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给中美关系扇阴风

 2009年堪称美国对华关系“报告年”。美国官方今年出台的涉华报告特别多,但大多对华并不友好。最新的一个例子就是1119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网络上公开其2009年度对华报告。该报告竭力渲染所谓的“中国间谍威胁论”和“中国海军威胁论”,主张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报告发布后立即引起中国外交官员的反驳,认为它完全是捕风捉影和不负责任,是冷战思维的产物。

2009年,美对华关系“报告年”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这份报告称中国是对美国进行间谍活动中最“好斗”的国家。中国利用间谍窃取美国机密,服务于发展中国的军事与经济。报告特别担忧中国正在打造一支强大海军,用于在可能发生的台海战争中阻挡美国海军的介入。但这份报告并不是该委员会在今年出台的唯一对华报告。就在1022,该委员会还发布过一份对所谓的中国通过网络从事间谍战能力的评估报告。报告危言耸听地预测,如果中美两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将对美军、国防部及相关民间企业等网络中枢发动攻击”。 

除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外,美国许多其他机构早已炮制并发布了各自的涉华报告。这些报告包括:

——1026,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布《2009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污蔑中国所谓的“宗教迫害”。报告将中国政府在西藏、新疆等地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举措歪曲为“宗教迫害”。报告建议美国国务院继续将中国列为“特别关注国”。该委员会在年度报告发表后不足10天,又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份关于西藏问题的特别报告,对所谓的西藏地区近来的重要事态发展加以“深度”分析。

——1016,“国会与行政中国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权与法治状况的2009年年度报告。报告除了指责中国的所谓“宗教问题”、“言论自由”、“劳工权利”、“司法改革”以及“西藏问题”外,还对“新疆问题”进行了大篇幅的关注。

——915,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四年一度的《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伊朗、朝鲜一道列为挑战美利益的4个主要国家。报告称中国“以自然资源为重点的外交和军事现代化”令其成为美国的“全球挑战者”。

——3月25日,美国国防部发表了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报告宣称,中国军队继续开发和部署在核战、太空战和网络战等方面的干扰性军事技术。中国的军力加强正在改变地区军事平衡,对整个东亚-太平洋地区及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这份报告后来成为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年度报告中涉及军事安全部分的基础。

纵观以上报告的内容,可以发现几个特点。一是报告几乎涵盖了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从经贸、安全到政治议题,基本上没有遗漏。二是这些报告对华描述基本上是负面的,充斥着冷战思维和“中国威胁论”的老调,向外界所展示的是受到歪曲的中国形象。三是这些报告也显示出美国对中国的关注重点有所变化。美国“国会与行政中国问题委员会”和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延续了其一贯的关注中国人权和宗教问题的老路,但将重点从政治异议人士转到新疆、西藏地区的宗教和少数民族权利上,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去年拉萨“3.14”骚乱和今年新疆“7.5”事件的影响。而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对军事安全威胁的考虑则把很大的篇幅放在了网络战等高科技威胁上。国防部的军力报告提到了中国大陆的对台军事威胁,但鉴于海峡两岸情势的变迁,相对过去有所淡化,而认为中国军力发展针对的对象更多地指向到了美国自身安全上。

主要来自国会和政府鹰派部门

从这些报告的发布机构看,它们的炮制者主要来自于长期对中美关系持消极立场的组织和机构。其中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美国国会与行政中国问题委员会、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是根据美国国会立法设立的机构,这些机构的报告和美国国防部的军力报告都需要提交给美国国会。美国国防部、美国情报总监办公室属于美国行政当局中的传统“鹰派”部门。美国国会附属机构与行政当局的“鹰派”部门实际上已经成为炮制涉华报告的大本营。

美国“国会与行政中国问题委员会”成立于200010月。其成立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PNTR后,美国仍然不想放弃每年对中国的人权情况进行“考察和监督”。 该委员会包括9名参议员、9名众议员和由总统任命的5名高级行政官员。该委员会每年都会举行一系列有关中国人权和法治情况的听证会,在向国会提交的咨询报告中提出对国会的政策建议。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是根据20001030通过的国家防御授权法案创立的,旨在调查对华贸易增加对美国安全带来的影响。其成员大多是美国国家安全领域的前政府官员。委员会年度报告资料来源除了该委员会举办的听证会外,还包括行政机构、情报部门和军方官员的汇报等。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卡罗琳·巴塞洛缪曾任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高级助手。此人是“中国经济威胁论”的不遗余力的鼓吹者。她今年9月曾在《华盛顿时报》撰文支持奥巴马政府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特保案。曾经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的武策尔曾是美国驻华使馆的一名武官,是“中国军事威胁论”狂热者。2006年美国国防部采购联想集团电脑一事之所以最终流产,就与武策尔与该委员会借机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分不开。

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则是炮制“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主要来源。今年以来,美国国防部借助中美南海摩擦渲染中国海军的威胁。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是根据2004年情报改革和反恐法案而设立的,协助国家情报总监工作。美国国防部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在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上往往互相配合。今年的《国家情报战略》出台后第二天,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就立即作出“呼应。认为“中国越来越先进的武器可能会对美军构成新威胁,削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是根据美国国会《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成立的。该法案要求美国国务院发表宗教自由年度报告。该委员会在“7.5”事件发生后,呼吁奥巴马考虑对来自新疆的出口商品实行制裁,或者对负责新疆事务的中国政府官员实施旅行限制。

“中国焦虑综合征”背后作祟

美国官方涉华报告频出,特别是在下半年集中爆发,让人不得不深思其后的意涵。

一大原因是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国内一些人的受挫感十分强烈,患上了“中国焦虑综合症”。这些人将中国取得的每一个经济和军事进展都看成是对美国的挑战和威胁。另一原因也不排除意在牵制总统行政当局的对华政策。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奥巴马访华之际发布报告,其所选择的时间点就值得玩味。

还有就是利益集团因素的压力。一是经贸利益集团。“国会—行政中国问题委员会”主席桑德·莱文来自密歇根州,该州有许多产业被认为受到了来自中国出口商品的冲击。因此莱文强烈谴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及对汽车行业的特殊扶持。莱文的立场在该委员会2009年年度报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报告认为美中贸易失衡是2008年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后原因之一。报告建议美国必须运用本国贸易法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实施制裁。

美国国防部出台军力报告背后的利益因素就更加明显。除了美国国防部摆脱不了狭隘的本部门利益,因为制造一个强大的外来威胁可以加强本部门在美国政府机构中的地位,同时就有理由要求增加军费开支。此外,军工利益集团对国防部报告的出炉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关于中国网络战和计算机间谍的报告的撰稿人就是来自国防工业巨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分析师。该公司位居2008年全球军工企业100强排行榜的第四位,而且也是历次美国总统大选的主要捐款人。小布什执政时期,代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是助理国防部长费思、常务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等人。奥巴马上台后,为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量削减防务开支。军工巨头们千方百计要寻找市场,插手报告制造外部威胁就成为最好的途径。特别是在中国台湾地区对美军购一再延宕的情况下,这份报告夸大中国大陆对台湾军事威胁所希望传递出的信息就不言自明了

对中美关系大局影响式微

美国官方频繁出台涉华报告,意在影响政府的对华决策。但从历年的情况并结合中美关系新的发展大势来看,它们要想对美国对华政策造成实质影响并不容易。

首先是这些报告本身存在的“硬伤”而带来的权威性缺失。这些报告的内容大多以海外媒体的报道或反华组织提供的不实之词为依据,严重歪曲事实。例如,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承认其指控中国政府利用黑客攻击美国公司缺乏确凿证据。这使整份报告显得缺乏公信力。

二是从美国外交决策体制上来看,尽管美国国会对于美国对华政策有很大的制衡力,但主导对华政策的毕竟是美国总统而不是国会。特别是国会下属的两个涉华委员会毕竟不属于国会的小组委员会或特别委员会,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咨询委员会,没有提出法案的权力。它对于美国国会对华决策无法产生直接的约束力。

在中美关系合作乃大势所趋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一些机构一味出台这些反华报告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不过,这些报告的出台也提醒我们不能完全从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的角度来定位和看待中美关系。在中国国力日益上升之际,美国国内特别是美国国会仍有一股强烈的反华势力,希望以种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对于奥巴马访华期间宣称的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的表态能否兑现也不宜过分乐观。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我们宜察其言,观其行。(本报特约撰稿)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博士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