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期待如芽萌生:2013年全球形势回顾》

    2014年01月15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15日第549期 作者:李开盛 浏览: 23 我要评论 字号:

【核心提示】在一些地区或国家,或由于老问题“柳暗花明”,或由于新领导人提出新概念,人们对于未来的国际政治多少有了些新的期待。但在这个期待的背后却是各种难题与挑战,前面还可能要面临各种动荡与波折。

 过去的2013年,这个地球上仍如往常那样:大部分人都在享受着平和的生活,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跨越边界来来往往。但充满电视银屏与报纸头版的,仍然是那些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博弈、危机甚至冲突。事实上,国际政治仍一如既往,在一些地区或国家,或由于老问题“柳暗花明”,或由于新领导人提出新概念,人们对于未来的国际政治多少有了些新的期待。但在这个期待的背后却是各种难题与挑战,前面还可能要面临各种动荡与波折。

1全球治理步履维艰

全球性问题迫使各国加强沟通、频频协调。2013年,又是一系列全球峰会先后举行。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第五次会晤,以一种全球责任者的姿态讨论与非洲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第24届阿盟峰会则忙于解决内部问题,叙利亚、巴勒斯坦以及完善阿盟内部协调机制等议题让这些领导人忙得不可开交。4月召开的第22届东盟峰会主题充满诱惑——“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未来”,而9月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则很务实地讨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此外还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国家领导人的穿梭往来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会议展示了各国致力于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意愿,但更让人关心的是他们到底能够拿出多大的决心、能力与成果。目前的全球治理机制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的集体行动难题,面对许多全球性重大问题甚至危机仍然拿不出有效对策。最典型的是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经历了各种立场博弈后,在大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勉强达成妥协,而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仍然有待今后的会议去达成。

可以让人松一口气的是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会上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其内容涵盖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上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内容。这些“早期成果”似乎微不足道,但它标志着多哈回合谈判终于打破僵局,让人们在重拾对世贸组织这一多边贸易体制信心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全球治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大国关系出现新动向

  新型大国关系是2013年的一个关键词,而点亮这个词的是6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与奥巴马总统的会晤。在会见奥巴马之前,习近平已经于3月访问了俄罗斯。作为有着长期战略合作与共同利益的两个大国,中俄确实在坚持平等、互利、协作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中美关系确实存有最大悬念。2013年是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开局之年,克里取代希拉里担任国务卿,“亚太再平衡”也取代“重返亚太”的概念。人事虽新,政策依旧,奥巴马的亚太政策虽然有所微调,而且还受到中东局势的牵绊,但以中国为核心战略考虑的外交政策目前看来不会改变。作为政治文化截然不同、沟通特别是冲突处理机制又十分缺乏的两个国家,中美如何能够走出战略互疑,建构战略信任,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也是波谲云诡。8月1日,俄罗斯移民局向美国“棱镜”项目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发放了为期一年的临时避难许可,奥巴马愤而取消了与普京原定的会晤。如果说俄美关系是明斗,那么俄欧博弈则是潜流。11月底,乌克兰宣布暂停与欧洲联盟签署相当于“准成员国”的联系国协定,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等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关系,在国内引发严重的政治示威。这种态度转变的背后,实际上是俄欧博弈的潜流在涌动。

       即使是一向亲密的美欧关系,也因斯诺登事件受到影响。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对欧洲也存在不信任,欧洲对此的愤怒可想而知。与之相比,倒是中欧关系保持了平稳的发展。11月21日,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并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作为地理距离遥远、战略利益冲突较少的中欧关系,或许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恐怖主义“阴魂不散”

 随着2013年的结束,离美国撤离阿富汗的日期也日益临近。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恐怖主义在其政策议程中的重要性随之下降。但是,从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的情势来看,恐怖主义仍然是全人类的大敌。

首先是传统的恐怖主义多发地南亚。2月16日,巴基斯坦西南部城市奎达一市场遭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84人死亡,另有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至少173人受伤。3月3日,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发生连环爆炸袭击事件,又造成至少40人死亡,另有超过135人受伤。

其次在中东。3月19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及附近地区发生一系列汽车炸弹和暴力袭击事件,造成约6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基地”组织宣称为此负责。5月11日,土耳其的雷伊汉勒市连续发生两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51人死亡、超过100人受伤。5月17日,伊拉克再次发生一系列暴力袭击事件,造成至少73人死亡、148人受伤。

还有非洲。1月16日,一极端组织袭击阿尔及利亚东部一合资天然气田设施,劫持了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大批人质。人质最终被阿尔及利亚军方解救,但仍造成38名人质丧生。更令人震惊的是9月21日发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的恐怖袭击事件,共导致61名平民和6名军警死亡,另有170多人受伤。这是自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遇袭以来肯尼亚境内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效忠于“基地”组织的索马里宗教激进组织“青年党”宣称制造了这次袭击。

       此外,12月底,俄罗斯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接连发生火车站和无轨电车爆炸事件,共造成3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美国也未能幸免恐怖袭击的危害,由俄罗斯车臣恐怖主义组织于4月15日在美国波士顿制造的爆炸案,造成3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

这一系列血淋淋的事件表明,与大国间的相互猜疑和博弈相比,恐怖主义才是各国社会面临的紧迫敌人,反恐仍应该是国际安全议程上的首要任务。抛开各种利益算计与相互杯葛,就此展开国际合作,应该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大国的责任。

4亚洲天灾人祸成焦点

充满经济活力的东亚,本应是和平与繁荣之地,但在2013年却成了世界冲突与安全关注的一个重要中心。

首先是朝鲜。年初,朝鲜再一次打破外界对新领导人上台后的期待,于2月12日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对此,联合国的反应是制裁,而朝鲜的再回应却是以超强硬对强硬:宣布朝韩关系进入战时状态,宣布摈弃《朝鲜停战协定》,宣布《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完全无效,关闭开城工业园区等等,朝核问题面临空前严峻的局面。朝鲜将会走向何方,年底的东北亚局势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与之相比,日本国内的右翼倾向也更加令人担心。从年初决定修改现行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到“8·15”前后日本政客的扎堆参拜靖国神社,日本走向所谓普通国家过程中潜藏的阴影令人不安。特别是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国内外反对和劝阻,悍然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将本来就已经紧张的中日、韩日关系降到冰点,未来东北亚局势更加令人担忧。

在东南亚,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前者是于11月8日在菲律宾中部东萨马省登陆的台风“海燕”,共导致6109人死亡、2.7万人受伤、1779人失踪的惨剧。中国派出政府应急医疗队、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和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赶赴救援。泰国出现的年底政治危机则可算人祸,反对派以特赦法案为由,试图通过大规模的集会游行推翻英拉政府。英拉采取了难得的克制态度,于12月9日宣布解散国会、提前大选,但反对派并不买账。政治动荡频发的泰国,其民主体制如何在反复的动荡中走向成熟,值得外界关注。

5中东上演悲喜剧

作为国际政治的动荡地带,中东首先上演的是一幕幕动荡不已的悲剧。特别是不断流血的叙利亚成为中东的持久伤口。在政府军与反对派的鏖战之间,又有无数人失去生命或是成为难民。

除却生命的损失,发生于8月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一度成为叙利亚变局的关键点。奥巴马早已有言在先,使用化学武器是对叙动武的红线。但在其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这话对美国来说也是一个陷阱。所“幸”的是,在美国尴尬为难之际,是俄罗斯出来给美国和叙利亚解围,各方同意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化学武器。叙利亚问题避免了武力升级,但政治解决的机会目前看来仍然渺茫。

埃及的动荡也让人无限忧虑。7月3日,在民选政府上台一周年之际,埃及军方以未能控制局面为由宣布解除穆尔西总统职务,由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德勒·曼苏尔出任临时总统。穆尔西和穆兄会的支持者随后大规模集会示威,遭军警武力清场,造成近千人死亡的惨剧。此后埃及局势动荡不定,其政治对抗将走向何方?作为在中东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到埃及国运,也涉及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能让人稍松一口气的是伊核新突破。6月15日,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为解决伊核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铺垫。经过多方工作,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等最终于11月24日在瑞士日内瓦达成谈判10年来首份阶段性协议,这标志着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如果接下来协议能够得到具体落实,屡陷困境的伊核问题将给国际核不扩散努力带来新希望,并对如何解决其他核问题提供启示与范例。

 除了上述悲喜起伏,过去的2013年还见证了其他一些风云动荡。美国联邦政府在时隔数年之久后再次被迫关门,2011年新独立的国家南苏丹内战爆发,一代伟人曼德拉逝去,都在牵动着世界的心弦。世界的未来会变得更好吗?期待还只是一株新芽,将在新的一年国际风云中面临考验!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责任编辑:陆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