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美国“印太”战略扩大化的地缘影响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评网,《中国评论》月刊10月号

胡志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胡志勇,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中评社香港10月20日电/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胡志勇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0月号发表专文《美国“印太”战略扩大化的地缘影响》,作者认为:由日本提出的“印太”概念经过美国的操作和鼓噪,现在正在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针对中国的安全战略架构。美国积极拉拢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推进印太地区安全协同合作,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外交、意识形态、治理和人力资源等手段,建立新的规则、规范和制度,积极构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新秩序,在增强美国竞争力的同时牵制中国、应对中国崛起。文章内容如下:

一、“印太”战略抗衡中国“一带一路”


“印太战略”是在“美国优先”战略指导下的地区战略,美日澳印四国同盟成为“印太”战略的根本基础。其核心逻辑是抑制中国对印太地区国家的“强制”,对中国形成海上钳制之势,其目的在于遏制和打击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以维持印太地区的均势。美国“印太”战略的调整在较大程度上弥合了与日澳等盟国的分歧,提高了亚太同盟体系的向心力。美国主导的亚太盟国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强化。在进一步巩固美日、美韩安全同盟关系的同时,美国还积极拉拢印尼、越南等印太核心伙伴关系国家,美国称印尼是印太地区的“海洋支点”,美国新政府希望帮助印尼在亚太地区海洋安全领域扮演中心角色。

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8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国防战略报告,直接将中国列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特朗普政府亚太战略逐渐成型。同时,美国积极支持日本提出的“印太”构想转型,藉机强化与盟友的关系,藉助经济项目巩固正在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 


与奥巴马时期有所不同的是,特朗普政府更加重视冷战时期的“海上控制”理论,积极恢复冷战时期军事部署,呼吁美国大力维护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绝对优势;强化安全协定,加强现有地区联盟与伙伴关系,提高地区伙伴国的安保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平衡和抵消中国的影响力,以支持和宣导建立一种自由、开放和基于规则的地区与海上新秩序。构建“印太”安全体系源于对奥巴马主义的批判,特朗普将美式的政治、贸易规则加以细化,大量削减了其中的价值观成分,突出了反对贸易壁垒、反对“国家资本主义”、反对“高压政治”等更为实际的内容。经过修改的“印太规则”比“亚太再平衡”更具可操作性,美国积极推动“印度太平洋”体系转型,不断扩大和强化其在印太地区的盟友体系,全方位地制衡中国。美日澳印四国正积极把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扩展到安全议题之外,四国正在积极协商一项替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由四国牵头的联合地区基础设施计划已在规划之中,该计划将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以抗衡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印太”概念并非美日独创,特朗普积极回应这一概念并且发扬光大,符合其上任以来一贯的外交政策思维。美国积极构建“印太”安全体系旨在将亚太延伸为“印太”,将太平洋和印度洋作为一个战略整体,积极扩展美国的海上战略纵深,有助于美国在印度洋地区获取更多的战略利益,又延续了共和党的进攻性外交风格。其战略目的就是要削弱或边缘化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美国积极构建“印太”安全体系,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手段,其战略目的就是全面遏制中国的崛起,削弱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影响力,以继续维护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印太”安全体系目的是从经济与安全两个层面对中国进行牵制与防范,强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经济与安全存在,维护其地区霸权,重塑地区秩序。制衡中国,避免直接战争,阻遏中国产业升级;通过“对冲”和“楔子”战略,离间、强化中国与其他印太大国之间的矛盾,使美国以较低成本护持霸权,始终保持美国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战略优势,维持美国的印太霸权体系和全球霸权体系,从而继续维系美国在印太地区离岸平衡手的地位和世界霸权地位。


美国“印太”安全体系正进入实质化操作阶段,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摩擦将愈演愈烈。在经济上,美国与盟国为印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资,在增强东盟国家整体抗衡中国实力的同时,抵消和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影响力。在安全上,将东海、台海、南海与印度洋作为一个整体成为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多边海洋安全合作为抓手,促进“三海一洋”安全联动,携手沿线国钳制中国,通过恶化沿线安全环境破坏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保护、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实现“印太”地区内部的力量平衡,使美国成为“印太”地区的力量平衡者、安全调节者和体系塑造者。

美国强调“印太”地区海上交通线以及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性,尤其是南海不被任何国家控制,强调维护“基于规则的印太秩序”,深化印太海上安全合作,维护所谓“航行和飞越自由”,增进海上执法、打击海盗、反恐、救灾等方面的合作,支援符合透明、法治、环保等原则的“高品质基础设施”建设。自奥巴马时期到特朗普时期,美国采取的是典型的“离岸平衡”战略,主要是因为美国实力有所下降,不得不在战略上采取离岸平衡,以继续保护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对华战略选择也就从过去的“接触加遏制”转向以遏制、甚至霸凌为主。新冠疫情加速了中美关系的恶化。相比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特朗普的”印太”安全体系更加缓和、间接,有更强的防御色彩。特朗普并不寻求建立一个排斥中国的亚太经贸体系,但也不希望中国运用经济优势左右其他国家。“印太”安全体系具有共同对抗中国的显着特征,对中国“一带一路”采取“非对称”制衡策略,以实现对中国的战略对冲。美国“印太”安全体系在特朗普时期最终成形并得到不断充实,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美国认为“一带一路”具有使中国成为欧亚大陆霸主的潜力,“中国的主导会破坏印太地区多数国家的主权”。控制印度洋和太平洋至关重要,可以使相关国家沿着欧亚大陆边缘投射力量,美国应与民主国家构建“跨国海上联盟系统”,以抗衡位于欧亚大陆的强国。

“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成为美国积极塑造海洋新秩序新的地缘战略方向。“印太”安全体系构建以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为先行,淡化军事色彩,降低军事冲突风险。在密切与日本的盟友关系基础上,美国又积极拉拢印度,加快发展实质性的安全合作,期望形成东、西两翼战略格局,将印度洋与太平洋连成一体,利用亚洲各国间的矛盾不断搅局,形成亚洲多重互相牵制的局面,以印太区域的多边海洋安全合作为主推行“离岸平衡”战略,以获取最大战略利益。


基于合作与制约的“印太”安全体系将中国崛起规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和国际规则框架内,是对以往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与创新。“印太”安全体系将安全联盟的观念移植到构建经济联盟的实践中。积极构建美日澳三方经济联盟,以打造美国主导的亚太经济架构,使亚太区域的安全与经济“双对立”,从而导致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停滞,延阻中国崛起进程。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通过《印太战略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了“印太战略”概念,明确中国作为“修正主义国家”,美国将通过“预备、伙伴和推动区域网络化”继续主导印太秩序;美国将增强与印太地区盟友与伙伴的合作,尤其是利用盟友这一“不对等优势”,推动美国地区盟友和伙伴的网络化联系,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这一思路实际上继承了“离岸平衡”战略的精髓。2020年5月,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了对华战略报告,成为指导美国未来的对华政策。美国认定中美的竞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竞争,公开承认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对华接触政策已经失败,美国改变对华战略:采取全方位施压的强硬政策,按照“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综合运用美国的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一切资源,同时调动和整合美国国内政府机构、盟国、伙伴国等一切力量,继续奉行“以实力维持和平”政策,专注于对部队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强化威慑力量,优先考虑并积极研发和部署诸如高超音速武器、5G和人工智能等一些能改变战争格局的技术,加强导弹防御系统,以保持对中国的军事与战略优势;以印太地区为基础,优先考虑向印太战区重新调拨资产、部队与资源,通过建立强大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加强盟国合作,构筑亚太地缘战略基础,以维持可靠的威慑力,与中国展开竞争,全面遏制中国发展。该报告是对美国2017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涉华部分的进一步细化,成为美国政府加大与中国脱钩、打压中国的最新证据。为策应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将中国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2020年6月,美国国会参议院首度在“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NDAA)中设立“太平洋威慑倡议”(PDI),并获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太平洋威慑倡议”获得拨款69亿美元。经费主要用于关键的军事能力提升上。该倡议包括:提高太平洋地区联合部队的杀伤力,以改进针对可能攻击美军基地、作战地点和其它关键基础设施的战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的主动与被动防御能力,增强印太地区联合部队的设计与态势;增加远征机场和港口的数量;提高区域内的分散式后勤和维护能力,以确保在持续多域攻击下的后勤保障。加强联盟和伙伴关系,以提高能力、改善互通性和信息共享,并支援信息行动能力,重点遏制可能对美国在印太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消除美国盟友与伙伴的疑虑,增强美国在印太地区威慑的可信度,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坚定维护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以保持美国军事实力的可信平衡。该倡议旨在通过军备竞赛,威慑对手,最终压垮对手,从而达到维持美国在全球战略平衡的目的。2020年7月,美国国土安全部设立中国工作小组,以全面阐明、优先考虑和协调该部应对所谓中国对美国本土构成的不断演变的威胁。 


二、积极发展盟国和伙伴国家关系牵制中国


在亚太地区,美国投入更多的力量制衡中国,整合东亚地区盟友和伙伴的力量来牵制中国;“印太战略”进一步密切了与印度的安全合作,拉拢印度共同制衡中国。美国更加注重对华军事制衡,但避免与中国直接军事对抗。

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美国期待印度能在全球层面成为美国展开对华竞争的核心伙伴。印度莫迪政府也正在试图利用中美之间的冲突,在限制中国投资的同时,全面禁封了包括微信、抖音在内的中国应用程序,变本加厉地在全印度“去中国化”,企图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近年来,美国正在增加对印度的作战技术装备的供应,不遗余力地武装印度,把印度打造成为遏制中国的桥头堡。美国通过向印度提供先进武器装备,提高印度军事现代化水平,以增强印度抗衡中国的能力,给中国制造更大的麻烦。与此同时,通过出售给印度的F-35战斗机,与其他装备该型号战斗机的日澳和韩国一道,打造围堵中国的“F-35包围圈”。2020年8月,美国空军向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部署了3架B-2隐形轰炸机,这是美军自2016年以来首次在该岛部署B-2轰炸机,该型轰炸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具有能够穿透防空系统的隐形能力,以加强印太地区军力部署。

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直持消极、敌意的态度,视中国为其主要竞争对手。频频制造边界事端,破坏中印关系发展。印度举办了两年一度的“米兰”军事演习。包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在内的至少16国参加了此次演习,以强化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包括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以牵制中国。

日本政府不断以“中国威胁论”为藉口,积极发展与印度的关系,提出“亚非增长走廊”,以抵消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平衡中国崛起。并与美军举行了“夺回离岛”联合军事演习,以应对中国海上活动。 


澳大利亚也加大了对印太安全合作的参与深度,包括将投资7亿美元升级第二大空军基地供美空军使用,计划在北部新建供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深水港。

澳大利亚非常主动地积极推动美日澳印四边互动,与美国共同制衡中国。近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林到访美国,积极劝说特朗普将美国版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与日印“亚非增长走廊”相串联,以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同时,希望重启美澳日印“四方安全对话”,该对话是抗衡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的一种机制。但迄今为止,澳大利亚一直避免加入美国主导的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澳大利亚有所顾忌,不愿意跟随美国海军在南海“巡航”,以避免进一步刺激中国。

2020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进行了视讯会议,达成了包括加强国防和海上合作在内的一系列协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双边后勤支援协定”,协定允许两国使用对方的军事基地、加强两国的防务关系。7月,印度国防部讨论了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海军联演的问题。使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所有成员国参加年度联合军事演习,表明美日印澳“四国联盟”军事化趋势正在加强,

2020年8月,美印战略伙伴论坛举行,美国提出在印太地区建立像北约一样的多边安全机制的设想。并邀约韩国、越南、新西兰三国加入印太安全合作机制。

2020年9月4日,欧盟加入美日台在台湾举办的供应链论坛,向中国发出“脱钩”预告;欧盟将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对中国立场趋于强硬,在涉港、涉疆等一系列问题上明确地表明反对态度。 


在欧洲,德国、法国、英国等纷纷表示要重返印太地区。近日,德国出台了印太新安全秩序的指导方针。德国政府以政策指导文件的方式提出了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强调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是德国对外政策的优先事项。强调德国要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关系,与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展开更多的合作,德国希望与印太地区建立一个全新的基于规则和国际合作的国际多极新秩序。并确定与东盟建立并加强战略关系的目标,表明德国在更多参与打造多极化国际秩序向中国施压的同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是德国在本国及欧盟层面推动共同构建21世纪国际秩序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德国加大对印太地区的投入,其目的就是要制衡中国。

作为在印太地区唯一一个拥有海外省和海外领地的欧洲国家,法国则把印太地区列为其对外政策优先侧重点,以构建一个稳定的多极秩序,印太地区成为法国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地区。法国急于充当欧盟的“领头羊”,以充当欧洲国家介入印太地区的先锋,引领欧盟在印太地区发挥政治、经济与安全等领域的作用。

2018年5月,法国总统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海军基地发表演讲,阐述了法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与目标。指出法国应在印太地区扮演协调、包容和稳定力量的角色。强调法国要巩固和发展与印太地区的全面、战略性伙伴关系,加强与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印尼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合作。同时,加强参与地区组织,推动多边主义发展。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以及高品质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的合作。近年来,法国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军事合作,包括今后在南海等“印太”地区更为频繁地举行联合军演,强化日法防务合作,确保这一地区海上通道“自由而开放”。

2019年5月,法国推出《法国印太防务战略》报告。全面论述了印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法国的印太防务战略及法国将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在印太新地缘格局中彰显法国的存在,维护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利益,依托“印太战略”,发挥法国在全球治理的作用,提高法国在印太事务中的话语权,重塑法国的大国地位,制衡中国不断崛起的实力与影响力。但囿于目前法国的国力与军力,法国现阶段难以实现其“印太战略”目标。 


英国公开表示中国海军在南海的活动对英国利益构成了损害,英国应派其海军前往南海与美国等盟友一起维护“航行自由行动”。近年来,英国积极在印太地区频繁亮相,不断强化在印太地区的存在,以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2017年下半年,英国派护卫舰到日本,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联合训练。2018年2月,英国另一艘护卫舰“萨瑟兰号”抵达澳大利亚,并在返回英国途中驶经南海,以显示英国海军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给美国打头阵,试探中国底线,挑衅中国。2018年,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将于2019年年初在日本部署23型护卫舰“蒙特罗斯”号。而英国国防大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将在太平洋地区的新加坡或文莱建立海外军事基地。2018年12月,英国皇家海军“阿盖尔”号护卫舰与日本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护卫舰,以及美国海军的潜艇和侦察机,首次在太平洋地区进行了美英日三国联合军演,海上控制、岛礁争夺、登陆作战成为主要演练的内容。2019年1月,“阿盖尔”号护卫舰与美国海军“麦坎贝尔”号导弹驱逐舰,首次在南海进行了通信训练和其他课目的演习。2019年10月,“阿盖尔”号还参加了“五国团结—2018”联合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海军的舰艇。英国还积极构建“日美澳印英”“五国海洋同盟”,以不断提升英国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地位。


作为美国的“跟班”,英国积极追随美国的“印太”战略。2019年英国外交政策文件中,“印太”已经正式取代“亚太”,以藉印太战略的平台推行“全球化英国”,推动日美英三国在印太安全合作进一步深入,提升在印澳新等英联邦国家中的影响力,英国脱欧以后,英国将增加海外军事力量,在加勒比海和东南亚地区建立两个新的军事基地。以彰显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三、“印太战略”的困境及中国的应对


“印太战略”的扩大与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印太”战略的弱化,由于各国对“印太”的认知不同和利益各异,各国“印太”战略目标与手段也不尽相同,美国的“印太战略”可能与其他国家版本“战略”相互对冲,弱化甚至偏移其战略的安全指向。如:美国“印太战略”侧重防务,德国“印太战略”从“印太地区”的经济重要性和战略复杂性入手,强调“规则主导”和“力量平衡”,政治与经济安全并重,并未突出战略的安全内涵。 


美国“印太战略”有主导区域、拉拢盟友、限制中国的明确意图,并提出了塑造政治对立、强化安全工具和离间地区国家的政策手段,反映的是美国的霸权焦虑。但在日本以及随后的印度、法国等国“印太战略”中,各方关注更多的是地区经济前景和大国力量平衡问题,美国的“印太战略”并不符合成员国的国家利益。在主要关切和政策手段上,世界其他国家并未对美版“印太战略”亦步亦趋,实际上是冲淡了美国的战略指向,将进一步加剧“印太”战略的困境。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也使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力不堪重负,将削弱美军的整体战备状态,并限制其进行基本训练、举行军事演习及在其他地区应对新危机的能力,从而影响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了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和投入,未来印太地区安全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将随之上升。中国应高度警惕未来美国的印太联盟发展成一个高度团结的制衡性联盟体系,深刻认识美国利用“印太战略”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积极应对,早作准备,主动运用对抗与怀柔政策的战略手段,增大或维持美国与其亚太盟国应对中国的战略行为的分歧,努力缓和与美国迅速加剧的紧张关系,积极争取赢得美国地方政府和美国企业界的支持。使美国印太凝聚力保持在较低水平,以化解和减少美国“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的战略对抗性压力。

2020年7月,美国打破其在南海问题不持立场的一贯做法,公开就南海领土争议发难。并二次在南海海域举行双航母演习,使南海地区紧张局势再度升级。因此,中国应积极做好中、美军方的沟通与联络,防止出现战略误判和擦枪走火。同时,中国应高度警惕美国在“灰色地带”利用“非传统军事手段”挑起战争。

在避免军事冲突的同时,中国应做好主动防御,高度警惕美国在东南亚国家针对中国的情报共享网络,积极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藉机打入“楔子”,转“危”为机。为此,中国应加强国际海洋法律、法规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防范美国未来利用南海问题对中国发起法律战、经济战。提早谋划,防患未然,减少损失。

同时,中国应积极做好对南海驻岛人员和物资的后勤保障工作,切实做好相关斗争准备,不断增加海上力量的优化与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战区部队保持高度戒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回击一切危害国家的挑衅行为。而且,进一步加大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海上力量建设,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