向的、服务于欧洲利益的交流平台,其发展对于成员间双边关系的发展、以及亚洲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借助亚欧会议的平台,中国开辟了与亚欧会议成员之间的重要联系渠道,比如中欧首脑会议、“10+1”和“10+3”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促进了中欧关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的进程。

20年发展历程的瓶颈和挑战

但是,在不少学者看来,亚欧会议合作机制20年的发展成就,也与问题相伴相随。

在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余建华研究员看来,在面对的问题里,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不平等性。“也就是说53个成员里面,欧洲就占了31方,这个就是不对称的问题。意味着总体发展实力来说,欧洲都明显强于亚洲,所以他们有集团优势,所以合作关系难以名至实归。第二是机制化问题,第三是合作效率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与本世纪初相比,当前的亚欧合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当前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地区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一体化组织扩员进程放缓,扩员可能引发的矛盾增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一体化深化发展难度增大,并出现逆向发展的趋势;此外,亚欧地区存在多个大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形势本就复杂,不同大国推动的不同合作战略近年来的密集出现反映了大国博弈的增加,而一体化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又使得大国试图主导某一地区更加困难;同时,小国与中等强国的对外政策选择则更加多元化。

而目前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欧洲“动力”不足的问题。从亚欧对话合作的最初10年看,欧洲是推动亚欧利益发展的主因,近几年欧洲发展受挫,日前英国“脱欧”,更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亚欧会议当初应该是欧洲国家的黄金时代设计出来的一个工具,想要联系亚洲,但是现在欧洲已经有点自顾不暇了,已经没有心跳,没有资源,没有能力去追求实现最初设计的目标了。”

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0年发展面临“增长”瓶颈,那么亚欧对话合作进程可能的新动力源在哪里?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光认为, “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推动亚欧会议合作进程稳步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中东欧 “16+1” 合作是亚欧合作的新亮点,亚欧文明对话和文化合作也将不断加固亚欧合作的思想文化基础。

余建华也认为,目前首当其冲的就是怎么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将为建设亚欧会议合作开辟新天地,互联互通也是重要的领域。”除了这两方面以外,余建华还认为有四个方面可以考虑推动:一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处理机制,二是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三是人员环境信息的合作,第四是深化文化交流对话。“总而言之,亚欧会议要通过重点领域聚焦务实合作有效提升亚欧合作,为世界合作发展稳定做出贡献。”他说。

在亚欧会议框架下的互联互通,其实也是亚欧各方都有的需求,因为互联互通的愿景说到底就是要做大蛋糕,分享发展的机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张健说,近来,欧盟对“一带一路”的关注明显增加,希望能从中获益,中欧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潜力巨大。

“欧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南部、东部近邻地区发展亦有待提高。近年来,欧盟陆续出台了系列发展规划,欧洲版的互联互通计划初步形成,与‘一带一路’建设契合度高。” 欧盟层面之外,欧洲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提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战略,如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英国提出了北部发展计划,法国提出了大巴黎改造计划,波兰提出“负责任的发展计划”,匈牙利提出向东看战略等等,并均试图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一带一路’的终点在欧洲,其成功须有欧洲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欧洲版的互联互通计划与‘一带一路’精神和方向一致,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东欧看到了自身发展的新希望。中东欧16国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近年来,在‘16+1’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快速发展。”他说。

据悉,2014年第10届亚欧首脑会议主席声明就已提出了互联互通理念的建设性和战略性,第12届亚欧外长会议主席声明则进一步同意将互联互通纳入亚欧会议各领域主流合作框架。亚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括新亚欧大陆桥、跨亚欧运输走廊、亚欧信息互联互通等。值得注意的是,亚欧会议成员的地理分布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高度重合。在亚欧会议框架下,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策对话机制,覆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交流的各个领域,上有首脑会议,下有部门对话,这个交流机制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当然,欧盟对参与“一带一路”虽然兴趣上升,但疑虑仍大,另外,一些第三方因素如美国因素也可能构成干扰。因此,学者也指出,中欧间持续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一方面增信释疑,另一方面也可寻找、扩大务实合作的机会。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鸣就指出,“推动‘一带一路’,还需要尊重欧洲的一些方式。”


     来源:上海观察  2016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