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上海成为近3万名犹太难民的避难地。战后,这些犹太人定居世界各地。他们组成了上海犹太人联谊会,每年重聚一次,纪念在上海度过的难忘时光。他们都对中国人民满怀感激之情,将上海视为自己的“故乡城”。
2006年4月下旬,他们又在上海重聚。对他们中许多年事已高的人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上海重聚,因此许多人把第二代和第三代一起带来上海,组成了近百人的全球犹太名流代表团。其中包括许多知名人士,如:美国NBC晚间新闻资深撰稿人格利·考夫、美国著名律师亨利·康斯顿、美国著名建筑师戴尼·艾布拉姆斯、美国著名杂技演员阿雷克·考夫、美国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教授丹尼尔·伊温妮、美国圣母大学教授威廉·克莱默、美国社区发展集团执行总裁史迪文·兰格、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伊温妮·斯克拉格斯、前澳大利亚航空公司首席财务官乔治·达利达克斯、国际著名舞蹈艺术家苏珊·马歇尔、国际知名教育家帕特丽莎·沃尔夫、国际著名病理学家高蒂· 泽斯康德等。共有112名犹太难民及他们的后裔参加,年龄最大的95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以色列、阿根廷等国。代表团团长是上海犹太联谊会主席瑞内·威尔道夫。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上海国际友好联络会、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等联合主办了本次重聚系列活动。中央和上海的新闻媒体全程采访了这次活动。
除了参观老上海和新上海之外,全球犹太名流代表团访沪期间举行了三项重要活动。一是访问上海社科院和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与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进行交流。二是出席上海各单位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海市老领导、学术界、企业界名流和今日上海犹太社团代表将出席宴会,与犹太老朋友共叙友情。三是重返虹口,与当年的中国老邻居座谈,并参加签名支持虹口“犹太历史风貌区”申报联合国“战争遗产”项目的活动。
4月26日上午,客人们来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上海犹太研究中心。 中心名誉主任张仲礼教授致欢迎词,中心主任潘光教授介绍了中心近期工作,并回答了问题。联谊会主席瑞内·威尔道夫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中心这些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宣布捐赠3000美元以启动上海犹太人联谊会奖学金,用来支持中心的研究和资料工作。中心向瑞内·威尔道夫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向所有代表团成员赠送了刻有每个人中文名字的印章。 尽管年事已高、远涉重洋,许多人还没有适应时差,但大家都显得精神抖擞、兴致高昂, 与中心的教授和研究生们热情交谈。
26日晚上的欢迎宴会在典雅的中国民乐声中于富豪东亚大酒店宴会厅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伦贤代表上海市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中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梁于藩也参加了晚宴并发表讲话。席间,当年的犹太难民及其子女一个接一个走上讲台发表感言:有的热泪盈眶,有的展示当年的照片和文件材料,有的用一口纯正的老式上海话向上海人民表示感谢。上海企业家和书法家们向犹太朋友们赠送了两个书法条幅,一幅上书:“中犹友谊, 万古长青”,另一幅上写着:“上海永远是你们的家”。
27日,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当年虹口犹太难民隔离区。在这里,客人们与仍然健在的中国老邻居们友好交谈、合影,共同缅怀那段难忘的岁月。在虹口区政府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瑞内·威尔道夫激动地说:“眼前的上海人民让我感到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无法道明的感情”。光阴流逝,物是人非,当年的孩童都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那些他们曾经居住过的房屋仍在,曾经熟悉的上海人的笑容仍在。霍山公园苍翠依旧,只是增添了一块犹太难民隔离区的纪念碑。罗伯特·戈德曼(Robert Goldman)在上海出生,在上海长大,直到1958年才离开上海,1994年离世。尽管他自己不能参加这次重聚,但他的妻儿却帮他完成了这个未了的心愿,他们还向上海犹太研究中心赠送了古德曼当年的出生证明、护照等遗物。当记者问小戈德曼在虹口的感受时,他说他正体验父亲在生前所写的书中描绘的场景,似乎跟着父亲回到了那个时代。 漫步舟山路,难民们搜寻着他们的故居。“就是这儿了”,当他们看到当年的故居时,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要去抚摩一下那些在岁月的风霜中已经显得陈旧的砖墙。长阳路上的摩西会堂已修葺整齐,迎接故友的归来。95岁高龄的费斯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在这里度过安息日和逾越节的场景,记得这里的伏特加酒。 对于这些身经磨难的人们来说,虹口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上海则成了拯救的代名词。为了留住这段中犹两大民族友好相处的历史见证,虹口区政府决定申报联合国战争文化遗产。在霍山公园,难民们在电影“辛德勒名单”的音乐声中纷纷签名支持虹口的申遗。
28-29日,犹太名流们在上海参观访问。30日后,他们中许多人去北京、西安、杭州、桂林、长江三峡等地旅游。
(潘光 汪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