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共同体建设:东盟的宿命与使命》

        本月31日东盟共同体将正式建立,起初东盟在宣布这一消息时多少有点令人意外,因为东南亚是一个一体化程度并不发达的地区。一方面,东盟经济共同体确实已在关税、专业人士自由流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东盟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还保留了很多规则和限制,各种非关税壁垒仍然存在。至于市场整合、共同经济政策更是无从谈起,经济共同体仍然是一个远景。

  若论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方面,东盟拿得出手的成果更少。如南海争端,各国间仍存在不少争议。由于东盟各国有的是当事国,有的非声索方,在南海问题上利益不一,与中国关系也各不相同。如果强行推动采取一致政策,反而可能将东盟的团结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考虑到上述情势,东盟共同体要真正做到三足鼎立、名副其实只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东盟之所以急忙 “建成”,其实是一种落实其路线图的既定之举。早在2003年,东盟就宣布要在2020年建成以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2012年,东盟领导人决定共同体建设加速,将2015年12月31日设定为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最后期限。现在期限已到,“建成”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进一步看,东盟此举出自一种地缘政治与经济竞争的忧虑。作为大国环伺之地,东盟一直是大国博弈与竞争的重要“战场”。阴差阳错的是,由于各大国互不相让,东盟竟然得以在地区合作进程中居于“驾驶员”的位置,主导成立了“10+X”机制。但东盟深知,其自身力量纵使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足以与任何一个大国相抗衡,特别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在此情况下,一方面不断拉入地区外大国以平衡中国的影响(“10+3”后来扩展到“10+6”、“13+5”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一方面走“联合自强”之路似乎也就成了必然的逻辑。

  但是,愿意并不代替现实。对未来的东盟共同体建设来说,现实的挑战仍然摆在那里。

  一是如何克服地区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多样性的挑战。这种多样性与共同体的一致性天然相悖。多样性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充满了离心力。

  二是缺乏强有力的推动者或中心力量。像印尼常常被认为是东盟的领导者,但其经济实力仍然相当有限。新加坡虽然经济发达,但作为城市国家,总体影响受到限制。由于缺乏中心的政治、经济力量,许多东盟国家可能跟地区外大国而不是地区内国家有着更多的政治、经济往来,从而削弱地区的内聚力。

  三是前述地缘政治影响。地缘政治竞争的忧虑固然促进了东盟的团结与进行共同体建设的紧迫感,但不可避免的大国影响也常常使得东盟处于两难。它为了不失去主导地位,就不断扩大大国平衡范围,但当越来越多大国加入到东盟峰会中以后,结果又稀释了自己的影响力。

  面对上述现状,东盟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采取照顾各方舒适度、协商一致的东盟方式。这种方式得以最大程度地把各成员国团结在这一进程之内,但不可避免地以牺牲共同体建设的进度、质量为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讲,东盟的选择决定着地区的未来。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推进共同体建设,既是东盟的宿命,也是其使命。(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发表于《环球时报》2015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