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沁博士作关于“欧盟的反社会排斥政策:缘起、措施与绩效”的学术报告

18在欧亚所例行的学术活动上,盛文沁博士就“欧盟的反社会排斥政策”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对欧盟这一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政策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

报告认为“社会排斥“概念成为研究贫穷和剥夺的主流理论,是对贫穷概念的超越。因为社会排斥是多维度概念,涉及物质需要、社会参与等多个领域,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社会成员如何在社会过程中被排斥在参与社会生活之外的。因此,社会排斥是一种结构性的缺乏机会,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之间的机制性断裂。21世纪以来,社会排斥问题备受重视,并逐步成为欧盟的核心战略目标,与欧洲日益突出的社会排斥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欧洲各国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发生了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并出现了大量弱势群体。与此同时,曾经让欧洲国家引以为豪的高福利体制改革也明显滞后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下的经济关系,更令社会排斥现象雪上加霜。鉴于欧盟在社会政策领域的有限权限,导致欧盟只能重点关注就业领域的社会排斥问题,也使得欧盟的社会排斥概念的内涵远比学术界使用的社会排斥概念狭窄,一般被理解为劳动力市场问题和就业问题,于是“工作”问题的解决成了欧盟反社会排斥的重要核心内容,消除失业则是减少社会排斥的最重要路径。

报告认为,反社会排斥政策直接推动了欧盟成员国反社会排斥事业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欧盟内部就业状况的改善,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和“社会欧洲”的深入发展。各位与会人员均表示,欧盟在社会政策方面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通过开放性协商方式形成目标和政策共识;实行标准化工程,确立共同指标来监测和评价反社会排斥的进展状况;成立各种基金来作为推行反排斥政策的主要工具等都值得今天正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学习,对于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安全体系以及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打破结构性排斥障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