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历史系教授沈志华来我欧亚所做学术报告

应我院欧亚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上海世界史学会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沈志华教授于200715在我院作了一场名为“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中苏同盟的兴衰”的精彩学术报告。该演讲吸引了来自院内及上海其它高校和政府部门的六十多位听众参加。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中,沈志华教授围绕中苏之间从1949年建立《中苏同盟条约》,到赫鲁晓夫时代两国关系升温,直至五十年代末起中苏之间产生分歧冲突这一历史演变过程,详细阐述了中苏同盟兴衰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与影响。

教授依据大量历史档案研究后认为,尽管1949年中苏签订《中苏同盟条约》,但在斯大林时代,中苏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中苏关系发生很大转变。赫鲁晓夫比斯大林更重视中国,不是将中国视为一般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苏联最重要的伙伴。他上台后,增加援华项目与贷款,帮助修建铁路等基建设施,并大量派遣苏联专家来华协助中国建设一五计划。中苏关系升温。然而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中苏之间萌生分歧。苏联不满中国国内外政策,赫鲁晓夫反感中国实行的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分歧的加剧最终导致中苏同盟破裂。

沈志华认为,中苏分歧的根源一方面在于两国对于国内外形势的理解和判断产生差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主义阵营这一多国家同盟的特点造成的。其它国家间同盟都遵循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不是如此,而是争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地位。从这点上说,中苏分裂是必然的。

演讲过后,沈志华教授与与会科研人员就中苏关系,以及中国与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