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胜:《“监听门”让美企“伤不起”》

海外利益将因他国采取反制措施而大受影响

 

监听门让美企伤不起

20131110   0404-国际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其胜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吴其胜

    
近几个月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门事件不断发酵,引发各方关注。长期来看,受到美国监控的国家为了维护其信息安全,必然会尽量避免使用美国企业提供的通讯设施、网络设备和数据服务,并将限制美国企业将本国机构和个人的数据转移至国外。因此,该事件不仅损害了美国的外交利益,同样会影响到美国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海外经济利益,甚至会危及美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此次被曝光的监听事件中,众多美国高科技公司有意或无意地成为美国进行情报收集的工具。微软、谷歌、苹果、脸谱、美国在线和雅虎等互联网巨头均遭到了参与间谍活动的指控,涉嫌向美国国安局开放服务器,使美国政府得以监控各地区的通讯数据。美国监控项目的曝光为各国的国家信息安全敲响警钟。不难预测,为了防范美国的监控和窃听,其他国家今后在使用美国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上必将更为谨慎,也会更加强调网络设备和服务采购的多元化,以及寻求在信息产品和服务上尽量实现自给自足,避免完全依赖美国企业。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其经济利益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事实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在信息安全上采取行动。例如,欧洲议会要求欧盟委员会制定相应战略,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欧盟一些国家也开始要求暂停与美国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该协议为美国公司处理欧洲客户的商业和个人数据提供了制度保障,包括苹果、谷歌、脸谱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的4000多家美国企业依赖该协议在欧盟各国从事业务。一旦该协议被暂停或取消,美国企业要么必须通过欧盟相关机构漫长和复杂的审批,要么必须在欧盟国家建立新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而这两种方式都将给美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近些年,为了充分利用在信息技术和服务贸易上的比较优势,美国政府在各种多边和双边谈判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并主张进一步消除服务贸易壁垒。监听事件的曝光以及其它国家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必然会使美国政府的以上努力大打折扣。由于现代服务业高度依赖信息和数据的跨国流动,其他国家对数据流动的限制显然会阻碍美国企业发挥在服务业领域的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何在监听事件曝光后,美国的相关企业异常紧张,纷纷主动撇清与政府的关系。不久前,一些代表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协会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国安局监控项目使得其他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来扶持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要求美国政府妥善处理此次事件的影响。

    
监听事件还给奥巴马政府的贸易议程蒙上阴影。自德国《明镜》周刊披露美国长期对欧盟机构和欧盟多个成员国进行监听和网络渗透之后,一些欧洲国家纷纷要求推迟美欧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并险些使首轮谈判搁浅。在美国极力推动的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中,也包含了电子商务的内容。美国企业希望通过该条款的谈判来取消其他国家对数据跨国流动的限制。而出于保护本国公民隐私的考虑,澳大利亚等国之前已经对美国的要求提出了质疑。美国对澳大利亚等亚太盟国的监听活动,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电子商务议题的谈判难度,并削弱达成贸易协定所需的互信基础。

    
可以预见,为了防范和应对美国的监听活动,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努力减少对美国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并会加强对美国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正如美国滥用军事实力反而削弱了其国家安全利益一样,美国滥用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也必定会殃及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监听活动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11/10/content_1112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