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王健:《犹太人与中国》

    时事出版社20101月版

本书由潘光和王健撰写,于2010年初推出,全书分为八章,共30余万字。

第一章对古代来华犹太人和开封犹太社团作了一个简要的考察,为近代来华犹太人及中犹关系研究提供历史背景和基础。

第二章研究近代来华犹太人的三次高潮: 19世纪下半叶塞法迪犹商来华经商及其在香港、上海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犹太人来华谋生,其中对1917年后中国北方以俄犹为主的犹太社团和聚居地有翔实介绍;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欧洲犹太难民来华避难。这三次高潮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一次塞法迪犹商主要是出于商业动机,第二次俄国犹太人主要是逃避国内反犹狂潮及革命引起的动乱,而第三次则是为了逃离欧洲纳粹的迫害。

第三章主要论述上海犹太社团,介绍了上海犹太社团的三个社区,即塞法迪犹太社区、俄国犹太人社区和上海犹太难民社区,上海犹商集团的兴起与发展,上海犹太人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犹太民族离散史上的上海模式”的几个特点

第四章主要介绍哈尔滨、天津和香港地区的犹太社团。其中包括哈尔滨犹太社团的兴盛和衰落,天津犹太人的社团组织和经济、政治活动以及香港犹太社团的发展。

第五章着重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境内的中犹关系。首先从三个方面考察中国人的犹太观:清末民初中国人心目中的犹太人;中国人看反犹主义;中国人眼中的锡安主义。其次研讨中国境内的中犹文化交融。分析了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及与中国文化交融的不同程度。最后,考察了中犹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互相支持和参加中国革命建设的犹太友人。其中涉及以前很少提及的中国国民政府制定的“犹太寄居区”计划,以及最近发现的中国前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救助犹太难民的材料。对参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犹太人中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逐个研究和评介。

第六章对走向世界各地的“中国犹太人”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也不多见。首先考察1945年后犹太人逐渐离开中国的复杂原因,认为西方一些著述将犹太人离华一概归于“害怕”共产主义是片面的,且带有严重偏见,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此为出发点,对欧洲犹太难民,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离去的不同原因及过程作了详细研究。并首次披露了新中国境内的主要犹太组织“上海犹联”的活动。接着,对定居世界各地的“中国犹太人”的情况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第七章论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以建交以来犹太人来华新浪潮,并分析了上海、北京等地出现的新的犹太社团(居民群体)以及香港、台湾犹太社团的稳步发展。

第八章中,作者考察了围绕“犹太人在中国”这一题目的学术研究,公众活动和这一题目的历史政治意义。首先,对从20世纪中至20世纪末有关“中国犹太人”研究的重大学术活动和主要学术著述进行了综述和点评。其次,介绍了“犹太人在中国”热从学术界扩展到社会的过程,特别考察了影视作品和展览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以大量事实说明这个题目所具有的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篡改历史,促进中国和上海对外交往,难护世界和平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已往有关来华犹太人的浩如烟海的著述中,有几个现象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早期关于开封的著述特别多,近期关于上海的著述又大量涌现,但研究哈尔滨、香港、天津等地犹太人的很少,对中国境内犹太人进行全面、综合研究的更少。其二,对古代来华犹太人和避难来华的欧洲犹太难民研究较多,对塞法迪犹太人和俄国犹太人的研究则较少。其三,对1840年后中国境内中犹关系,特别是中犹文化交融的研究甚少。其四,对1945年后,特别是1949年后在华犹太人状况,他们离去的原因,他们走向世界各地后与中国的关系基本没有研究。其五,国外学者的著述较多,而中国学者的声音相对较弱,特别是对近代以来来华犹太人作全面研究的著述几乎没有。本书基本填补了上述这些不足之处或空白点,力求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对1840年后来华犹太人及其与中国的关系作一比较全面、系统、综合的探析。

本书的特点首先是资料比较扎实,运用了许多第一手档案资料和旧报刊资料,特别是口述史资料。其次,对近代来华犹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特别是对上海犹太社团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作了新拓展,如研究了改革开放后上海犹太社团的情况,对哈尔滨、天津、台湾等地犹太社团的研究有所突破。再次,对一些问题提出了中国学者自己的看法,如二战后在华犹太人的离去原因及解放初期来华犹太人的生活状况等。

本书不仅为犹太学、汉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学术价值的视角,而且也有助于促进中犹人民及世界各民族、文明之间的友好交往,有利于推动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