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舒明接受上观采访谈叙利亚领导人访美

来源:上观新闻,2025年11月5日
作者:汪舒明,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最后,随着以色列国内政治日益右翼化,特别是其对约旦河西岸的持续蚕食,加上冲突双方所展现的毫无底线的军事冒险行为,中东地区冲突正在回归“丛林化”,今日的停火或许只是准备下一轮冲突的开端。

叙利亚新政权在外交上双线推进,开展了一系列密集的多元外交活动,意图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美国叙利亚问题特使巴拉克日前表示,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将于11月10日前后访问华盛顿。

去年12月,叙利亚局势剧变,以“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为主的反对派武力推翻巴沙尔政府,组建过渡政府。随后,叙利亚新政权在外交上双线推进,开展了一系列密集的多元外交活动,意图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然而,叙利亚政权在履行反恐义务和保障地区安全局势等方面仍任重而道远,若不能妥善回应各方合理关切,其外交多元化努力恐难取得实质进展。

反恐问题仍是关键变量

关于沙拉访美议程,巴拉克日前在巴林出席一场活动期间表示,叙利亚或许将加入美国领导的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联盟。而反恐问题,正是叙利亚政权与更多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变量。

长期以来,美国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涉及能源、银行和贸易等多个领域,限制美国公民及企业与叙利亚进行大部分交易。但今年以来,美国意外地先后在行政和法律层面撤销对叙利亚施加的制裁。美方曾透露,未来延长制裁豁免的条件是叙政权不得为恐怖组织提供庇护。

未来,叙利亚在反恐方面的实际行动关乎国际社会对其接受程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上月在安理会叙利亚问题公开会上敦促叙方切实履行反恐义务,采取坚决有力的行动,打击所有被安理会列名的恐怖组织,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汪舒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除了合作打击“伊斯兰国”,美国还施压叙利亚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叙以关系、叙美关系存在正相关。改善对以关系,是改善与美关系的前提条件;促进叙美双边关系则有助于叙以关系的提升。”不过汪舒明指出,在加沙停火协议尚不稳固、阿拉伯世界仍对以色列持高度负面态度、以色列利用德鲁兹人问题介入叙利亚内政并试图建立缓冲区的背景下,叙利亚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顾虑重重。

巴拉克早些时候表示,在美国斡旋下,叙利亚和以色列正就缓解紧张关系进行谈判,双方已接近达成协议,但他拒绝透露何时可能达成。

在汪舒明看来,沙拉访美同样有其战略考量。叙方希望美军撤出并不再占领油田等资产,减少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支持、甚至推动库尔德人的合作,以及期望美国约束以色列干涉内部事务和占领叙利亚领土的行为。

双线推进急需外交支持

自去年12月从巴沙尔·阿萨德手中夺取政权以来,沙拉进行了一系列外访,其寻求重建叙利亚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部分国家在巴沙尔执政期间曾疏远大马士革。

自年初以来,叙利亚政权先后与邻国和海湾国家展开接触。德国和法国外交部长的联合访问则标志着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西方国家与该国领导层之间的首次高层对话。此外,今年9月沙拉率领一个庞大的官员代表团访问联合国,成为近60年来首位访问美国并出席联合国大会的叙利亚领导人。联大期间,叙利亚政权还与乌克兰恢复了中断于2022年的外交关系。

叙利亚权力结构在去年底发生快速变化后,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未来角色令外界关注。上月中旬,沙拉自掌权后首次访问俄罗斯,双方就政治、经贸、人文领域合作以及中东地区局势举行会谈。普京说,俄罗斯与叙利亚始终保持友好关系,俄方从未将对叙关系同政治局势或特定利益挂钩;沙拉则感谢俄方在不同领域提供的帮助。

汪舒明认为,叙俄关系的重塑不止于表面共识,还涉及务实的利益需求。其中包括俄罗斯如何处理阿萨德家族政治遗产,以及叙利亚允许俄罗斯扩大在叙军事存在。据悉,叙方希望俄方提供经济优待,例如恢复对叙粮食出口的优惠政策。叙方还希望在反对以色列侵袭方面争取俄方支持。而俄罗斯在叙利亚两个主要军事基地的存续,一直是双方接触的焦点问题。有消息称,双方同意调整这些基地的新角色。日前有报道称,俄罗斯军机再次飞往叙利亚赫迈米姆空军基地。根据叙方说法,此举可以作为保险措施,以防以色列像近期在黎巴嫩南部那样突然越界行动。

有分析认为,叙利亚局势剧变并未终结叙俄关系,而是将其推向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务实合作。保留俄罗斯传统影响力,叙政权既可以在地区博弈中获得大国的保护,也可以利用这一关系改善与其他域外国家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