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
综观历史,中国的发展兴衰与海洋密切相关。海洋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60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公里,领海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300万平方公里,其中部分海域与其他国家的主张重叠。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保证中国未来能源供应拥有新的来源,而且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柱和重要动力。中国必须实现从陆地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转型。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崛起依赖于海洋通道的保障。中国未来战略利益要求中国必须确保海外经济利益和海上通道安全。海洋通道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并成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周边海域、扩大沿海地区的海上战略纵深是中国崛起的必然战略选择。
印度洋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贯通欧亚非与大洋洲,东靠资源丰富的南中国海,并通过马六甲海峡通向广阔的太平洋,随着印度洋的地缘价值和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更应重视经略印度洋。印度洋是中国提出的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海洋,在全球化形势下充分确保在印度洋上自由航行的权利,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应经略印度洋,积极实施积极的、和谐的“印度洋战略”。此战略依托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海权理论,以构建“和谐印度洋”为目标。呈现出“非扩张性”、“非霸权性”和“非排他性”的新特征,采取有效措施谋略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利益。依靠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力量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中国在实施“印度洋战略”进程中,既需要积极发展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尤其是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中印战略伙伴关系尤为重要。又要处理好与域外大国的关系。即在发展双边关系的同时努力寻求多边合作。为构建“和谐印度洋”创造良好的合作条件。
同时,中国应积极构建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下,尽早建成以云南为中心的连通印度洋的国际通道,以有效破解“马六甲困局”,促进和带动中国周边国家的发展,尽快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实现互连互通,共同推进中缅、中孟、中印公路、铁路、航空、油气管道、电信等网络建设。加大对印度洋沿岸落后国家的投资,加快当地产业转型与发展,使国际大通道成为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发展之路。
随着印度新总理莫迪上台执政,中、印两国彼此都进入了新一届领导人执政的历史新时期。随着中、印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印度洋正成为中、印两国密切合作的重要平台。
而且,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印度对印度洋的作用也在不断上升。印度希望长期保持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强势存在。尽管许多国家的利益在印度洋汇聚,但印度洋相对而言仍然不存在争端。
但是,中国在印度洋面临诸多障碍。除了巴基斯坦之外,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并没有真正的盟国和合作伙伴,而美国在这个地区既有盟国,也有合作伙伴。就美国而言,比起整个太平洋地区,与印度等合作伙伴以及与澳大利亚等盟国的合作相对不那么复杂。而且,这样的合作天然地契合印、澳两国的战略传统。
中国“印度洋战略”已成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阶段的目标应以保卫印度洋航线为主。采取先易后难策略,稳步推进,不断扩大中国在印度洋区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利用公共秩序保证海上通道安全的同时,积极尝试建立补充性的通道备份,形成有效对冲,避免其他国家以海上通道安全讹诈中国。有效拓展中国的出海口,使相关国家成为中国印度洋安全架构上的利益攸关方,最终实现中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战略转型。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评论通讯社2015年1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