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史文(Michael D. Swaine)在该智库《中国领导人观察》(“China Leadership Monitor”)杂志最新一期上发表报告,分析中美特别是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动机、利益以及政策选择。
[摘要]
中国在“阿富巴”问题上的利益、动机主要有三点考虑。首先,中国介入“阿富巴”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印巴竞争,主要目的是支持巴基斯坦与印度抗衡。其次,中国要维持自己在南亚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第三,出于打击国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需要,因为中国不希望这一地区任何国家被激进伊斯兰势力所控制。
中国对美国在这一地区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是矛盾的。一方面,中国不希望美国势力长期存在于该地区。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希望美国在阿富汗失败,导致本地区伊斯兰激进势力坐大,从而危及自身利益。
中国也不愿被拖入阿富汗冲突之中。中国不希望自己被国际社会认为它不支持在阿富汗实现稳定。这些因素有利于中国支持阿富汗稳定。
中国对阿富汗问题持谨慎和有限度介入的立场。它提供的更多是口头上的支持,在非战斗方面如基础设施建设、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提供有限度的但也很重要的援助。但中国不会施压巴基斯坦“配合美国”加大打击巴阿边界的恐怖主义的力度。即使巴愿意,中国也只是希望它把战略重点放在针对印度上。中国支持阿富汗的稳定和繁荣,但不会加入美国领导的打击塔利班与基地组织的战斗。中国在是否开放瓦罕走廊的问题上仍有诸多疑虑。
中国的“阿富巴政策”对美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中国在非军事领域的合作,对于美国致力于阿富汗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是有益的。另一方面,中国在阿富汗大量投资助长了阿富汗政府的腐败,有利于对塔利班支持度的上升。此外,中国在阿富汗大量的商业活动被认为是搭便车,抵消了美国在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努力。
[点评]
奥巴马的阿富汗新战略认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相互依赖,故必须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来看待。“阿富巴”(Afpak)概念由此而生。中国在“阿富巴”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国际社会一直很关注的问题。
在“阿富巴”问题上,美国将中国是否尽最大努力协助其在这一地区“脱困”视为中国是否愿意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标尺。而对于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巴地区穷兵黩武的行为却反思不足。长期以来,美国与西方将中国是否按照它们制定的规则出牌,作为评价中国是否是负责任大国的标准,说到底还是西方中心主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思维在作祟。
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在“阿富巴”问题上,不仅要看中国与国际社会“做什么”,更重要的在于美国自己“怎么做”。美国是否能打破“阿富巴”问题上的僵局,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两点:一是此新战略是否真正适应阿富汗社会的传统结构以及符合阿富汗人民的需求,是否将提高阿政府的治理能力放在首位。纵观新战略实施一年多来,美国仍未从本质上改变其注重军事硬实力的老毛病向阿富汗大举增兵成为其唯一的“亮点”。二是取决于它是否真心诚意地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各国的合作。从中美关系近期的发展态势来看,美国一方面在阿富汗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另一方面又在中美关系中频频制造对台军售、支持“藏独”等事端,严重违背平等互利的国际准则,损害了中美之间的相互信任,自然会对两国在“阿富巴”问题上的合作造成干扰。
本报告并没有提出自己对于中国应如何介入“阿富巴”问题的具体政策建议。中美如何在“阿富巴”问题上展开有效合作,照顾对彼此利益的合理关切,以共同维护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者 赵国军)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