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行了“和平外交,共同发展”的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在与邻国的交往中,中国积极实施了“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特别是在边境问题上,中国本着互利互让、向前看的精神,与邻国和平协商,积极谈判,赢得了周边国家的赞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增添了活力,为各国的投资者提供越来越多的商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了解与友谊,对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十分有利。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目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着诸多战略机遇期: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社会危机将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一步转型,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西方国家缓慢摆脱金融危机的进程实际上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期。
2012年,中国将进入第五代领导人执政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恰逢其时。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特色的外交也在国际上面临着以下诸多挑战:
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他们把西方价值观通过各种交流渠道传播到中国来,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式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利用各种基金会、NGO等对中国进行渗透。
第二、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对手,加大了在中国培植亲西方的未来接班人力度。妄图从中国内部搞垮中国。
第三、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并通过其代理人挑衅中国,使我周边安全形势屡出严峻态势。奥巴马在今年年初推出了新军事战略,直接把中国列为美国主要的打击目标;
第四、在经济交往方面,外资不断加大对中国自主品牌的控制,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而且,中国特色的外交还面临着国内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和周边安全等严峻挑战。近年来,中国国内涌现的的互联网言论、媒体舆论以及商界团体等国内社会因素使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更趋复杂化。
因此,在中国对外战略上,中国有必要对其外交进行改革,中国外交转型应有新思维、新方略:
第一、认真及时组织相关外交政策研究,培育和加强国内智库建设,实现理论更开放与动态更富针对性相结合。以政府名义面向全球研究者开放相关竞争性研究项目,吸收和采纳国内外优秀成果。
第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外交人才,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外语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多从国内优秀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中选拔,并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中国外交转型的需求。
第三、定期举办外交政策讨论会。就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辩论与探讨。鼓励和支持国内民众对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以公共外交为新的发展点,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四、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中国应多思考当地的民意民心,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多建设一些民心工程,少一些政绩工程,只有这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才真正具有活力。
第五、加大保护中国在海外的员工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力度,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服务。
而且,在中国外交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力戒外交政策的“美国化”和外交决策的“分散化”,积极调整与协调好国内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积极建立和建设好相关外交机制,中国应该尽早制定本国的外交战略,它应包含:中国的全球外交政策、中国的地区外交政策和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灵活运用当今世界国家关系的多元化趋势,变被动为主动,以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平崛起代价的最小化。
中国需要改变不实际的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中国必须根据安全环境的变化尽快调整国际战略,在力求稳定对美关系、力避局部对抗发展为全面对抗的同时,积极谋划破解美国战略围堵的战略与方略。变“不结盟”为“准结盟”。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外交转型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缓和与美国的关系,积极推动中美双边关系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第二、积极与俄罗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三、主动与欧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第四、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提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增强中国的周边软实力。
面对美国日益强大的战略围堵,中国必须纵横捭阖地运筹国际关系特别是周边关系,大力运用“准结盟”新思维与其他国家积极发展双边战略关系,中国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不利于我的事态,主动设置议题、引导事态的发展,制定各种外交预案和合作机制,以打破美国的战略围堵。中国应加大外交力度,在国际规则制定上争取更多的主动。
但与此同时,中国外交的转型必须要避免过“左”或过“右”的极端倾向,一味低调或一味强硬,都是非理性的,不符合中国不断崛起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会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评论通讯社,2012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