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中评:美国与印度深化合作旨在制衡中国》

    中评社北京1011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了来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印度总理辛格,赞扬辛格总理对加强美印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加强包括阿富汗、市场准入与移民等问题上的合作。这是印度政府准备修复进来摩擦不断的美印经济关系的信号之一。辛格此次访美会带来渐进的效果,但不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奥巴马政府坚信,一个强大的印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政府不但欢迎印度成为一支新兴的力量,更会支持印度的发展。对于美国和印度来说,现在是时候挑战自我以使两国关系达到更高、更强的水平,充分发挥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潜力。

  2009年奥巴马上台以来,在过去十年里将双边贸易额提高了约5倍,印度和美国双方在贸易、投资和技术方面合作不断扩大,两国目前的双边贸易已达1000亿美元。

  美、印两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相互“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合作,在各个方向都在扩展并深化。

  近年来,印度认为在南亚国家中,印度并没有受到美国的高度重视。美国高层官员对印度的几次访问,包括副总统约瑟夫拜登7月访印也并未改善这一观点。美国国务卿克里6月下旬访问了印度,这是他上任以来对印度的首次访问。克里与印度外长库尔希德共同主持了第4轮美印战略对话,双方探讨了贸易、能源、教育、防务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但此轮印美战略对话并没有解决任何经济问题,只是为双方提供了“路线图”。克里在出访印期间敦促美印两国加强在高等教育上的双边合作,并警告称印度的教育体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此次访问却给辛格留下美国政府“对安抚印度的不安情绪丝毫没兴趣”的印象。而且,美国许多政府官员认为印度过于自满,“试图以小搏大”。此外,印度对于美国和阿富汗的关系也存不满。而且,印度在向美国企业开放市场的问题上时常犹豫不决也影响了美国对印度扩大投资的信心。

 

    印、美两国必须重新审视战略关系,因为印、美双方现在回到各自的旧习惯里自说自话:印度看上去聚焦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美国希望讨论贸易、知识产权和气候变化。这些话题绝非加强战略伙伴关系,反而会造成分歧和削弱伙伴关系。

  随着中国积聚的实力越来越强、态度变得越来越自信,美国似乎愈发不愿在亚洲领土争端中选边站,虽然这些争端涉及其战略盟友或伙伴。这只能起到加深中国数个邻国面临的安全困境的作用。

  实际上,中国不断崛起正成为美印改善关系的一种战略理由。尽管中、印两国近年来大幅改善了双边关系。但两国仍缺乏战略上的互信,这种情况在印度更为明显。中国的GDP是印度的3倍,经济增长率也更高。边界纠纷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印度也对中国的崛起表示某种担忧,从而印度更愿意与美国走近而非中国。

  美国不断强化对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其根本战略目标在于“联印制华”:防范和遏制不断崛起的中国。进而达到控制亚洲地区主导权,以实现其控制“印
-太”地区的战略目的。但是,实践证明美国"联印制华、孤立中国"战略将是错误的战略误判。中国与印度同时崛起,符合当今国际发展的潮流,中国与印度这两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共存与崛起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美国应该充分认识到一个不断强大、自信的中国将有助于地区及全球局势的稳定,有必要通过改善美中关系来适应中国不断强大的事实。

  尽管中国周边的中亚、东北亚、东海等地区安全形势变化剧烈,但中国始终坚持“富邻、亲邻、睦邻”的外交政策,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积极、有利的周边环境。但近年来,美国一直在中国周边不断设子布局,加强了对华防范与遏制。在加强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新西兰、菲律宾等传统盟友关系的基础上,美加大了与印度等国的关系,给中国周边安全和国家统一大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隐忧。中国有必要继续巩固和深化中美之间的建设性战略合作关系,增进相互理解,扩大共识,消除分歧。同时,中国应采取行动加强与印度的关系,力防美国“联印制华”,使“围堵中国”的战略破产,打破对华包围圈,从而以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形象走向世界。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评论通讯社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