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右转?
21世纪经济报道 马凌 上海报道 2013-03-15 00:52:22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核心提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就曾提醒,设立“恢复主权日”是敏感话题。“我们不应该忘掉冲绳人受苦的历史,应该减轻冲绳容纳(美军)基地的负担。”
安倍暗度陈仓
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就曾提醒,设立“恢复主权日”是敏感话题。“我们不应该忘掉冲绳人受苦的历史,应该减轻冲绳容纳(美军)基地的负担。”
但是,安倍晋三依然坚持。“这是自民党的竞选大纲,做吧。”安倍晋三表示。
为何安倍要挑选敏感的“屈辱日”作为“恢复主权日”?
“《旧金山合约》是美国主导的,更重要的是,日本对钓鱼岛诉求的法理依据就在于《旧金山合约》。”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令远教授告诉本报记者。
《旧金山合约》的第一条规定,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承认日本人民对国家及其领海拥有完全主权。因此,安倍是暗度陈仓,希望借此暗中加快争夺钓鱼岛领土的步伐。
“安倍还有将此作为和中国谈判的筹码的考量。”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高兰向本报记者表示,“安倍的意思是,如果中国同意日本所谓的恢复主权日,那么日本才会跟中国谈钓鱼岛问题。但《旧金山合约》对日本的领海划分非常有利。如果中国同意了,那么在钓鱼岛问题上就会非常被动。”
醉翁之意不止于钓鱼岛
然而,日本设立“恢复主权日”的醉翁之意还不止于钓鱼岛。
“战胜国承认的战后体系基础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不是《旧金山合约》。这是安倍单方面挑战战胜国乃至世界,鼓励日本国内的右翼思潮。他的诉求是通过刺激民族主义情绪,在7月日本参议院大选中赢得选票,为日本右翼强硬主张铺路。”高兰进一步指出“恢复主权日”背后的日本国内原因。
安倍对战后国际体系的挑衅不仅仅局限于“恢复主权日”,他还翻起了旧账,挑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犯的行为。
安倍拗口说辞背后的真意是指,德国战犯的审判是由联合国做出的,而日本战犯的审判却是由战胜国做出的,尽管日本在《旧金山合约》中接受了东京审判的结果。
“这反映出安倍的历史观是否定二战的。”胡令远教授指出,“这里面有他家族的原因”。
1948年,远东军事法庭对25名日本战犯做出有罪判决,其中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处以死刑。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也被认定为甲级战犯。但是,由于朝鲜战争随后爆发,美国因战争需要重新启用日本右翼官员,岸信介因而得以释放。而且,身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在获释当年就当选众议员,几年后就任日本首相。
“安倍的思想源泉是右翼,政治目的是为修宪做准备。”高兰研究员说。
根据日本宪法第9条,日本放弃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但安倍在大选前承诺修改宪法。质疑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合法性是安倍继修改“村山讲话”、“河野谈话”后,在修宪路上跨出的又一步。
安倍和自由民主党去年12月胜选众议院选举上台后,主张修改和平宪法、重写日本历史,改变“赔罪”姿态。不断发表右翼言论、做出一些挑战周边国家民族感情的举措。
“日方违背共识,中方的克制没有基础。”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针对钓鱼岛问题以及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表态说。
“这是安倍外交的一大败笔。”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高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