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第五届犹太研究青年论坛

2025912日,第五届犹太研究青年论坛在沪召开。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犹太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汇聚来自全国1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多位青年学者,围绕来沪犹太难民的历史和记忆、国际犹太社群、犹太宗教和文化、当代以色列政治和外交等主题展开研讨。

开幕式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健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犹太文明和以色列是区域国别学中的重要文明和关键小国,深化和拓展犹太研究对理解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鼓励青年学者要有扎实的研究,成为真正的专家;同时注意拓展跨学科对话与国际视野。

第一个专题围绕来沪犹太难民的历史和记忆。上海大学文学院的韩易博士利用丰富的新档案,对二战后来沪犹太难民的重新安置进行了细致梳理和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刊副教授则考察了来沪犹太难民音乐家费迪南德·阿德勒(Ferdinand Adler)的演出实践及其身份建构和重构进程。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陈俊松教授以玛丽安·库巴的《上海遗产》和贝拉的《魔咒钢琴》两部小说为个案,探析文学作品如何再现历史、塑造记忆。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童欣基于中外档案史料与口述记录,聚焦来华犹太难民中老年群体的历史境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员周晓霞则总结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在促进了中外友好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和经验。该专题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夏昀进行了精彩点评。

第二专题围绕国际犹太社区研究。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周林林探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犹太慈善事业在制度和组织结构方面的演进。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吕游博士以科斯科布方案为切入点,探讨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在锡安主义问题上的矛盾立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晔梦探析了二战期间美英在应对欧洲犹太难民问题上的磋商与博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熊晶博士探析了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等美国犹太组织在也门犹太人移民以色列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上海大学文学院的梁鸿飞博士则探析了二战期间加拿大犹太社团应对反犹主义的举措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山东大学历史系的王雪源博士则聚焦19世纪末期德国学术界关于德意志民族国家建构中的犹太人问题展开的特赖奇克辩论及其影响。该专题由上海社科院国际所罗爱玲、汪舒明副研究员分别担任主持和评论。

第三专题围绕犹太宗教和文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助理研究员王希佳,重思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关于社会思想家和先知社会角色差异的相关论述,探究了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下人文社科的价值定位和社会责任。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强伟结合具体个案探析了犹太教洁净律法建构的特色与主旨。山东社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段訸甜分析了哈巴德之家不同于其他犹太教派组织的三大特点,总结了哈巴德运动在全球扩展进程中的社区发展模式。扬州大学讲师高霞则聚焦了纳粹大屠杀流亡知识难民汉娜·阿伦特对现代犹太民族问题的思考,揭示了其思想中展现的犹太民族身份认同与政治实践中的根本性张力。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杨青探析了大屠杀记忆的建构对阿根廷社会和解的重要意义。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包安若则以《本杰明三世的旅程》为个案,分析著名伊地绪文学家肖洛姆·阿布拉莫维奇为现代欧洲犹太文学开创的独立于欧洲文学的道路。南京大学犹太和以色列研究所博士、宁德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李俊宇以《天堂路遥》为个案,探究了艾萨克·B.辛格文学创作中的共同体想象与文化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李欣玲以《米娜·丽萨》为个案,从元小说双重叙事理论出发,剖析了奥莉·卡斯特尔-布鲁姆小说中的后现代叙事技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肖逸荷,分析了撒母耳·伊本·纳格雷拉所作的安达卢斯希伯来语战争诗中的犹太特性和犹太情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何欣怡博士探析了希伯来文化中旷野意象的演进和转变,及其对后世犹太民族心理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上海社科院国际所赵建明研究员和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教授孟振华主持了这一议题的两个议程,孟振华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副教授张若一进行了精彩点评。

第四专题围绕当代以色列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孙远梳理和分析了中以科技外交的发展进程、动力和面临的挑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吴诗尧深入分析了新一轮巴以冲突对以色列左翼政党的深远影响,以及这些政党的政策思考和政治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利莘则探析了新一轮巴以冲突下后锡安主义面临的打击,以此凸现后奥斯陆时代和谈路径在以色列国内面临的困境。南京大学犹太与以色列研究所的徐婷瑶博士分析了沙斯党逆现代化潮流而壮大的多方面原因。荷兰莱顿大学博士研究生宋昀则以“10  7 日战争停战问题的博弈为例,分析了小党如何影响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上的外交策略。山东大学王强伟副教授主持了这一专题,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晋副教授做了精到点评。

午餐期间,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研究员应邀同青年与会者亲切交流。

本次论坛的举办有助于推动国内犹太文明和以色列研究的学科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为我国区域国别学研究搭建特色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