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3日,德国阿登纳基金会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德国累根斯堡大学政治学教授Stephan G. Bierling作了题为“德国默克尔政府的外交政策”学术报告。会议由欧亚所副所长余建华主持,外事处李轶海处长、王健副处长陪同参加,上海研究欧洲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上海欧洲学会部分成员和研究生近30人与会。教授就默克尔的外交风格、德国与欧盟关系、德国与美国跨大西洋关系、德国与东方国家波兰和俄罗斯关系、德国外交与国内问题关系、德国与中国关系等方面阐述了个人看法,内容如下:
Bierling教授认为,默克尔总理执政十个月以来,德国外交政策变化总的趋向是向传统外交回归。而要很好理解这个变化,就有必要要把握默克尔的外交风格:首先默克尔有长达36年生活在前东德地区,在那边居住、工作和学习。她主要学的是自然科学,在一家研究所教物理学,这样的一种经历不可能不对她对读书、自由交往、人权等的向往,进而影响到她对现在问题的看法。她现在非常高兴看到不同国家之间对人权、民主的推进,因为在她以前的生活中被剥夺过这些东西。所以,她在外交方面一般是很坦率的表达意见,议题很多是关于民主和自由方面,比如到美国,对布什就提出关塔那摩监狱的批评,对俄罗斯也是批评压制舆论自由,去年来中国也是坦诚的讲人权。其次,她并不是职业的政治家,她从政很晚,在德国实现统一后才进入的政界。所以对大家来讲可能有背常理,一个非职业的而且是女性进入到了德国政界的最高层。
关于德国与欧盟关系问题,教授指出,在施罗德时代,德国外交男性味十足,体现在欧洲一体化预算、投票权问题方面表现出的硬朗风格。也因此,在施罗德执政时期,在欧洲一体化上没有大的进展。2005年在法国、荷兰关于欧盟宪法投票出现挫折的情况下,2005年12月默克尔的上台,备受关注。许多欧洲政治家期待默克尔能够脱颖而出,希望对欧洲一体化注入活力,也因为时下的法国、英国、意大利等领导人政治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削弱。在施罗德执政最后一年,德更多跟法国、俄罗斯走到一起,对东欧疏远了,失去了自己传统的平衡角色——在大国、小国、反美、亲美之间起平衡作用。默上台后,进行了调整,回到了中间路线上,疏远了法国并与美国修正关系。因为欧盟目前有25个国家,很快就要增加到27个国家,只有当人们把欧盟当成非反美联盟的时候才能继续向前走,让东欧和关系一直与美国比较紧密的英国有更多的发言权才能继续向前走。历史上来看,欧盟一体化进程主要是法德合作推进的,是主要推动力,因为那个时候只有6个国家。教授认为目前特别是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有猜疑心的时候,德法走的近会让东欧人更愿意与美国人走到一起。现在默希望改善关系,不要与法国走的那么近,她希望与法国拉开距离,加强与英国、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希望这样来推进一体化建设。
关于跨大西洋关系方面,教授认为这是和德与欧盟之间互动关系分不开的。他指出,默克尔到美国2次,不仅是改善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让东欧、英国等看到,德国是希望发挥斡旋国的作用。另一方面,施罗德执政后期确实表现在伊拉克战争的这种态度上明显反美,这对德国推进一体化建设及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冷战当中多年,德国、欧洲与美自然合作,90年代变化了,现在虽然有合作领域,但也有摩擦、冲突领域。目前德美关系比较密切合作,在对伊朗核危机、实现中东相对和平、在阿富汗的合作等有所表现。与美国,施与布什交流不多,布什在国内是弱的,外交上希望表现多边的方式来获得支持率。所以德国在与美国之间的合作的加强有这方面的考虑。当然,跨大西洋合作有限的,表现在,美希望德国对法国施加压力减少农业补贴,这也是是德国的包袱但德并不希望这样做;另美国也希望德接纳土耳其进入欧盟,把格鲁吉亚、乌克兰接纳为北约成员,德国是犹豫的;此外,国内方面,80%以上的德国人不喜欢小布什的外交政策,美国的理念希望扩大北约在全球的影响,发展北约与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新的关系,德国在这方面实际是很不情愿的。德国不希望在海外有冒险的活动,目前德国海外派驻的军队总有8000人,主要停留在救灾、维和和人道援助方面。所以,虽然默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取得成功,但有限度的。实际上现实中,在很多领域,欧洲与美国之间是有竞争的,比如波音飞机和空客的竞争,为利益而战是正常的。在经济利益和全球化问题上有调整是可以理解的。
德与俄、东欧关系。施罗德与普京私人关系很好,他们一起庆祝过新年,施罗德还专门收养俄罗斯孤儿。在德国很多政治家和评论家认为,实际在伊拉克战争后德俄关系太密切了。比如说,施罗德称赞普京是搞民主的人,实际是普京当时对俄公民社会、新闻自由等加以压制。一个例子,在施罗德快离任时候,与普京签署了德俄天然气管道协议,通过波罗的海海底直接输送到德国。这里的问题是德俄之间有传统的管道,经过波罗的海国家波兰到德国,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本来欧盟、北约成员国,与德国关系密切,现在又重新修管道,这样对德俄用意有怀疑,因为历史上看,当德俄关系密切的时候多会损害这些国家的利益。所以默克尔上台后,向波兰人保证说这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不损害你们的利益。另外,比如默克尔上台后首先出访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波兰。默甚至担心给波兰形成印象,德俄合作损害波兰利益的话,波兰会转向美国,美是保护者,对德来讲加深欧洲一体化就困难了,因为的新的成员中有十个是东中欧国家。所以默外交,整个目前,与美国、甚至东部邻国加强关系,这样才能推进一体化。德国从俄罗斯进口很多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天然气对德国更重要。实际德国也希望实现能源的多元化进口,但是目前世界三大天然气生产国俄罗斯、沙特、卡特尔,其他两个国家修管道成本很高,而天然气的液化运输成本也很高,只能从俄罗斯进口。一年前,俄罗斯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仅仅几个小时,乌首都就受不了,可见战略意义多大。德国目前也在重视风能、太阳能的利用,但这在能源利用中占的比重还是很小的。
外交与国内问题是分不开的,但谈到国内问题,教授是持严厉批评态度。教授说,在国内很多问题上默克尔政府都无所作为,第一个就是失业问题依然严重,整个就业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比欧洲其他国家甚至美国都要低。另外,经济增长慢,预算、养老金、失业金等不能削减的情况下,德财政债务上升。虽然目前整体来看,多数人的状况是好的,但80%以上德国人不喜欢船开的时候一边开一边修。所以,这样默当选后采取自由改革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当时选举支持她的人数是很勉强的。以前比较支持她的人现在都离开了,实际上现在默上台的十个月,民意支持率已经降到新低,低到不足施执政6年后的支持率。这证明了两点,外交政策是稳健的,但比起外交大多德国人更关注自己的切身生活。第二德国需要根本性改革的话是需要时间的,国内经济问题对外交是直接影响的,没有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撑,防卫、国际维和和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等都将遭到削弱。
关于中德关系,有变化只是表面的,是传统关系的继续发展。实际上德只所以对华政策有一定变化调整,不是德国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带来的,德国、欧盟、美国都希望中国在国际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呢,德、美希望中国支持西方的对伊朗政策,也希望中国对苏丹等这样的国家施加压力,担心中国国际能源的需求会对这些国家打交道的同时,对该国内压制人权的事情不过问。另一方面,有合作也有潜在冲突。5年前的美国有大量中国商品进入,现在的德国也是这样;对中国的知识产权没进行很好保护的担心。在欧洲和美国的假货市场上,75%来自中国。最后关于对中国武器禁运制裁是与人权联系在一起的,是从1989年开始的,这个与谁是领导人无关,因为一年前当德法想解开对中国武器禁运的时候,一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反对。所以默从第一阵营支持解禁转到第二阵营不谈这个问题,因为看不到解决的答案。同时,应该看到,德国不仅是欧盟成员,也是北约成员,如果解禁可能增加大陆对台湾的压力,进而是对美国的压力。实际上德国在经历伊拉克战争后与美国闹翻后不希望再次闹翻。德中关系总体扩大,新的议题的出现,这个在以前是不会出现的,比如知识产权,在德国引起关注也就是这最近这段时间。所以,总之,这种关系变化是双边关系发展扩大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