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凡认为,自2014年7月以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下挫和卢布迅速贬值,石油短期暴跌是俄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叠加结果,卢布下挫是源于俄罗斯对石油的依赖,卢布又是自由兑换货币,西方此次对俄制裁的动力要求国际投机资本不断做空卢布,卢布成为今年波动性货币中最不稳定货币。石油价格暴跌也表明国际社会对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担忧,以及沙特、俄罗斯、利比亚和美国等石油生产大国对价格控制的分歧和博弈加剧。
孙霞副研究员做了《跨太平洋能源贸易的动力与前景》的报告,她认为,地区为单位的能源安全分析符合石油、天然气的地理特征,也与能源安全含义的发展相适应。当前国家间能源安全越来越相互联系,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与其他国家,甚至竞争对手或敌人的能源安全相联系,能源安全又与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相关联,以至于不能把它们分开来解决。因此,需要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生态的三个维度分析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属性逐渐弱化,地缘经济的属性凸显,地缘生态的属性受到抑制。基于以上理论框架,孙霞首先分析了亚洲和北美的能源安全形势,其次提出北美和亚太之间跨地区能源安全合作的动力在于能源问题跨地区、跨领域的互动。北美之所以关注亚洲上升经济体的能源需求是基于能源与全球经济与生态问题相互关联的属性。一个国家环境的 恶化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中国使用煤炭影响到整个亚太地区的环境质量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市场全球化到了如此地步,以致一个地区经济的成功或失败将可能影响到另一地区的经济。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地区议题转化为国际议题,由于上升的经济增长更需要电力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维持这一增长。最后,作者分析了跨太平洋能源贸易的前景和影响,提出构建亚太能源安全机制是最终合作方向。作者的结论是跨太平洋的能源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将提升亚洲能源安全;技术进步和市场互补将超过政治挑战成为决定跨地区能源安全合作的主要因素;美国将以LNG作为外交杠杆,买方市场下,中国作为最大能源市场成为各方争取对象;逐步形成的地区间能源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其他领域增加互信,减少误解、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