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研究员潘光、余建华谈2010年国际反恐形势

日期:2010-12-31作者: 来源:新民晚报

 

欧美恐怖组织成员本土化极端意识形态化趋势强烈
    
    
问:今年国际恐怖袭击的形式和手段出现哪些新的特点?
    
    
潘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席):2010年,在国际反恐合作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
    
跨国作案困难  国内招募人员
    
    
引人注目的是,年内针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等欧美国家的恐怖攻击大都为拥有这些国家国籍或绿卡的极端分子所为。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在监控人员和资金的跨国流动、交通枢纽的安全检查等方面的合作大大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恐怖势力的跨国作案更加困难,因而使生活在恐怖攻击目标国内的本土化恐怖分子成了实施活动的主力。这些本土化恐怖团伙在国内招募人员、筹集资金、进行培训,采取各自为战的运作方式,不仅易于隐蔽,而且可以随时调整攻击的目标和时间。这使反恐机构收集信息、掌握敌情、及时应对的难度越来越大。
    
    
今年下半年,欧美各国接连发出恐怖袭击警报,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时报广场、西班牙的核电设施、挪威的石油基地、意大利的外国使馆、德国和英国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等均成为攻击目标,其中大多数恐怖活动由本土恐怖分子策划。
    
反现状反西方  仇恨大大加剧
    
    
欧美恐怖组织成员日趋本土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国际恐怖主义越来越强烈的极端意识形态化趋势,也被称为全球范围的圣战化趋势。
    
    
近年来,各类恐怖组织大大加强了在欧美发达国家年轻人中的招募工作,尤其是大学里那些有专业素质的穆斯林激进青年。在基督教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欧美发达国家,穆斯林移民不能受到社会平等的接纳,长期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在政治、经济诉求得不到合理满足的情况下,便会滋生强烈的反现状、反西方情绪。同时,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黎以冲突、对加沙的定点清洗等事件中,大批无辜百姓伤亡,使广大穆斯林民众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仇恨大大加剧,也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化趋势创造了客观条件。
    
    
近期在欧美搞恐怖袭击的本土化恐怖分子大都毕业于当地的大学,拥有所在国的国籍和绿卡,不少人已经成家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周围邻居看来是善良的小伙子。然而,在他们去巴基斯坦、也门等地接受了极端主义教育之后立刻走火入魔,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常常连家人都认不出来,最终走上了不归路。1211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实施自杀性爆炸的阿卜杜勒·瓦哈卜便是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
    
航空安检严格  变换技术手段
    
    
在实施恐怖攻击时,恐怖分子使用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变换和翻新。“9·11”事件前后,恐怖分子都用雷管引爆炸弹。2005年,恐怖分子首次试图用几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炸药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的飞机。此后,所有的机场都严禁乘客随身携液体登机。于是,恐怖分子又想出了新办法。2009年底,尼日利亚籍恐怖分子穆塔拉布试图以针剂注射粉末引爆的方法炸毁美国飞机。
    
    
到了今年,以也门为基地的恐怖团伙又开始使用不用人随身携带的包裹炸弹,试图以此引爆货运飞机来实施恐怖袭击。年底在意大利罗马的外国使馆发生的恐怖爆炸事件,也使用了邮包炸弹。由此可见,恐怖分子仍在不断研究、提升技术,使其作案工具、手段、样式和目标不断调整和改进,对国际反恐合作的装备和技术均提出了严峻挑战。
    
南亚中东仍是袭击重灾区反恐需长期坚持标本兼治
    
    
问题:今年国际恐怖袭击有何特征?哪些地区是重灾区?
    
包裹炸弹频现
    
    
余建华(上海社科院欧亚所所长):2010年全球恐怖威胁阴霾不消,反恐形势颇为严峻。今年国际恐怖袭击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美欧本土恐怖威胁上升。基地及相关恐怖组织已明里暗地扬言要在美国本土及欧洲多国尤其是大城市发动更多攻击,要以千刀割战略让西方国家敌人流血至死
    
    
果然今年美国警报时起,5月发生纽约时代广场未遂汽车炸弹案,嫌犯另有纽约中央车站等4大目标;岁末美方破获4起以华盛顿地铁等为目标的恐怖袭击案,此前两架飞美航班货机惊现包裹炸弹
    
    
欧洲更是恐情不断,希腊和意大利发生多起寄往外国使领馆的邮包炸弹案,哥本哈根酒店和斯德哥尔摩街头发生自杀式炸弹案,而后者险些酿成大规模杀伤,英国警方逮捕12名意图发动圣诞袭击的恐怖嫌犯,法国艾菲尔铁塔、德国国会大厦等著名地标也遭遇恐怖攻击危险。
    
    
其次,上述恐怖案件发动者多为西方土生年轻人。一些在西方成长居住并取得西方国籍,但处于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其中涉世未深、不满现状的穆斯林青年激进者,在极端主义思想感召和熏陶下,成为西方国家恐怖袭击的生力军。
    
也门成新巢穴
    
    
南亚与中东还依然是国际恐怖主义的重灾区和发源地。
    
    
虽然美国在阿富汗增加军力、加强围剿乃至在巴阿边境出动无人机空袭,但基地与塔利班的势力依然猖獗,阿富汗塔利班实力膨胀,扩大活动地带和恐怖袭击范围,游击战与自杀式恐怖袭击相交错;巴基斯坦塔利班发展迅猛,频繁制造恐怖大案,甚至袭击卡拉奇刑事调查局并与警方交火;基地周旋于巴阿交界部落区,以媒体宣传等手段加强与各地恐怖极端势力勾联;伊拉克恐怖势力则利用美军撤出、国内政坛争斗之机接连作乱。
    
    
值得注意的是,也门日益成为全球恐怖势力的又一巢穴,该国与沙特恐怖势力近来组成阿拉伯半岛基地分支嚣张肆意,除攻击本国的英法目标外,还与在美欧的恐怖袭击活动如飞美航班邮包炸弹案等多有牵连。
    
基地四面出击
    
    2010
年国际恐怖主义发展还呈现其他一系列令人堪忧的态势:基地组织改变金字塔式集中指挥和直接运作模式,而是鼓励各地恐怖势力以扁平化、松散多中心的方式各自为战,授意袭击者就地取材、自行制作简易炸弹,在各国尤其西方发动小规模、低成本的四面出击。俄罗斯车臣恐怖势力卷土重来,非洲恐情上升,针对国际体育赛事和海上航运的恐怖袭击上升,恐怖势力重视网络媒体作用、核恐怖攻击危险增加等。
    
    
上述国际恐情态势显示国际社会面临的越反越恐挑战突出,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标本兼治仍然长期而艰巨。
    
    
那些成为恐怖势力基地的,无不是矛盾冲突众多、政府控制力低下、经济落后、百姓贫穷等社会治理问题突出的国家和地区。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合理国际秩序,消除国际强权和双重标准行为,避免将恐怖主义与特定宗教和民族挂钩,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推进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互鉴,加强社会治理尤其是青年教育和引导,倡导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无疑将决定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际反恐事业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