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促印巴和解是中国南亚外交新举措》

中评社北京79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近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同天分别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和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表明了中国新一届政府正积极主动地展开南亚新外交,向南亚这两个主要国家传递和解、和平的新理念。中国加强对印、对巴外交有助于促进印、巴和解进程。
  巴基斯坦和印度高层相继在同一时间访问中国,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也表明中国新一届政府更关注南亚地区,欲积极推动南亚次大陆构建和平合作的友邻关系。
  今年5月,李克强首次以总理身份出访,就选定了印、巴两国,对印度及巴基斯坦的访问明确传递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加强与南亚合作的资讯,显示中国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南亚外交的重要性,表明中国新一届政府以周边外交为重点,主动推动印、巴和解进程。
  具体而言:
  第一、中印经贸关系发展远超双边政治关系。
  尽管中、印高层都表示要积极推动双边关系深入发展,虽然两国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方面有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并且,中、印两国在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两大平台中的互动良好,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中、印双方在边境和敏感政治问题上的分歧。

由于历史原因及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印度在遏制中国崛起进程中被世界大国看中,正被其拉拢用于充当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棋子”,中印关系“不温不火”,尽管中、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贸易额10年来增长了20倍,去年高达76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两国“若即若离”的政治关系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不相匹配,中、印政治关系却拖了经贸关系的后腿,已严重制约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因此,中、印双方需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来扩大双边经贸关系。
  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印双边经济相互依赖性也为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中巴政治关系远大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
  中巴是全天候伙伴关系,在政治上双方高度互信。在国际事务中,中、巴双方互相支持。但与双边成熟的政治关系相比,两国的经济关系却相对滞后。中国有13亿人口,巴基斯坦有近2亿人口,但双边贸易额不到130亿美元,因此,中、巴双方应积极通过经贸合作夯实政治关系基础。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与刚刚赢得选举的谢里夫进行了会谈,就提出要着手制定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而谢里夫在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展开对华访问,并选择中国作为首个出访国家,就是为了落实中、巴经济走廊的理念,进一步夯实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谢里夫的来访也反应出与前任的不同,谢里夫更看重落实双方高层互访的成果,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通过高层互访来营造某些政治气氛。实际上,中、巴可以通过经贸合作进一步夯实双边政治关系基础。
    
而且,谢里夫在上任后所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动印、巴双边经贸迅速发展。另外,谢里夫并不排除印度加入到这一经济走廊建设中来,中巴经济走廊不仅可以惠及中巴两国,而且还可以使包括中巴在内的30亿人受益,欢迎印度在此投资、发展贸易。谢里夫希望在印、巴边境地区也建立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
  6月初,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国和南亚的合作再一次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国正在向外界传递着大力发展和南亚合作的新资讯,未来十年,南亚将成为中国外交优先考虑的方向。把南亚国家商品展上升为中国-南亚博览会,是中国重视与南亚合作的新举措。中国-南亚博览会的举行,将推动中国与南亚的合作走向务实。举办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就是要为落实合作构想提供路径。
  “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主流的新形势下,中国和南亚,有很多利益交汇点,中国要和南亚构建利益共同体。使双边共赢,双边的利益均获得最大化。中国和南亚的合作将推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李克强总理的访问为新起点,中国对与南亚的合作将进入全新阶段。中国将致力于全面扩大双边利益交汇点,使双边的友好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在处理纠纷时变得更加冷静。中国新一届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与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南亚地区作为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国共同的邻居,也是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印巴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加强了对印、对巴外交,这非常有利于印、巴之间的和解进程。在中国日益崛起的新环境下,印、巴两国加强与中国的经济互动,扩宽经贸合作领域,加强中印巴三国的经济互动,从而直接推动和带动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形成从中国到南亚一直延伸到海湾地区和中亚地区的一个覆盖面广、包容性强的地区性大市场。而随着中--巴三国政治、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应不断扩大,印、巴之间的和解进程将会大大提速,而中国在印巴和解进程中可以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推动印巴和解,使南亚真正成为中国稳定、繁荣的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