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 社评:中国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新型国际关系》

中评社北京1120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 随着中国不断崛起, 中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亦不断上升。特别是201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台执政以来,以周边外交为重点,强调“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努力构建地区与全球的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崇中国外交新理念,不断扩大中国在地区与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

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零和,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正成为各国处理相互关系的明智选择,也是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重点,以“平等、和平、包容、不针对第三方”为特征,中国正积极打造全球新型伙伴关系网络。而且,中国在构建全球新型国际关系努力中,并不寻找所谓假想敌。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协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开创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携手共进的国际关系新模式。

中国积极主张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完善,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不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正致力于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框架,积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中国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中,中美关系成为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外政策的重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美之间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关系,两国之间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正成为中美双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新理念。中、美两国在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尤为明显,两国在政治、安全等敏感方面的合作也不断深入,中、美双方领导人都同意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模式。中、俄新型战略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零和博弈”,。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致力于两国关系长远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核心,构建了互惠互利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德、法、英等欧洲发达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正不断发展,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中国已成为欧洲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中国正积极利用经济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和扶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中、小国家的发展,帮助和引领他们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以“一带一路”为契机, 正不断加大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全面深化与世界各国在经贸、投资、产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的互利合作。“一带一路”正成为连接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桥梁,也正在成为推动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相互转化的载体。由中国倡议而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一个有益补充、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工具。

在对待与周边国家存在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方面,中国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问题。中国积极推动国际与地区热点通过政治途径等和平手段加以解决。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以武力方式解决有关热点问题。

    简而言之,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正积极通过“合作共赢”新理念,致力于构建全球“和平、稳定、繁荣”的新型伙伴关系,全面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评论通讯社》,20151120日。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