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华《世界石油供需态势与油价高位上行问题》

   

1973-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来,人们还未像最近5年这样对石油如此关注,吸引人们眼球的显然是如脱缰野马的国际油价。1984年到2003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低价位徘徊,最低点仅10美元/桶左右。但从2003年年中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震荡上行,屡创新高。200812,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交易价格一度突破100美元/桶大关。如果说这一“油价破百”的空前历史事件更多具有象征性而实际意义还不大,[1]那么2个月后的35NYMEX的原油期货价格收于104.52美元/桶,事实上国际油价这一数字已是绝对意义上的历史峰值的突破(如将历年累计的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1980年创下的国际油价最高历史记录按实际购买力折算相当于如今的103.76美元),因此其无疑成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石油史的历史里程碑,自然也是新世纪以来这轮国际油价历史性牛市的标志性事件。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几年国际油价狂飙突起、高歌猛进,人们的忧虑不时兴起,是否世界新一轮石油危机又已到来?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考察当今世界石油供需的宏观态势,联系这一轮国际油价震荡上行的推动因素,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

一、2003-2007年:国际油价震荡冲高之轨迹

这五年来国际油价的震荡上行,是战后世界石油史上的第三轮油价上涨。

18598月,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泰特斯维尔打出第一口油井,开始了世界石油商业性的开采。自现代石油业诞生以来直到二战结束前的近一个世纪里,北美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地缘政治中心,美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以其石油垄断资本主导着国际石油市场,世界石油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二战以后,中东海湾地区取代北美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产出中心,国际能源格局进入“海湾(波斯湾)时代”,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53-1970年中东原油价格平均1.15美元/桶。 70年代初,中东产油国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夺得石油标价权,中东原油标价从每桶约2美元提高到约3美元。

1973年第四次阿以战争之际,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海湾产油国为配合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毅然开展了震惊世界的“石油斗争”。1016欧佩克决定将基准油价从每桶2.95美元调高到5.11美元,顿时国际石油市场陷于大混乱。1974年元日,欧佩克又把油价再提高128%,达11.65美元,形成结束“廉价石油时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因1978年年底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世界石油供应出现短缺,欧佩克“因势利导”,1979年第三季度把石油提高到每桶32美元,而后在人为哄抬下,油价继续扶摇直上,一度达到40美元/桶上下,造就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

如果说,与两次石油危机相随的国际油价迅速抬升,以致石油美元的滚滚流入造就海湾产油国的暴富,那么80年代初以来这些国家风光不再。1983年油价开始全面崩溃,19867月甚至暴跌到每桶8-9美元。[2]从那时起到20世纪末,整个90年代,除1991年一度冲高外,油价基本在10-25美元/桶。;1999年油价从年初的每桶10美元反弹到8月突破20美元,而后直线上扬2000331.80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油价在2001年“9.11”事件后再次下跌,20033月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也未出现人们预料的石油危机。然而20035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油价由每桶25美元左右的价位逐渐攀升,到85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收盘的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9月交货价格已达到32.22美元/桶。进入2004年后,国际原油价格更如脱缰野马一路突飞猛进。从年初15WTI每桶由33.78美元涨到102255.65美元。我们可从2005年油价走势的如下四个阶段看到该轮油价震荡上行的特征:第一阶段为上涨阶段(年初至3月底): WTI从每桶42美元涨到58美元左右,在基金的多头推动下,国际油价一直呈现强势;第二阶段为回落阶段(从4月初至5月底):WTI从每桶58美元回落至46美元,美国采取加息政策,导致投资基金撤离;第三阶段为续涨阶段(从6月初至8月底):WTI从每桶46美元涨至70美元以上,此期间受炼油厂事故频发的影响,国际柴油和汽油价格轮番领涨,8月末受“卡特里娜”飓风的刺激,油价大幅冲高并突破70美元/桶价位;第四阶段为回落阶段(从9月初至年底): WTI从每桶70美元回落到57美元桶附近。在国际能源机构(又称国际能源署,IEA)宣布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压力下,受美国石油需求下降、库存增加,以及初冬天气偏暖和基金减持净多头合约的影响,油价持续回落。[3]

进入2006年后,国际油价继续震荡冲高,尤其是4月中旬,伊朗拒绝安理会要求、宣布成功提炼浓缩铀之后,核危机形势急趋严峻,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因素“赶场”下再次急剧走高。[4]413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70.57美元/桶,当日WTI原油期货价格也高达每桶69.32美元。[5]由于受伊朗核危机以及黎以冲突之影响,714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涨至每桶78.40美元。随后1个多月内油价快速回落到60美元/桶左右,一直维持到年末。当时多数机构普遍预测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水平将低于2006,但事实上却出乎人们预料。20071月底开始国际油价便开始止跌回升,直线上扬。特别是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美国信贷市场局势恶化、美联储大幅降低基金利率,市场认为美国经济有望稳定带动能源需求增长后,油价又不断刷新记录,918WTI原油期货突破81美元/桶。在美国宣布对伊朗实施强硬制裁后,1025WTI价格冲破90美元/桶。在美元兑欧元持续疲软、国际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刺激下,1121WTI原油期货盘中触及99.29美元/桶,最终收于98.39美元/桶。由此,2007WTI原油年均值达到72.26美元/,比上年度增长9.32%。至此,人们相信油价冲出百元美元大关、突破战后实际油价最高历史记录已为时不远了。

 

国际市场主要原油现货价格走势(单位:美元/桶)

年份

WTI

布伦特

迪拜

2000

30.37

28.50

26.20

2001

25.93

24.44

22.81

2002

26.16

25.02

23.74

2003

31.07

28.83

26.78

2004

41.49

38.27

33.64

2005

56.59

54.52

49.35

2006

66.02

64.14

61.50

2007

72.26

72.52

68.37

2008.1

92.98

92.00

87.37

 资料来源:路透社电讯普氏报价。

 

由上可见,70年代以来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大体归纳为4个时期,即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初涨期”、80年代前期至90年代末的“低落期”、世纪之交的“整理期”和伊拉克战争后的“冲高期”。最后一个时期,即2003年以来的这一轮国际油价上涨周期之长、幅度之大,明显超出70年代的国际油价腾升,特别是20083月国际原油价格已突破历史上绝对意义的最高峰值。1999年的10美元到20083月的100美元以上,名义价格涨幅超过10倍。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油价的第二次飙升,达到了世界石油史上的一个新高峰。长期的低油价时代,转瞬间一去不复返。上个世纪的历史显示,两次石油危机均是与国际油价的剧涨相伴而随的,而且这两次石油危机均导致全球经济的疲软。于是毫不奇怪,出现了人们关于新一轮石油危机是否又已到来及其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之忧虑。[6]我们知道,第一、二次世界石油危机均是由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短缺引起的。那么,当今的世界石油市场是否也存在同样或类似的问题?

二、世界石油供需态势与结构性矛盾

就当今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和产需状况而言,根据20076月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具有国际权威性质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7[7]截止2006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全球石油储量分布最主要还是在中东,这里拥有世界石油探明剩余总储量的61.5%。特别是集中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海湾国家,尤其是占世界储量前五位国家:沙特(占世界的22 %),伊朗(占11.4%)、伊拉克(9.5%)、科威特(8.4%)、阿联酋(8.1%),以及其他几个欧佩克成员国委内瑞拉(6.6%)、利比亚(3.4%)和尼日利亚(3.0%)等。总体上欧佩克占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储量的75.7%,非欧佩克成员产油国主要分布在前苏联(10.6%)和北美(5.0%),前者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后者含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和中国[8]石油探明剩余储量分别居世界第11位和第13

至于世界石油产量,欧佩克成员国和前苏联地区分别占全球产量的43.5%15.3%前四位国家依次是沙特阿拉伯(13.1%)、俄罗斯(12.3%)、美国(8.0%)和伊朗(5.4),2006年中国以近1000/日的微弱优势赶上墨西哥,上升为世界第五石油生产大国(4.7%)。

2006年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7.

 

再看消费方面,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五大石油消费国依次为美国(占世界的24.1%)、中国(9.0%)、日本(6.0%)、俄罗斯(3.3%)和德国(3.2%),亚太、北美和欧盟(27国)分别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29.5%28.9%18.6%,经合组织成员国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58.1%

从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地缘结构来看,其基本态势还是如徐小杰教授所揭示,从北非的马格里布经中东的海湾到中亚的里海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形成一个“世界石油心脏带”,这个巨大的环型地理带蕴藏着65%的世界石油储量。[9]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公布的最新数据,这里蕴藏着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储量已超过66%。而世界油的主要需求地区则是环绕于此的亚太、北美和欧洲,这三大地区的石油消费约占世界石油总消费量的77%。具体就地缘特征而言,也就是徐小杰所言的,环绕上述“世界石油心脏带”的“内需求月形地带”(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欧洲大陆)和“外需求地块”(主要是北美、黑非洲和大洋洲)。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担忧世界石油等能源短缺的问题[10],而近年来不断攀高的国际油价又加剧了这种忧虑。2005613-1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第十届亚洲石油和天然气大会上,石油供应“衰减论”再次得到众多拥护者,其理由主要是:1、过去数年里,除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以外的非OPEC产油国常规原油可采储量和生产量都在递减,而且每年产出的原油量大于新增储量;2、全世界主要产油国中,产量增长的国家的数目从远多于产量开始递减的国家,到最近7年开始等于甚至少于产量递减的国家;3、现在大多数产油国,特别是非OPEC产油国已进入或接近产量下滑期;4、近年全球勘探领域的突破性发现寥寥无几,产能提高的技术难度和投资越来越大,等等。[11]近期国际“石油峰值论”又通过《沙漠黄昏:即将来临的沙特石油危机与世界经济》对世人产生重大影响。这本国际畅销书由资深国际能源分析家马修·R·西蒙斯所写,书中以大量资料论证沙特的石油资源开采已经过了鼎盛时期。

的确, 和天然气、煤炭一样,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在地球上必定是越用越少,因此有关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忧自然可以理解。但这不等于说石油短缺的悲剧马上就降临人间。从世界石油供需总态势来看,现代科技发展在推动新的石油资源不断发现还有相当潜力,相当时期内世界石油资源并不稀缺。

首先,探明储量持续增长。1980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按当年开采速度计算仅相当于29年的开采量,而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4》,当今世界已经开采出1980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80%,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勘探成果却使目前世界石油探明储量比1980年增加70%,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已知石油储量可供世界开采40.5年。尽管这20多年来,人类每年均要消费掉7000亿桶上下的石油,但世界新发现的石油储量还是超过各国开采数量,以致世界石油的剩余可采储量呈现增长的状态。2006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储量为12082亿桶,比20年前的1986年底的8774亿桶增加了37.7%

其次,尚未探明储量丰富。由于1983年以来的近20年里世界油价长期低落,国际油气勘探投资大量削减,今天世界上还有大量有待发现的常规油气资源。2003年权威专家、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就预测,未来5-10年,数字油田技术将使世界石油储量增加1250亿桶,超过伊拉克全部探明储量。[12]20世纪90年代之前石油行业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全球常规石油可采储量总量不到2万亿桶,原油产量到达顶点的时间在2000年左右;而现在专家认为,常规石油可采储量总量在2.8亿桶到4亿桶之间,用模型测算的原油产量到达高峰的时间要到2030年。再加上储量同样丰富的油砂和超重质原油,原油产量到达高峰的时间还可以再推迟20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顾问童晓光就认为,全世界石油包括非常规油达到产量高峰的时间不会早于2040年。[13]

再次,非常规资源利用潜力巨大。非常规石油资源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不能完全用常规方法和技术进行勘探、开发与加工的那部分石油资源,如重油(油砂、沥青)、油页岩等。据世界第14届石油大会估计,地球上非常规石油资源为4000-7000亿吨。[14]其中特别是油砂、沥青,主要分布南北美洲,如在加拿大储量就十分丰富。但因其开采技术和成本因素,它们绝大多数尚未开发利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油价的提高,这类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正在逐渐成为技术上可开采、经济上有利用价值的油气资源。例如,加拿大已探明的油砂等重油资源多达4000亿立方米(合2.5亿桶原油),目前的开采技术已经能够对其中12%的油砂资源(合3000亿桶原油)进行经济开采,这些可开采的油砂资源已经相当于中东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的40%[15]由此,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

另外,如石油专家在2005第十届亚洲石油和天然气大会所指出,不少产油国和大型油田开发的实践经验证明,由于技术进步和边远区块勘探的扩展,原油产量从增长,到顶峰持平,到衰减的曲线将大大推后。勘探开发工作量的加大,将带来更多的原油产出。以美国的勘探开发为对比,每百平方千米沉积盆地的平均钻井数在美国是33口,而在其他绝大多数产油国家都少于5口。随着世界油价上升、勘探开发投资的增加,将发现更多的油田,油田的开采寿命也会延长,世界石油产能还可有相当幅度的提高。

 

2006年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前10位国家

国家

石油储量10亿桶

排序

国家

石油产量 千桶/

排序

国家

石油消费量千桶/

排序

沙特阿拉伯

264.3

1

沙特阿拉伯

10859

1

 

20589

1

伊朗

137.5

2

俄罗斯

9769

2

 

7445

2

伊拉克

115.0

3

 

6871

3

日本

5164

3

科威特

101.5

4

 

4343

4

俄罗斯

2735

4

阿联酋

97.8

5

 

3684

5

德国

2622

5

委内瑞拉

80.0

6

墨西哥

3683

6

印度

2575

6

俄罗斯

79.5

7

加拿大

3147

7

韩国

2312

7

利比亚

41.5

8

阿联酋

2969

8

加拿大

2222

8

哈萨克斯坦

39.8

9

委内瑞拉

2864

9

巴西

2097

9

尼日利亚

36.2

10

哈萨克斯坦

1426

10

沙特阿拉伯

2005

10

欧佩克国家

914.6

 

欧佩克国家

35611

 

欧盟27

15198

 

经合国家

79.8

 

经合国家

19398

 

经合国家

49041

 

世界总计

1208.2

 

世界总计

81663

 

世界总计

83719

 

数据来自: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7.

 

在分析了石油资源状况后,我们再看石油生产和消费状况,20世纪50年代开始,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随后石油以其可燃性好、单位热值高、比重轻、易于开采运输等优点,产量和消费量均呈现快速增长。1965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加到39.4%,首次超过煤炭(39%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到1972年更是上升到46%[16] 1950-1973年世界石油产量由38亿桶增加到200亿桶,年增长率达7%,超过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经历了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冲击后,随着石油消费量的大幅度削减,世界石油产量也由1975年的32.2亿吨(约235亿桶)下滑到1985年的28.12亿吨(约203亿桶),年均递减2.2%[17]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1973年的47.38%下降到1985年的37.89%,而后世界原油产量缓慢增长,1987-1995年年均增速1.01%,比同期消费量年均增速低半个百分点。1995年以来的10年里,世界原油生产和消费速度加快,1995-2004年世界原油产量由32.37亿吨上升到38.626亿吨,同期消费量也由32.04亿吨上升到38.137亿吨。2006年世界原油生产和消费量分别达到39.141亿吨和38.898亿吨,可见目前世界石油产需基本维持平衡,原油生产略有剩余。

按照现有生产速度,单从世界石油资源的供应总量来说,在相当时期内(至少21世纪前30年内),基本上是可以满足全球消费需求。当今世界石油供需格局的主要问题在于世界石油供需之间地理区位上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世界石油无论在资源分布还是产量和消费方面,均呈现地区上的极不均衡的特征。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BP世界能源统计2007》公布的截止2006年底最新数据,从北非的马格里布经中东的海湾到中亚的里海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构成一个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1/3“全球石油资源心脏带”,这个“油心脏带”再加上中南美地区数值更是高达74.6%,而其中仅中东一个地区,石油储量和产量就分别占到世界的61.2%31.2%,但消费量仅占全球的7.2%;而北美地区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分别是5.0%16.5%28.9%

欧佩克的国际原油市场份额由70年代约50%缩小到1985年的43.6%,随后除个别年份外这个份额没有大的改变。2006年欧佩克的

石油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3.5%,出口量超过60%。进入新世纪以来,

俄罗斯、非洲地区等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迅速增加。近年来,俄罗斯成为仅次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而非洲石油产量占全球比重也由1986年的8.9%上升到2006年的12.1%2006年仅北非和西非出口已占世界的18%

 

由此可见,世界石油供应趋于多元化,欧佩克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调控作用削弱。石油消费与需求方面,90年代以来,美国石油消费迅速上升,2006年达到9.4亿吨,占世界石油消费的24%,其国内消费66%的石油依赖进口。欧盟与日本石油消费增长相对缓慢,但在2006年其消费量还是分别占世界总消费的18.6%6.0%,北美、欧洲及日本消费的石油已接近世界消费量的50%。但令人注意的是,

10多年来亚太国家石油消费急剧攀升,进口量猛增,中国和印度石油消费由1995年的1.6亿吨和0.75亿吨上升到2004年的3.5亿吨和1.2亿吨,而中国在2002年以来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

 

全球石油分布与消费、开采和需求之间的地区不均衡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将来更加突出,在相当时期内其仍然是世界石油地缘格局的主要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而且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在2010年以前,对全球石油产量增长贡献最大的是非欧佩克国家,主要是来自俄罗斯等转型经济国家、西非和拉丁美洲,俄罗斯还可能继续增产,但速度会放慢。而从长远来看,欧佩克国家(尤其是中东的欧佩克各国)石油产量将增长较快,因为比起其他地区,它们的资源量要大得多,而生产成本普遍较低。预计欧佩克的市场份额将由2002年的37%上升到2030年的53%,略高于1973年的历史最大份额。[18]世界上许多正在开发油田产量将以年均4-5%速度递减,特别是欧洲、北美、亚太的油区产量将下降更多,即使有新的油田发现和投产,也将减少其在世界原油产量中的份额比例。北海石油的产量在90年代末达到颠峰后迅速递减。

尽管中东似乎永远是“风暴雨狂之地”,但资源雄厚的海湾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及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资源分布的过分集中特征更加明显。届时世界石油对欧佩克,特别是中东产油国的依存度将会更高。当然,非欧佩克产油国,如俄罗斯、中亚和西非国家、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中国仍将在世界石油生产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尤其是中亚-里海油气资源目前勘探开发率低,而可探明储量和出口量前景可观,中亚-里海地区在未来国际能源供应格局中地位还将有明显提升。

 

从消费方面来看,全球一次石油消费量预计将年均增长1.6%,即由2002年的7700万桶/日增长到2030年的1.21亿桶/日。2030年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区仍将是北美、欧洲和亚太,发展中国家需求会有较快的增加,亚太地区2006年起已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今后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非经合组织国家占世界石油总需求量的份额将由2002年的39%上升到2030年的50%以上。[19]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费还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既然当今和今后一段时期里,世界石油格局的结构性矛盾在于供需之间地理区位上的不平衡性,而世界石油资源的供应总量可以满足全球消费的基本需求,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2003-2007年这一轮国际油价狂飙突起、连创新高呢?

三、这一轮国际油价上涨的成因

这几年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油价攀升,惊叹之余的人们纷纷探究高油价背后的动力所在。“油价泡沫论”主张油价暴涨是国际投机家恶意炒作的结果;“中国威胁论”宣扬中国迅速上升的石油需求哄抬了国际油价;“通货膨胀论”认为美元的不断贬值促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上升;……2003年以来这一轮国际油价的飞涨实际上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合力结果,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世界经济复苏是一个主要动因。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5.1%,呈现全面而强劲的复苏特征。美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欧元区经济表现出近四年最好的增势,日本经济也开始走出长达10年的低迷,三大经济体2004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4.4%2%2.6%[20]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已经完全恢复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实现了超出8%的高位增长,其中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分别高达9.5%8.1%,而且整个发展中世界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4.6%4.5%。世界经济直接拉动了对国际能源的需求上升,部分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对石油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见下表)2004年全球能源消费呈现出自1984年以来最为强劲的增长,其中石油消费量增长近250万桶/日,创1978年以来新高。2004年全球石油贸易量也比上年度增长5%2005-2006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全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9%5.1%。根据IMF发布的最新资料,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4.9%,其中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为2.2%2.6%1.9%,发展中国家为7.8%,中国更是达到11.4%[21]由于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对能源的刚性需求增长强劲。2007年上半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增加1%。由此,经济增长成为推动油价迅速上升的主要因素。

近年若干国家石油消费增长情况(单位:百万吨)

国家

1996

2003

2004

2005

2006

2006年比

上年度增长

美国

836.5

912.3

948.7

951.4

938.8

-1.3%

日本

268.8

248.9

241.1

244.0

235.0

-3.7%

欧盟

667.1

688.2

697.2

704.1

706.3

0.3%

中国

173.8

271.7

318.9

327.8

349.8

6.7%

印度

81.1

113.1

120.2

119.6

120.3

0.6%

巴西

74.1

88.4

84.2

90.1

92. 1

2.2%

全球

3335.4

3655.

3813.7

3861.3

3889.8

0.7%

数据来自: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7.此处欧盟以25个成员国统计数据。

第二,地缘政治安全因素。一方面是伊拉克战后中东海湾地区局势不稳,恐怖主义恶潮反弹。2003伊拉克战争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中东更是全球恐怖主义势力最为猖獗的地带,伊拉克则成为新的恐怖策源地和中心,2006年伊拉克境内发生爆炸等暴力事件高达406起,恐怖分子还有意识地在海湾和北非国家频繁袭击石油设施、运输管道以及当地外国石油企业。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世界一些主要产油国局势动荡不宁。除伊拉克恐怖袭击连续不断外,2005伊朗强硬派内贾德当选总统后核危机更趋复杂化,与美国对峙形势明显严峻。20071025美国宣布对包括伊朗20多个政府部门、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当日WTI便突破90美元/桶。再加上俄罗斯石油巨头尤科斯公司危机、以及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政治局势动荡事件的此起彼伏,致使国际油价中至少包含了20美元的“恐慌溢价”。

第三,石油期货投机。20058月福布斯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史蒂夫•福布斯提出,目前油价的高企最主要是市场投机商制造泡沫的结果。我们不能接受这一说,但近年油价的高位波动的确有投机炒作的相当因素。目前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的经营主体中,除了以保值为目的来自石油企业的正常商业客户和以套取短期风险收益为目标的小投机商外,活动能量最大一块是一批控制巨量资本的对冲基金。一些控制对冲基金的国际炒家利用政治事件、恐怖袭击、自然灾害、库存增减等非经济因素,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大肆炒作,频繁进出,牟取暴利,促使这些年国际油价在震荡中不断上扬,从而进一步吹大了国际油价中的泡沫。已有学者通过观察研究,有力地证明:对冲基金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总持仓量和净持仓量变化,与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变化呈正相关的联动。[22]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止20071029交易商手头持有的12月原油期货认购期权达2626手,每手认购期权代表以125美元买入100012月交割的原油,而在4个月前的629,交易商手头持有的原油期货认购期权还仅为1手。今天油价超过100美元,其中起码有30美元左右是投机炒作的泡沫。

第四,美元大幅贬值。这些年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大幅贬值也是国际原油名义价格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从20016月美元对欧元汇率的高峰(1美元兑1.1723欧元),到200412月该汇率的低谷(1美元兑0.7458欧元),美元对欧元的价值下跌了36.4%。随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一直处于下跌的趋势,200837竟已达到1欧元兑1.54美元。同样在1999-2004年,美元对日元汇率在波动中呈现总体下降态势,其间美元对日元的价值下跌了22.3%。另外,新世纪以来,美元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存在,而且这三年来出现逐渐增长态势,20002001200220032004年度美元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3.4%2.8%1.6%2.3%2.6%。综合美元汇率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几年美元实际价值已经大大缩水。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指数在2002128达到112.8921世纪最高点之后,持续走低,到20071113,居然只有72.19。换言之,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美元贬值了36.1%,年均贬值超过6%!这一数值,也是自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该指标的历史最低点。由此,美元的快速贬值自然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名义油价走势上明显反映出来。如将通货膨胀以及美元汇率下跌的因素考虑在内,1979年的39美元的油价至少相当于现在的103美元。

第五,欧佩克调控能力减弱。以往以海湾产油国为主的欧佩克,具有一套通过调整成员国石油产量来保持合理石油价位的运行机制。但这些年来,其对高油价的消极反应则似乎有些令人不解。这实际上也有客观原因。80-90年代世界油价的长期低迷,使欧佩克国家收入拮据,经济停滞,被迫实行减产保价政策和配额生产制度。近年来虽然世界油价逐渐上涨,但正是其挽回损失的好时机,加上美元汇率一路下滑的因素,其把油价的可承受行价由22-30美元/桶大幅度向上提高。当然其也不愿油价过高而崩溃,也想增加产额,却无奈由于石油工业投资存在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其剩余产能一时也实在有限。

第六,气候和天灾因素。这些年来,不仅美国国内存在市场对原油和取暖油供应不能满足冬季需求的担心,刺激人们对石油的市场预期需求,形成对油价的抬升作用,而且2004-2005年作为世界石油重要产地的墨西哥湾连续遭受飓风袭击更使油价迅速攀高。如20049月“伊万”飓风已经严重破坏了墨西哥湾美国南部诸州的近海油田和炼油设施,使该地区石油生产和提炼连续几个月的减产,造成美国和世界石油市场供应一度偏紧,推动国际油价冲上新高。

第七,炼油能力不足。由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经合国家石油产量的实际下降,国际市场对海湾欧佩克国家出产的石油依赖加重,而由于海湾高硫原油提炼成清洁、低硫燃料的难度颇大,导致低硫原油(如北海布伦特和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价格上升。美国一些炼油公司难堪重负,导致汽油等下游市场出现紧张,成品油的价格抬升反过来又导致原油价格上涨。

此外,美国、中国、印度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近20年来国际能源投资减少,以及世界主要产油国产能已近极限等,也是推动国际油价上涨的各种因素。正如墨西哥《每日报》指出,石油同时有经济、金融、投机、地缘政治和信息偏差等五种价格,[23]这实际上也一个侧面说明,当今的石油高价是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有些是对较长时期发挥影响的基本因素(如世界经济增长带动、美元贬值),有些是影响一段时间的中期因素(如期货投机、剩余产能限制等),而另外还有能在短期内刺激油价飙升的因素(如气候与天灾及地缘政治紧张等)。

四、国际油价高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油价的高涨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影响?的确,我们历史上不乏看到油价上涨后引发世界经济衰退的事例。

二战后,石油逐渐成为工业社会的主体能源,成为维系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化世界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血液,相应地石油供应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经济的演变。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期,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带动下,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黄金增长期”。以60年代为例,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5%3.5%5.4%5.8%8.0%14.8%6.3%。造就50-60年代西方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中东每桶1-2美元廉价石油。

1973-1974年阿拉伯“石油斗争”推动的油价上涨,引发了世界第一次石油大危机和1974-1975年世界经济大危机。1973-1974年油价上涨252%197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低到1.9%。因为油价的突然暴涨,会提高生产成本而减少产出、增加失业,刺激通货膨胀上升、实际收入下降,带来国民经济总需求的削弱,又转而导致产业和就业的增长受到严重制约,最后造成各国经济的普遍衰退。日益高昂的石油美元,不仅使发展中世界石油进口国债务负担急剧加重,而且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严重“滞涨”危机。美国从197311月至19754月,工业生产下降13.8%,物价上涨10.8%,失业人数增加0.1%,经济危机持续了17个月;而日本、西德、英国、法国的经济危机也分别长达15142210个月。[24]紧接着,世界经济又马上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机的重创,全世界再次陷入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1978-1980年油价上涨179%1981年和198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降到2.2%1.1%。经过这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7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重大转折,发达国家经济由快速增长转入低速增长。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在70年代分别为3.2%1.2%3.4%2.7%3.6%5.1%4.0%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出现油价高涨、却未形成世界经济危机的局面。2003-2004年,油价上涨32%,世界经济却强劲增长5.1%[25]同样2005-2007年,油价由40美元左右逼近到百元美元大关,世界经济增长率仍然保持在5%上下,可见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明显增强。

油价对世界经济冲击弱化的主要原因是,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有效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强有力的节能战略,特别是高科技的普遍运用,使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加上核能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使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大为降低,全球工业生产对油价上涨而形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具有更强的吸收消化能力。

在美国,1975年美国政府颁布《能源政策和储备法》,后来又制定了《平均耗油法》,要求汽车厂搭配着生产、销售大车与小车,所有这些车的油耗平均计

算,每单位油耗的行驶里程应随时间的推移而逐年提高。如此,美国能源支出占美国经济的比重由1981年的14%降到目前的7%,用来进口石油的开支只占美国经济的2%,能源消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减少到5%[26]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震撼下,1976年法国政府做出大规模发展核电的决定。现在核电已经是法国第一能源,2003年占法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为38.3%,由此法国能源自给率已由1973年的22.7%上升到现在的约50%。欧盟也把提高能效作为其能源政策长期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70年代以来,欧盟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平均减少了近三分之一,2000年每生产1千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需能源在意、德、法、英分别为0.140.170.180.20石油当量,整个欧盟平均为0.25石油当量,从而使其能源利用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日本更是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单位能耗最低的高效能大国。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政府迅速制定了《节能法》,实施节能制度,推广节能设备,加快节能技术研发,并先后颁布了“企业节能准则”、“汽车燃料标准”、“建筑节能准则”以及“居民房屋节能准则”等,从工业、交通运输到商民两用设施,“官民互动”掀起了大规模的节约石油、高效利用石油资源的全国运动,以此形成了全面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单位产值的原油消耗量仅相当于1980年的一半,日本的能源利用率基本上达到了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2003-2004年原油价格暴涨并没有在日本引起大骚动。由此日本和美国、西欧一样,其经济抵御高油价冲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另外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根据经合组织决定,197411月发达国家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在石油消费国之间信息共享、统一政策、协调互助,敦促成员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次石油危机后,IEA 把成员国战略石油储备由60天提高到90天。目前IEA26个成员国均已建立政府储备、企业储备、机构储备等各种形式的战略石油储备,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实际储备高达158161127天。20027月,全球石油总储备量59亿桶,其中IEA38亿桶。20044IEA的石油储备量为112天,可以应付中、短期的中等级石油中断。凭借强战略石油储备这一雄厚后盾,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没有出现人们担忧的石油危机。另外,石油出口国这些年来获得的大量“石油美元”又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进口需求,也即回流到欧美等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价上涨的压力。日本学者研究指出,油价飙升使得亚洲向欧美出口挣到的外汇纷纷流向产油国,而欧美国家通过向产油国出口武器最终又使这笔钱流回自身。[27]

虽然,今天石油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冲击比起70年代已经大为弱化。但国际油价高位波动的长期持续,还是会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形成不可忽视的杀伤力。油价高企时间越长,对经济的冲击就越大。根据IMF的评估,2004年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影响在0.3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油价上涨问题,2004年的世界经济应能增长5.4%美国经济增势虽然强劲,保持较高增幅,但在当油价超出60美元时,也引起通货膨胀和经常项目逆差上升的高压。由此,在20058月末国际油价冲破70美元大关红,布什政府再也忍耐不住,于92宣布启用战略石油储备,在美国率先下,IEA及其成员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也积极响应,宣布配合美国,联手动用石油储备,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因受到高油价等不利因素冲击,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虽强势犹存但速度有所放慢。

相比发达国家,高油价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严重一些。20世纪末以来,发达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将高能耗的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生产能耗水平相对较高。面对油价上涨其应变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不仅加大了经济运行成本,而且增加了进口石油的外汇负担。这在能源需求上涨快速的东南亚更加明显。于是2005年,在全球石油价格高涨的沉重压力下,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纷纷出现供油短缺现象,由此引发相应的通胀压力和经济痛苦。印尼卢比表现疲软,触及20014月以来的历史最低点,股市受汇市影响,累计下挫超过10%。泰国通货膨胀率激增,8月升至5.6%,到达7年来的历史高点。菲律宾同样未能幸免,菲律宾比索兑美元一路走低,物价大幅度上扬,通胀率突破设定的7%上限。[28] 马来西亚2004年经济取得7.1%的增长,居东南亚之冠,2005年在油价增长冲击下,经济增长也已明显放缓,只有5.6%,即使是像经济欠发达的越南、缅甸这样对石油进口较少的国家,国民经济也同样受到了高油价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中国、印度、韩国等国石油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国家同样受到高昂的原油价格的伤害。不过,由于近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力的不断增强,使它们得以渡过危机,逐渐消化高油价的负面冲击。

未来国际油价会有多高?美国能源问题专家马修西蒙斯曾预言油价将高达182美元。法国IXE-CIB银行一份研究报告甚至大胆预言10年内每桶油价可能涨到380美元,而且还有国际观察家以历史经验为由的附会和论证:“石油价格从1971年的每桶2美元涨到1979年的39美元,涨了近20倍。而目前的金融——经济——地缘政治阶段与70年代末的霍梅尼革命时期相似。如果我们以‘9.11’以前的每桶20美元为基础,也可以估计增长20倍,在10年内涨到400美元,这和法国人预测的380美元相差无几。”[29]不管我们是否接受这些石油天价的论断,但世界必须正视和应对一个高油价时代降临的挑战。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世界经济年增长率就会降低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则会降低0.75个百分点。但事物均有两面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根本上由供求关系决定,油价过高必然引起消费国节油,加快替代能源开发,降低需求量。被扭曲的石油价格经市场调节,泡沫成分被捅破,油价自然会缓慢回落到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如此看来,虽然考虑到影响油价的诸种因素一时难以消除,油价的短期回幅有限,但长期来看油价的一定幅度回落还是有相当可能。因此,近来国际油价的上涨和波动,固然会使世界经济增长受到明显拖累,但世界经济抵御油价波动的能力已大大增强,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危机或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1] 国际观察家质疑这个价格标记的有效性,因为这个价格峰值是独立交易商理查德·阿伦斯通过购买最低限度的1000桶原油而实现,他可能仅是想检验一下油价的最高限度暂时把油价推高到100美元/桶,当天美国原油交易价格最终收于99.62美元/桶。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0813

[2] 张俊彦主编:《变化中的中东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3]王立敏:《解析深刻变化中的世界与中国石油市场》,《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12期。

[4] 米哈伊尔·济加尔:《石油在热点地区沸腾》,(俄)《生意人报》2006418

[5] 新华社北京2006414电。

[6] 沈思玮:《2004:石油危机的开始》,《上海证券报》网络版20041221“第四次石油危机”逼近 中国经济面临大考》,上海证券报》200677

[7] 本文多数能源统计数据如未标示专门出处,即来源于此。见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7, 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 

[8]本文有关中国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9] 徐小杰:《新世纪的油气地缘政治——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10] 其代表性意见为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可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文版。

[11] 卢怀宾:《应对世界新秩序: 油气行业面临新挑战》,《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9期。

[12] 陈凤英、赵宏图主编:《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3] 卢怀宾:《应对世界新秩序:油气行业面临新挑战》,《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9期。海松:《<沙漠黄昏>引发的思考》,《国际石油经济》2007年第2期。

[14] 余际从、雷涯邻等:《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油气资源安全战略》,地质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15] 倪健民主编:《国家能源安全报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6] 陈凤英、赵宏图主编:《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17] 蔡拓等著:《当代全球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262页。

[18]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4》,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19]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4》,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2页。

[20] 陈凤英:《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6期。

[2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版)》2008129

[22] 宋磊、严明:《基金:国际油价飙升的始作俑者?》,《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4期。

[23]《军事化石油的五种价格》,(墨)《每日报》200539

[24] 冯跃威:《石油博弈》,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25] IMFOi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Issues, March 1, 2005, P.22.

[26] 陈凤英:《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6期。

[27] 杉原薰:《高油价下世界贸易地区间不平衡扩大》,《日本经济新闻》2008225

[28] 刘洋:《高油价冲击亚洲小经济体》,《国际金融报》200598

[29] 阿尔弗雷多•拉赫迈:《10每桶油价涨到380美元?》,(墨)《每日报》200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