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接受上观采访谈哈里斯首访日韩

原文源于上观新闻,2022年9月25日

刘鸣,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在俄乌冲突、台海紧张、半岛局势不安之下,美国希望从各层面加强与亚洲地区战略支点国家的联系。

在朝鲜的“导弹问候”中,美国副总统哈里斯25日起开启日韩之行。她将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并与日韩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

这是哈里斯任内首次访问日本与韩国,也是其第二次亚洲之行。

分析人士认为,继美国总统拜登今年5月首访日韩后,时隔4个月,美国政府“二号人物”借“吊唁外交”再访日韩,虽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是美方领导人连续到访无疑凸显美国对亚太地区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台海紧张、半岛局势不安的背景下,美国希望从外交、经济、军事等各层面加强与亚洲地区战略支点国家的联系。

释放信号

哈里斯近一周的行程相当密集。26日抵达东京后,她将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

日本媒体称,双方预计举行约30分钟的会谈,将确认深化日美关系,合作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同时就经济和安保领域的合作展开沟通。

27日,哈里斯将出席遭枪击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代表美国政府致哀。期间,哈里斯还将与一同出席安倍国葬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等举行双边会谈。

28日,哈里斯将前往神奈川县横须贺市,视察美国海军横须贺基地。

最后一天,29日,哈里斯将到访韩国,并同韩国总统尹锡悦会面。这将是美国副总统时隔4年多来再次访韩。

韩国媒体称,双方将就加强韩美关系、朝鲜问题、经济安全、重要地区局势以及国际热点等问题交换意见。

对于哈里斯这次访问,美方官员亮出三点“目标”:第一,向已故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致敬,纪念安倍的遗产。第二,在日益复杂的安全局势下,重申对盟友的承诺;第三,深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整体参与。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鸣认为,作为美国政府“二号人物”,副总统地位虽然仅次于总统,但是总体来说并非关键实权人物,出访象征性、礼仪性色彩更浓,不具有美国与日韩两国之间通过行政部门的渠道或机制展开交流的实质性意义。不过,从美方角度来说,哈里斯此访是在一系列现实背景下展开的,即美国所谓“日益复杂的安全局势”,包括俄乌冲突升级、台海局势紧张,美国面临两头压力,希望从外交、经济、军事等各层面加强与亚洲地区战略支点国家的联系。这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尤其明显。在日本国内就安倍国葬存在争议的情况下,拜登依然委派副总统出席安倍国葬,这一高规格安排说明美国对日本的看重。美国希望把美日同盟打造成地区领头羊,发挥双引擎作用,尤其借重日本的经济影响力补上美国“印太战略”的经济短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表示,副总统虽然在美国政治序列中排名靠前,但是副总统并非美国政府外交、安全政策主要设计者,或者说核心影响人物。哈里斯此次借吊唁契机首度访问日韩,更多的是释放象征性的信号:在俄乌冲突延宕的情况下,美国依然高度重视亚太地区,并对“印太战略”作出投入,绝非光说不练。“在外交上‘刷存在感’,在相关议题上‘带节奏’,恐怕是哈里斯此行的最大价值。”

经济看点

尽管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从美国与日韩公布的广泛议题中,哈里斯此行仍有不少看点值得关注。

首先,经济领域,美国与日韩料将就“芯片四方联盟”“印太经济框架”加强协调。

美国方面称,访日期间,哈里斯还将与日本半导体企业高管举行会谈,讨论供应链与投资议题。访韩期间,美韩也将讨论经济安全问题,深化两国“经济和技术伙伴关系”。

引人注目的是,在哈里斯率领的访问团中,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赫然在列,这意味着经济议程或将占据重要地位。

刘鸣表示,有三项事宜可以关注。一是围绕打造“芯片四方联盟”的沟通。

韩国被认为是潜在参与方中最不情愿的一个,首尔已向美方提出“入盟”条件,包括不能损害韩国在华贸易投资、不能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等。

“毕竟韩国近40%的半导体产业产值来自中国,这部分利益很难放弃。”刘鸣说,而且,韩国不希望形成战略经济联盟,被赋予地缘政治色彩。

日韩关系也是“芯片四方联盟”成型的一大阻碍。韩国生产芯片的材料多从日本进口,但日方实施出口限制,美方也需要借这次访问调解两国关系,为建立联盟“排障”。

苏晓晖指出,媒体很关注半导体议题,“芯片四方联盟”也是美国主推的重点,但是推进过程中面临障碍。面对一个排他性安排,日韩各有顾虑,尤其是顾及与中国密切的经贸联系,一旦加入该联盟,可能会对两国相关企业造成冲击。“美方知道盟友的心思,哈里斯此行可能会试图摸底,以了解盟友的意愿与投入究竟有多大。”

二是推动“印太经济框架”取得早期收获。

“印太经济框架”已启动实质性谈判,美国希望在明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达成,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但印度此前决定暂时退出贸易支柱谈判,为刚刚起步的“印太经济框架”蒙上阴影。

刘鸣认为,在这一框架中,美国是主心骨,日本是顶梁柱,所以美国希望获得日本更多支持,推动框架取得早期收获。借“葬礼外交”与日方讨论框架后续谈判议程,可能是戴琪此行承担的任务。

三是或将涉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相关话题。美方官员或许会在会谈中施压日本阻止中国加入CPTPP。

此外,美韩之间还有《通胀削减法案》引发的矛盾待解。

韩媒称,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取消对韩产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尹锡悦与哈里斯会谈时预计会继续表达韩方立场和关切。

安全焦点

其次,安全领域,朝鲜问题、台海局势料将成为焦点。

一段时间以来,半岛局势并不平静。本月初,美韩结束了2017年以来的首次大型联合军演。本月底,两国将在韩国东部海域再次练兵,美国“里根”号航母近日已抵釜山准备参加军演,这也是美国航母时隔近5年再访韩国。就在哈里斯访问东亚以及美韩月底军演之际,韩国称朝鲜25日试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

美国副总统办公室一名高级官员称,哈里斯此次亚洲行,是与日本和韩国领导人讨论最新事态发展和未来前进道路的一次机会。哈里斯与尹锡悦会晤时将会强调美韩同盟的力量,并讨论朝鲜构成的威胁。

刘鸣指出,美韩对朝路线已扭转特朗普、文在寅时期的接触模式,而是转为延伸威慑战略,尤其是强调落实核延伸战略。包括战略轰炸机、航母定期造访半岛;美日韩加强反导合作等。

借哈斯里此次访韩,双方官员应该会继续讨论如何提升对朝核威慑力,防止朝鲜可能进行第7次核试验。“韩国希望美方能明细化,包括如何加强战略资产配置和部署,部署时间、周期能否确定,以便使朝鲜始终处于核威慑的高压下。”

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官员明确表示将列入哈里斯日韩行的议程中,将强调“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在刘鸣看来,哈里斯访问日韩硬扯台湾问题并不奇怪。台湾问题已被美国列为“印太战略”、对华关系的首要议程。无论是造访印太地区,还是与相关国家展开磋商,美国官员都会塞进与台湾有关的安全话题。如果联系到拜登近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第四次表态称,美国将保卫台湾,这“反映出美国内部持续讨论应对台海局势的方案,以及如何在外交和军事上对华施压。包括哈里斯东亚行在内,美国试图利用各种机会对中国释放信号”。

苏晓晖认为,自从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美国竭力保持台湾问题的热度,且不断添柴加火,“以台制华”的目的昭然若揭。哈里斯此访,除了复述拜登政府外交安全政策“叙事”,不可能有重大建树。但是,与相关国家讨论地区安全形势变化,特别是炒作“中国威胁”,比如所谓用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等,哈里斯势必会借机“带节奏”,煽风点火,为实现遏华目标出一份力。

实力受限?

美国官员表示,哈里斯的日韩之行将是“忙碌而富有成效的”,将凸显美日韩联盟实力。

但在分析人士看来,美国利用朝鲜、台海议题拉拢日韩两国,以推进“印太战略”、打造遏华包围圈,并非完全能得心应手。

刘鸣表示,在美日韩三角关系中,日韩是最短一边,与美日、美韩两条边无法保持平衡,这对美国“印太战略”落地始终是一大掣肘。

尽管韩日领导人日前在出席联大期间会面,但是从双方反应看,两国关系并未因“联大之约”有所缓和。日方拒称其为正式会晤,尹锡悦则因过于迎合日本而在国内受到批评。“只要领土争端、民意敌对仍在,加上劳工赔偿等战争遗留问题未解,日韩关系不可能改善。”刘鸣说,美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尽量在美日韩三边框架下加强合作。但是受制于力量、地位、利益、目标的差异,美日韩联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实力将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