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傅高义学术著作系列出版启动暨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启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会议邀请政界、学界、商界、教育界、图书出版界等行业的专家学者围绕素有“中国先生”之称的傅高义著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展开讨论,从不同视角分析了日本战后再次复兴的独特经验及其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意义。
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同志代表我院领导致辞,感谢译文出版社为学界传播文化知识和先进理念不遗余力地辛勤劳作,也对《日本第一》有高度评价,认为傅高义笔下的日本经验亦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前车之鉴。同时,
我国前外交部驻日大使,《日本第一》的译者王泰平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呼吁欲缓和中日两国关系,再度开启破冰之旅应当先从双方增进了解开始,而本书《日本第一》恰巧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了解渠道。只有基于全面、正确、不带偏见的认识彼此,两国才能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规避盲目性,预防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防患于未然。
上海美国学会名誉会长丁幸豪教授从傅高义本人的学术风格切入,认为傅高义先生学术风格严谨,许多研究成果都由本人深入实地,亲自走访,进行田野调查。此外,傅高义为人颇有风骨,1979年《日本第一》出版之时,恰巧美国国内反日情绪浓厚,但是他本人顶住各方压力,坚持给所有自欺欺人的美国人民展现真实的日本。这些都是中国学者在治学过程中值得学习的。
之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日本第一》中关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分享了各自观点,指出《日本第一》的出版恰逢其时,今天的中国也走到一个对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反思的关键时刻。上海美国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里格律师事务所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